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川普2.0剛剛勝選才一個多月,全世界的地緣政治與股匯市卻已經天翻地覆,在國際政治上有中東敘利亞獨裁五十年的阿薩德政權垮台;亞洲的南韓總統尹錫悅搞出了烏龍的數小時軍事政變;歐洲的法國與德國兩大強權的國會前後腳通過了對政府的不信任投票;俄烏雙方搶在明年川普上台戮力結束這場戰爭前加大戰果。
台灣的立法院多數在野聯盟則在數月前試圖擴張立院權力被大法官宣告違憲失敗後,再一次加大力度,於年底前一舉通過了三項法案,從實質凍結憲法法庭仲裁、加高罷免選舉門檻,與最重要的從中央政府手上獲得了三千多億財政權,移轉到在野聯盟執政的多數地方政府。(在此沒有價值批判,純粹描述政治攻防)
這麼多國際政治與各國國內兩黨不信任倒閣或激烈攻防為什麼都密集地出現在十一月川普當選後?這其實也顯示了各國朝野政客預期並激烈爭奪川普2.0即將走回美國立國以來骨子裡孤立主義的老路子後所產生的權力真空,當美國不再有興趣擔當"正義的"世界警察之後,同時以25%的貿易保護關稅築起自己與世界的高牆。
2025年川普2.0的到來,世界終究是告別了<世界是平的>一書所描繪的貿易全球化世界。
美國的孤立主義(Isolationism)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外交傳統,主要基於美國雄霸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安全感,旨在避免卷入外國的衝突與政治。這一政策從美國建國的那一刻起在美國歷史上由多位總統推行,包括:
1. 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在1796年的《告別演說》中,強調避免與外國結盟,特別是長期的軍事聯盟。他提倡美國專注於內部發展,避免捲入歐洲的權力鬥爭。
從"美國國父"華盛頓開始,就奠定了美國孤立主義的基礎,影響了後來幾十年的美國外交政策,使得美國在19世紀大部分時間內都遠離了當時歐洲英法爭霸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等國際事務。
2. 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 1823年的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可以說是美國孤立主義的高潮,門羅總統聲明,美國不干涉歐洲事務,但歐洲也不得干涉美洲事務。門羅主義使得美國成功保持對歐洲爭霸的旁觀者局面,並將手伸進拉丁美洲成為自家所實質上控制的經濟殖民地,並在20世紀初進一步發展為「大棒政策」和干預行動。
3. 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雖然威爾遜總統自己主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推動國際主義,並創建國際聯盟(類似後來的聯合國),但由於美國國內孤立主義情緒高漲,最終美國參議院拒絕加入國際聯盟,拒絕承擔國際責任,嚴重的削弱了剛成立就立馬跛腳的國際聯盟有效權力,導致國際秩序的不穩定,為1930年代的WW2與侵略主義創造了國際條件。
4. 沃倫·哈定(Warren G. Harding)與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接續威爾遜的哈定與胡佛在 1920年代奉行孤立主義,避免參與歐洲的政治和軍事事務,僅參與了歐洲經濟和貿易方面的重建。但由於美國孤立於戰後國際安全體系建設,導致法西斯主義在歐洲崛起無法有效制衡。
最終,在關稅保護主義下的1929年美國爆發經濟大蕭條,造成全球經濟危機的數年後,開啟了二戰的帷幕。
5. 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之前的孤立主義使得二戰初期大多數美國人對參與國際事務持反對態度,國會通過了一系列中立法案(Neutrality Acts),限制美國向交戰國提供武器或財政支持。這些政策助長了納粹德國和日本的擴張,直到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日本軍部搧了老美兩巴子耳光後,美國被迫拋棄孤立主義,才全面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從上述的歷史可以看到,美國的孤立主義政策是從建國開始一以貫之刻在老美骨子裡的潛意識,對美國自己與當時的國際局勢都帶來長期且複雜的影響,19世紀的孤立主義使美國避免捲入當時歐洲列強的爭霸,而專注於消化與融合當時大口大口吞併的新聯邦各州的經濟和基礎建設發展,一舉成為全球工業強國。
但同時孤立主義導致美國對世界安全局勢的被動態度,助長了二十世紀如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極權主義的崛起,最終,於二戰後由於美蘇冷戰的大戰略格局,美國被迫以更積極的國際合作主義,在歐洲開啟馬歇爾計畫,軍事上建立北約;在亞洲介入韓戰、越戰、中東戰爭,扶植亞洲各國反共的軍閥等國際行動所取代。
蘇維埃聯邦的共產帝國在1991年譁然解體前後,引發了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重大改變,對多個國家產生深遠影響。
在89' 波蘭團結工聯變天,引發了接下來包括捷克的天鵝絨革命、匈牙利民主化、羅馬尼亞的暴動革命與柏林圍牆倒塌東德垮台。在亞洲,同年中國發天安門民運;半年後,海峽對岸的台北街頭也爆發爭取民主的野百合學運;日本經濟狂熱也恰巧的在這一年破滅,迎接接下來失落的三十年;同年,地球另一端實施了數十年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白人政權下台,和平過渡給曼德拉黑人政黨執政;91’美國入侵了自己一手扶植對抗伊朗的伊拉克海珊政權,象徵著新世代的美國霸權一統江湖。
蘇聯瓦解後,美國成為唯一的全球霸權,美國軍事、貨幣與文化在全球的影響力無遠弗屆達到空前的狀態。冷戰結束:美國不再面臨來自蘇聯的意識形態對抗,推動了以自由民主和市場經濟為核心的全球化進程。東歐國家加入北約,擴大了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影響。
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領土的俄羅斯在九零年代陷入經濟嚴重衰退,軍事和外交實力巨幅下降,直到21世紀初由普丁以大俄羅斯國族主義與國際能源話語權才重新建構起地緣強權,而這股重新崛起的地緣勢力最終在2014年占領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重新宣告對抗北約的東擴。
蘇聯垮台後,美國一反七八零年代在中東地區左支右拙,靠著以色列打代理人戰爭的局面,發起了攻打伊拉克、制裁削弱伊朗、攪亂敘利亞到黎巴嫩等一系列干預行動,將中東石油牢牢地綁定美元交易體系,創造出油元國際貿易體系,將撕毀布列敦森林與黃金掛勾協議的美元,重新找到錨定物:原油。
而蘇聯瓦解後的中國成為了全球少數"名義上"還是共產主義的大國,但由於蘇聯解體的警告,促使鄧小平執政下的中國共產黨採取經濟上右傾改革開放,政治上左傾加強黨的控制,以南巡建立深圳特區開啟了「鄧小平改革」。
在柯林頓總統企圖以經濟發展推動中國政治改革的期待下,中國加入WTO,中國數億廉價的勞動力加入全球化生產貿易的行列,使得全球已開發國家得到只有過去幾分之一成本的工業原物料到家電產品。
(續篇)
-------------------------------------------
再次感謝你看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或是按下文章的喜歡,讓我知道!
特別感謝在2025年打賞本沙龍四個專題的讀者&每一位付費訂閱讀者,讓人類學徒能在寫作之餘,買杯咖啡醒醒神繼續爬格子耕出有趣的金融科普﹑人文歷史﹑紐西蘭風光文章給各位。
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進行打賞:
$99 一杯 Long Black 咖啡醒神電子謝卡 ☕
$299 咖啡配鬆餅充充飢電子謝卡 🐑 💌
人類學徒在此作揖感謝。
--------------------------------------------
※歡迎來到重新復活的臉書粉絲頁與金融人類學徒互動交流: 迷惑的金融人類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