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聽到手機鬧鐘響起,
心裡想著:「已經天亮了!?昨天比較早睡,但怎麼還是覺得好累……」
費力地想抬起手拿手機,但還是乾脆等下次的鈴聲好了?
但是今天不行,九點還得進行報告,得早點起床。
用手想把身體撐起來,卻感到腰很緊,頸部好像也有點不順。
總算起床。
走到陽台,望著街道,腦中再一次模擬了自己的報告:
我今天要報告的是,修改Cyrius使它可以偵測短片段讀取序列的基因型,它會影響藥的使用效力。把溶解後的藥想成汽油的話,基因型可以看成是引擎,不同的基因型是不同型號的引擎。
我的結論是利用深度分析雖然無法知道確切的基因型,但可以知道它是單倍體、雙倍體或是多倍體,就像引擎是退化版、正常版或是改裝加速版。
藥搭配多倍體的基因型,就像汽油加進了加速版的引擎,會放大藥的功效,但這可不一定是好事。
腦中再過濾了一遍,開始思考會不會有什麼無法回答的問題,嗯,應該都刪掉了。
來到會議室,有陳醫師,許老師,還有在場以及線上的各位,
「請問大家都看的到,聽得到嗎?」咦?沒有畫面?收音好像怪怪的?
原來是忘記分享線上螢幕了;這次要靠近螢幕收音才會清楚一些;
總算報告完畢,進入提問環節。
陳醫師:「每個Sample的深度變化很大,沒有比較基準,這個深度分析可能毫無用處。」
我當場愣住。原來我毫無用處?
陳醫師繼續說:「我記得上次的報告是要用校正的方式來分析,怎麼沒有延續上一次的分析?」
許老師:「可能是資訊提供不完整,Larry你要不要再進一步說明一下,使用深度分析的原因?」
我這時才反應過來:
「Sample來源是同個實驗室,用相同的定序平台,因此才適用深度分析。」
陳醫師紅著臉微微點頭。
許老師順勢接話:「如果沒有其他問題,我們今天會議就到這。」
我很意外陳醫師今天的評論,感覺帶著點情緒,或許是沒有照著預期想法推進的關係?
我沒跟著預期的想法走,就會毫無用處?
但這是我的觀點,並不代表事實。
因此誤解產生的情緒,對我來說也不是真實。
或許壓力是來自於理解角度的誤差,而情緒只是結果而已。
若一直把情緒放在心上,而沒意識到觀點的差異,就很難擺脫壓力了。
因此正視自己壓力的來源,可能是個認識不同觀點的好機會,這或許也是件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