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我從溫暖的被窩中爬起來,洗把臉,稍微伸展一下肢體讓自己清醒
5:40,我打開電腦,構思並書寫今天想要分享的內容
7:20,完成初稿。接著煎蛋餅和泡好燕麥片,同時感覺到自己今天不只充滿活力,心裡也很踏實
8:20 準備出門上班
如果是一年前的我,根本無法想像以上描述的生活。
時間很寶貴,需要拿來補眠,以應付白天腦力密集的工作。
能夠在六點前早起,要不就是跟朋友一早要搭車去很遠的地方旅遊,要不就是爬山要摸黑登頂。
而能夠在這麼冷的天氣天天早起,已經要回溯到我國小國中時,對籃球過度狂熱的時期。我在寒暑假,可以為了練習投籃,每天五點多天還沒亮,就急著要拿籃球出門練習。啊~真是遙遠的青春。
說真的,晚上可以完成的事,為何要早起做?
一直以來,我都是下班後規劃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學習、寫作、閱讀等
我心裡的疑惑是:如果我想做的事情,下班後也可以做,為什麼要犧牲我寶貴的睡眠時間早起完成呢?晚上做不好嗎?
直到我看到某位youtuber解釋早起的好處後,我才恍然大悟:
如果把大腦想像成一個罐子,早起時是空的,一天中累積的資訊會越來越多,到了晚上是我們最疲憊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去睡覺把罐子清空。如果一起床就開始做工作相關的事,等於把大腦的黃金時段都給其他人,到了晚上罐子快滿了,已經沒有餘力再做自己的project。其實多數人從下班到睡前都是垃圾時間,這段時間效率很低
原來我一直把最精華的大腦容量出讓給他人、工作,而把最疲憊的大腦留給自己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我經常感到沒有動力,容易半途而廢,有時候閱讀到一半,就想要逃跑去看youtube耍廢。原來project始終虎頭蛇尾,是因為有限的精力用錯了地方。
我決定,從現在開始奪回我生活的主導權。
那麼,早起可以做些什麼?
雖說早起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但具體來說是什麼?
是出門遛狗?澆花?散步?發想靈感?整理房間?
Hal Elrod的著作<<上班前的關鍵一小時>>提供了一些改變生活習慣的具體方式,簡稱SAVERS:
- S:silence 沈默
- A:affirmation 肯定
- V:visualization 視覺化
- E:exercise 運動
- R:read 閱讀
- S:scribing 日記
沈默
也就是靜坐、靜心。我的理解是,就跟正念練習一樣。
靜心可以減少壓力、穩定情緒、增加專注力,對外在和內在都更有覺察力
具體的做法是:保持開放的心態,找個安靜的地方,盤腿挺直坐著。眼睛可以閉上或直視前方。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鼻子吸,嘴巴吐,把氣吸入腹部,想像把正向的能量吸進來,負向的能量呼出去
肯定
人很容易被舊的習氣、想法給限制。透過正向肯定,可以重設大腦,讓自己培養正向的思維、心態
自我肯定的內容包含:問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為什麼想要?下定決心成為「成功的你」,下定決心做一些改變來獲得成功,使用激勵的語錄鞭策自己
(其他詳見正向肯定的文章)
視覺化
運用想像力,讓成功自然發生
讓自己處在舒適的坐姿(可以放輕鬆的音樂),做一些深呼吸來屏除雜念。接著觀想「你真正想要的」,運用五感來豐富自己的想像,觀想「你需要做什麼事」
運動
促進思考和專注,增加活力,穩定情緒。對達成長期目標很有幫助
可以在前一天就擺好運動的裝備,給自己提示,讓隔天的自己沒有藉口說「不」
閱讀
已經有太多成功人士都表示,「閱讀是轉變一生的關鍵」
如果苦無時間閱讀,不妨從早起閱讀開始
不勉強自己讀完一個章節或一本書,可以先從讀10頁開始
一旦進入心流的狀態,就會不知不覺把一本書完成了
書寫
寫作可以幫助理清思緒,而閱讀後的寫作更可以讓自己清楚所學到的知識
可以寫日記,紀錄想法、學習、反思
也有些人會選擇書寫感恩日記,可以搭配前述的「肯定」步驟,創造更多正向的感受
建議的時間分配
- 靜心 5 分鐘
- 肯定 5 分鐘
- 觀想 5 分鐘
- 運動 20 分鐘
- 閱讀 20 分鐘
- 書寫 5 分鐘
總計60分鐘
也可以看自己的狀況來做調整
如果可以早起預留更多時間,有一些項目也可以拉長時間
開始早起後我的感受
- 早起真的沒有想像中難,只要夠早睡,身體會在一定的時間就睡飽,自動醒來(以我來說是七個半小時左右)
- 早起寫作的感覺出乎意料的好。我以為會腦袋昏沉,事實上正好相反!這才知道平常下班後頭腦都裝了些什麼回家
- 因為早上還沒有太多人起床,所以很安靜,我很喜歡安靜工作的氛圍
- 我早起主要會先寫作(因為比較花時間),接著肯定,然後是運動。像是正念、視覺化、閱讀我分配在一天當中的其他時間進行。但一整天下來也都會做完,其實順序並不影響
- 把重要且花時間的事情提早做完,一整天都會自我感覺良好,而良好的感覺也會吸引好的想法和能量。後來甚至會因為隔天要早起感到興奮(我是不是瘋了XD)
5AM project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
- 我自己覺得5AM project會比較適合晨型人(習慣早睡早起者)。如果是夜貓子(習慣晚睡晚起者),要執行這個project可能會遇到困難。夜貓子可能活力比較充沛的時間是在晚上。建議還是要搭配自己長期的生理時鐘來決定是否執行
- 每天都早起其實還是有一定難度。就像健身吃高蛋白餐一樣,一週吃七天也會想吐,通常會安排一天放縱日。也許這個早起的計畫,也可以安排一週1-2天睡久一點,讓自己有放假的感覺
- 每天的睡眠狀況不同,有時候睡醒精神好,有時候精神不好。我會安排精神不好時,運動的時間少一點(因為真的沒力),靜態的活動多一點(肯定、視覺化等)
TAKE HOME MESSAGE
- 早起是為了把大腦最精華的時間保留給自己
- 早起可以做的事情包含SAVERS (沈默、肯定、視覺化、運動、閱讀、書寫)
- 每次的早起都是一個勝利,為一整天打下良好的基礎。長期累積結果驚人!
- 注意事項:生理時鐘是否適合、安排放縱日、每天視情況調整計畫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Robert Toru Kiyosaki 曾說「我永遠都可以再賺一元,但我無法再創造另外一天!」
每一天的早起,每一天1%的進步,日積月累下,會創造很大的不同,而那正是改變人生的關鍵
就從今天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