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會隨著時間癒合,新肉會再生,就像壞心情會過去,如今的我,也已經與過去幾個月的我有所不同。
人生幾次花開花落,縱使因為身心疾病,片段記憶早已模糊,仍舊相信人生沒有虛擲的光陰,儘管只是發呆的下午,它也是一個鬆弛的午後,在匆忙生活中起了一定的緩和效果。
生命就是在這些「有用」與「無用」間流轉,大腦當機的時期,是休止期,生命演化的自然現象。
順應,尊重生命的去向,暫且「沒用」、「不用」、「不需用」,並不是真的「沒用」,可以想成是在「蓄勢待發」。
感受不到「勢」的起點時,我們要自己「造勢」,並無捷徑,無非是在低迷前就先為自己「儲能」,然後一步一步慢慢地推進,直至能御風而行。
房間被冬日暖陽曬到微微發燙,聞起來有種鬆軟溫柔的味道。
而我在想,生活到底是什麼?日子好像總是匆忙,家門進進出出,好多事物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就轉場。
如果有試卷紙,我想我會在答案欄裡寫上「在高低起伏的動盪中尋求平靜」。
比起二元對立的快樂不快樂,內在平安對我而言更重要。
如果說這一切終究是一場有期限的體驗,那麼在未知的效期終止前,該如何思考我想要體驗什麼?
肯定難以避免有遺憾的吧?因為或許在來不及想到願望之前,生命就戞然而止?
然而從另一面看,既然一定多多少少會有遺憾,又有什麼好害怕?
我們的人生本就是第一次來到這裡,苦樂參半地活著。
那麼人仰賴什麼而活?有些人靠的是另一半的關心在意、有些人靠的是小孩成長的喜悅,有些人靠的是達標自我成就,無論是什麼,總會帶給我們的生命一絲希望。
爸爸榮洲又是否真能靠宗教信仰的支持,在精神意識被肉體所困住的極端生存環境中,從灰暗中見到光亮?我們不在他身旁時,他都在想什麼?
我想,他的寂寞,是我們好幾倍的寂寞,他的低落,是我們的好幾倍的無助。
但願眾神保佑,請讓他常保平靜、寬心自在。
而我呢?即使仍會碰到不舒服的經歷,大腦會在第一時間丟出錯誤訊號,我明白那是慣性的反射性思考,我心底仍相信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想法。
當我轉念,心頭就鬆開,拋開埋怨、放下懸在半空的不安、跌落谷底的挫敗感。
人生就好像在調製一杯飲料,有時太酸、有時淡如水、有時太甜膩了,不斷在各種風味中微調,找出恰好的味道,而每次的Try Error都是寶貴經驗,我們勢必會從中得到感想。
你相信嗎?在宇宙的另一個維度裡,其實我們「本身俱足」,我們有能力全然安住,臨在每個當下。
我們不需要追求自身以外的「非我」形象,一切從連結自己的身體和覺察開始,認知到「我」是「我」,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
願望可以在生日尚未到來,沒有蛋糕蠟燭的情況下祈願嗎?
如果可以的話,還是想當一個「成熟理性的大人」啊!
懂得反省、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也能換位思考同理他人,保持開放的心接收新事物,會善待自己、知道如何療癒修復自己、分辨情緒如何觸發、適時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