睪固酮補充療法與心血管風險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睪固酮補充療法與心血管風險

TRAVERSE 試驗背景

🔵 由於對心血管風險的擔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於 2015 年要求市售睪固酮產品的藥廠進行一項全面性心血管研究

🔴 這項研究演變為 TRAVERSE 試驗,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睪固酮補充療法隨機對照試驗

TRAVERSE 試驗設計

🔵 TRAVERSE 試驗招募了 5,246 名年齡介於 45 至 80 歲之間的男性,他們患有既有心血管疾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並且睪固酮水平偏低 (< 300 ng/dL) 並伴有性腺功能減退症狀

🔴 受試者被隨機分配接受睪固酮凝膠安慰劑治療,平均治療持續時間約為 22 個月,平均追蹤時間約為 33 個月。

試驗結果

🔴 試驗的主要終點是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 (MACE) 的發生率,包括非致命性心肌梗塞、非致命性中風或心血管原因導致的死亡

🔴 結果顯示,睪固酮補充療法組與安慰劑組的 MACE 發生率沒有顯著差異,兩組的發生率約為 7%。

🔵 次要終點包括 MACE 或心血管血運重建手術 (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或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兩組的發生率也相似,約為 10%。

安全性分析

🔵 研究人員報告的不良事件中,只有心房顫動和急性腎損傷在睪固酮補充療法組的發生率略高 (高出 1%),且具有統計學意義。

🟢 專家小組討論認為,這些差異可能與研究對象本身的高風險族群特徵有關,因為他們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專家觀點

🟢 TRAVERSE 試驗的結果消除了長期以來對睪固酮補充療法會增加心血管風險的疑慮

🔵 專家們認為,這項研究將有助於改善醫師對睪固酮補充療法的認知和處方模式,讓更多有需要的男性患者受益。

🔴 低睪固酮本身就是一個心血管風險因子,及時補充睪固酮可以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激素水平,並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未來研究方向

🔵 TRAVERSE 試驗主要針對高風險心血管疾病患者,未來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睪固酮補充療法對其他族群的影響。

🟢 此外,也需要更多研究來評估不同劑量和給藥途徑的睪固酮補充療法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醫學新知 (劍心風之痕的AI醫學知識庫)
25會員
292內容數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2025/05/08
肥厚性心肌病變 (HCM) 的全新視角與治療進展 疾病概覽:定義與機制 🔴 肥厚性心肌病變 (HCM) 被定義為在沒有其他原因的情況下,心肌發生的基因性或家族性介導的增厚。其診斷標準是心室壁厚度超過 1.5 公分,或在有家族史或已知基因突變的情況下超過 1.3 公分。 🟢 增厚區域多變,最
2025/05/08
肥厚性心肌病變 (HCM) 的全新視角與治療進展 疾病概覽:定義與機制 🔴 肥厚性心肌病變 (HCM) 被定義為在沒有其他原因的情況下,心肌發生的基因性或家族性介導的增厚。其診斷標準是心室壁厚度超過 1.5 公分,或在有家族史或已知基因突變的情況下超過 1.3 公分。 🟢 增厚區域多變,最
2025/05/08
姿勢性心搏過速症 (POTS):一項大規模調查與長期追蹤的重點發現 姿勢性心搏過速症 (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 是一種重要的慢性疾病。其廣泛定義包括慢性病、心搏過速以及全身不適 ('feel like crap')。患者常會
2025/05/08
姿勢性心搏過速症 (POTS):一項大規模調查與長期追蹤的重點發現 姿勢性心搏過速症 (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 是一種重要的慢性疾病。其廣泛定義包括慢性病、心搏過速以及全身不適 ('feel like crap')。患者常會
2025/05/08
主動脈瓣逆流:不斷變化的診斷與管理現狀 主動脈瓣逆流 (AR) 是一種心臟瓣膜疾病,儘管它可能看似不顯眼,但實際上該領域的評估方式正經歷重大變化,預計診斷和治療指南也會隨之調整。與其他瓣膜疾病一樣,AR 的發病率隨年齡顯著增加。了解如何診斷以及何時介入治療這些情況至關重要。 診斷與病理機制
2025/05/08
主動脈瓣逆流:不斷變化的診斷與管理現狀 主動脈瓣逆流 (AR) 是一種心臟瓣膜疾病,儘管它可能看似不顯眼,但實際上該領域的評估方式正經歷重大變化,預計診斷和治療指南也會隨之調整。與其他瓣膜疾病一樣,AR 的發病率隨年齡顯著增加。了解如何診斷以及何時介入治療這些情況至關重要。 診斷與病理機制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