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源流論:元氣與健康之關聯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醫學源流論—

        病決生死視元氣

 

徐大椿師清醫家

醫學源流論傳世

病決生死視元氣

根本所在謂丹田

無火能令體皆溫

無水可使五臟潤

元氣自在連臟腑

分布五臟成真精

治病緩急觀元氣

先求保本後治標

元陽固守竪不動

縱傷元陽促陽越

亡陽之患用參附

陰氣滋潤勿枯竭

陰氣有餘引上溉

陽氣有餘循下固

上下相交人無疾

元氣存亡決吉凶

依藏盛衰飲食定

avatar-img
0會員
13內容數
佛學、道學、中醫學、西醫學的科普介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下利,腹脹滿」,通常下利後,腹部又脹滿的情況是體內寒濕很盛,「身體疼痛者」,這是表實,也就是有外感寒邪造成的體痛,「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有表證、裡證實同時存在時,一定是先溫裡,去掉裡的寒濕,然後才可以解表,這是法則,「溫裡宜四逆湯」,溫裡用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裡溫後才可以解表,用桂枝湯。
「下利清穀」,腸胃都虛寒掉了,吃什麼就拉什麼,食物無法被消化,「裡寒外熱」,身體微熱,因為裡寒極盛把陽都給迫出去了,這是陽脱的現象,「汗出而厥者」,浮陽往上跑到頭面,只有頭面流汗,患者手腳冰冷,脈都摸不到了,人會昏厥過去,這是陰陽不能調和,亡陽的危證,「通脈四逆湯主之」,通脈四逆湯是乾薑五錢、生附子
「下利,脈數而渴者」,下利之後脈變成數脈,數就是有熱,口渴就是自己想喝水,代表寒已經化熱了,陽回頭的現象,「令自愈」,自己會慢慢好起來。「設不差,必圊膿血」,假設沒有好,代表邪熱還在腸子中造成過熱而出血,此為白頭翁湯證。
「下利」,厥陰證的熱利,脈本應沉數,現在「寸脈反浮數」,寸脈代表胸陽、上焦,寸脈浮數代表虛熱在胸陽無法往下行,「尺中自濇者」,尺脈按下去空空扁扁的,代表陰仍不足。因為病邪被肝臟元陽往外推進入腸道,邪熱在腸子內會過熱,「必圊膿血」,大便會出血,因為下利造成腸胃津液不足,人的體能很虛弱了,邪熱破壞腸壁,
「下利」,厥陰證下利通常是不好的,但是如果「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下利後身體微熱、口渴、脈弱,代表陽慢慢回頭了,病邪跟著下利被排出體外,口渴,代表津液仍尚未充足,慢慢回補身體會自己好起來。 如果下利後脈數、大熱而渴,數就是熱,代表裡面還有發炎,病邪還在裡面。倪氏曰:臨床上霍亂、瘧疾都要參考厥陰
「大汗」,流汗會動用到胃陽將腸胃津液發散到體表,變成汗水排出體外,「若大下利而厥冷者」,流大汗把身體的陽發散掉了,下利讓血的源頭沒有了。陽是身體的動能,汗與津液是身體內的營養,現在大汗、下利、手腳冰冷,就是陰陽兩虛了,用四逆湯來救逆。 正常人大汗與大下後,如果血熱尚存者,一定會口渴、手足皆熱想
Thumbnail
黃靖容醫師表示,在中醫理論中,將身體的生理狀態比擬為自然界的陰陽五行理論,其中之一的概念是「火」。 火代表著陽氣或熱能,與另一個相對的概念「水」形成對應。這種陰陽的平衡是中醫理論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當陰陽失調時,會造成火失衡的狀況,就可能導致各種不適和疾病的發生。 火的表現分兩個部分:
Thumbnail
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月經不規則、體重變化、疲勞、情緒波動、睡眠問題。原因包括不健康飲食、遺傳、疾病等。中醫認為內分泌失調源於身體陰陽平衡失調,可以透過補虛補實、飲食調理和中醫治療等方法來處理。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病人陰陽脈俱緊,發熱無汗是太陽傷寒,是麻黃湯證;發熱汗出不止是太陽亡陽,是桂枝加附子湯證;而少陰亡陽之證與太陽亡陽之證不同的地方是少陰亡陽之證的患者,會喉嚨痛,然後會吐且容易下利,這是因為少陰證患者陰已經不足,下焦寒濕很盛,當陰寒很盛的時候,陽就無法待在裡面,就
人往生時,若是為病痛而亡或是帶著病痛而離世或是未以完整之身而離世,在另一世界裡,仍會受病痛所苦及折磨,故而透過藥懺科儀,祈請太乙天尊及神農大帝賜下丹藥治愈病痛,或重新塑造缺陷之肢,使亡者不再受病痛之苦累。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下利,腹脹滿」,通常下利後,腹部又脹滿的情況是體內寒濕很盛,「身體疼痛者」,這是表實,也就是有外感寒邪造成的體痛,「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有表證、裡證實同時存在時,一定是先溫裡,去掉裡的寒濕,然後才可以解表,這是法則,「溫裡宜四逆湯」,溫裡用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裡溫後才可以解表,用桂枝湯。
「下利清穀」,腸胃都虛寒掉了,吃什麼就拉什麼,食物無法被消化,「裡寒外熱」,身體微熱,因為裡寒極盛把陽都給迫出去了,這是陽脱的現象,「汗出而厥者」,浮陽往上跑到頭面,只有頭面流汗,患者手腳冰冷,脈都摸不到了,人會昏厥過去,這是陰陽不能調和,亡陽的危證,「通脈四逆湯主之」,通脈四逆湯是乾薑五錢、生附子
「下利,脈數而渴者」,下利之後脈變成數脈,數就是有熱,口渴就是自己想喝水,代表寒已經化熱了,陽回頭的現象,「令自愈」,自己會慢慢好起來。「設不差,必圊膿血」,假設沒有好,代表邪熱還在腸子中造成過熱而出血,此為白頭翁湯證。
「下利」,厥陰證的熱利,脈本應沉數,現在「寸脈反浮數」,寸脈代表胸陽、上焦,寸脈浮數代表虛熱在胸陽無法往下行,「尺中自濇者」,尺脈按下去空空扁扁的,代表陰仍不足。因為病邪被肝臟元陽往外推進入腸道,邪熱在腸子內會過熱,「必圊膿血」,大便會出血,因為下利造成腸胃津液不足,人的體能很虛弱了,邪熱破壞腸壁,
「下利」,厥陰證下利通常是不好的,但是如果「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下利後身體微熱、口渴、脈弱,代表陽慢慢回頭了,病邪跟著下利被排出體外,口渴,代表津液仍尚未充足,慢慢回補身體會自己好起來。 如果下利後脈數、大熱而渴,數就是熱,代表裡面還有發炎,病邪還在裡面。倪氏曰:臨床上霍亂、瘧疾都要參考厥陰
「大汗」,流汗會動用到胃陽將腸胃津液發散到體表,變成汗水排出體外,「若大下利而厥冷者」,流大汗把身體的陽發散掉了,下利讓血的源頭沒有了。陽是身體的動能,汗與津液是身體內的營養,現在大汗、下利、手腳冰冷,就是陰陽兩虛了,用四逆湯來救逆。 正常人大汗與大下後,如果血熱尚存者,一定會口渴、手足皆熱想
Thumbnail
黃靖容醫師表示,在中醫理論中,將身體的生理狀態比擬為自然界的陰陽五行理論,其中之一的概念是「火」。 火代表著陽氣或熱能,與另一個相對的概念「水」形成對應。這種陰陽的平衡是中醫理論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當陰陽失調時,會造成火失衡的狀況,就可能導致各種不適和疾病的發生。 火的表現分兩個部分:
Thumbnail
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月經不規則、體重變化、疲勞、情緒波動、睡眠問題。原因包括不健康飲食、遺傳、疾病等。中醫認為內分泌失調源於身體陰陽平衡失調,可以透過補虛補實、飲食調理和中醫治療等方法來處理。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病人陰陽脈俱緊,發熱無汗是太陽傷寒,是麻黃湯證;發熱汗出不止是太陽亡陽,是桂枝加附子湯證;而少陰亡陽之證與太陽亡陽之證不同的地方是少陰亡陽之證的患者,會喉嚨痛,然後會吐且容易下利,這是因為少陰證患者陰已經不足,下焦寒濕很盛,當陰寒很盛的時候,陽就無法待在裡面,就
人往生時,若是為病痛而亡或是帶著病痛而離世或是未以完整之身而離世,在另一世界裡,仍會受病痛所苦及折磨,故而透過藥懺科儀,祈請太乙天尊及神農大帝賜下丹藥治愈病痛,或重新塑造缺陷之肢,使亡者不再受病痛之苦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