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0919存股張數統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距離上回洗心革面開始存股也近半年了,本想12/31再統計,但因為這幾天也不會再買進,加上老闆不在,索性擇日不如撞日吧~

這半年基本上已經把超過80%的本金都投入買入共47張,並不是有能力每半年買47張的速度一直持續下去,等明年全數買入後,就設定定期定額,像是生態缸一樣,用發放的股利再投入,自行繁殖的方式,首先設定的目標是100張,設定100張,主要是一個整數關卡,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里程碑,再者,有了第一個100張,照目前每季720元/張,平均每月應該可以有2.4萬元的收入,相當於一份基本薪資。

長到了中年,現在還有在看的漫畫就是"全職獵人",這是個架構非常龐大,而且就是像實際社會人與人的關係,早早跳脫正反的角色對壘,好壞集團的打鬥如此單純的劇情,裡面有個角色叫"伊耳謎",他擁有的能力叫作"針人",被針插入的人,會忠心的幫忙。起初我不覺得有什麼,畢竟這也算是操控別人的能力類型之一,裡面角色這麼多,我也就是知道罷了。

慢慢的,我覺得自己好像針人,老闆給我錢,要我幫股東賺錢,每天不管颳風下雨、颱風地震都要到公司工作,因為老闆用薪水(針)來控制我,工作上問我的意見,但實際上根本不會聽,有的人老了、走了,老闆再找針人,開會討論最後都是聽老闆的,針人就是忠心的工作,死不死就看自己的命運了。有了第一個100張,至少有一點點錢,可以慢慢擺脫被薪水控制的命運。

最近孫太出了新書,上了些專訪,裡面談到了,她年輕辛苦了好多年,好不容易存了200萬,也因為金融商品的投資都賠光了,後來又重新存錢,存股第一金,後來轉換成00878等等的存股歷程,但.....真正的點在於6-7年間(我有點忘了,但就算10年也很讓人驚訝),可以達到超過1000張,我查找了好幾則專訪,主持人都沒有問,或是輕微的提一下,她的說法類似節約,去圖書館看書整天,或是在附近遊玩等等,後面的衛星持股等等,我覺得對我已不是重點,我是很難想像,她說她是後來才有機會去唸高中,難道是老公很會賺?6-7年要存2000萬?感覺不像是高學歷高所得的種類,不過算了,這也不是重點,施爸40多歲被離職,不也自己說沒房貸,有現金1000萬,買0050起家。還有另一位流浪教師也是有名的....。

當然,沒人規定存股一定是要從沒錢存到有錢,才能證明存股可以脫貧,也許要上媒體,要寫書當然要是成功財富自由的狀態,或是要有一定的成績,不然誰要看一個平凡的存股故事?

47張

47張

針人

針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cdcfds-avatar-img
7 天前
//surl.lu/nqxosv //surl.li/ozqayt
針人這個設定,有一點點意思! 有時候奴役你的,不一定是你老闆,也有可能就是你自己! 我也走在存股,逃脫社畜人生,倉鼠滾輪的路上,一起互相支持鼓勵!
avatar-img
鐵工廠打工仔的存股之路的沙龍
5會員
34內容數
2025/04/09
一直以來幾乎每天都會觀察這個指數,從來沒有見到指針到4分如此低,很好奇是天天關心盤勢的分析師準,還是市場情緒準。 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是 CNN 於 2004 年設計的一項指標,用來衡量市場投資者的情緒波動。 投資心理是影響市場波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恐懼和貪婪兩
Thumbnail
2025/04/09
一直以來幾乎每天都會觀察這個指數,從來沒有見到指針到4分如此低,很好奇是天天關心盤勢的分析師準,還是市場情緒準。 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是 CNN 於 2004 年設計的一項指標,用來衡量市場投資者的情緒波動。 投資心理是影響市場波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恐懼和貪婪兩
Thumbnail
2025/04/08
2025年4月7日相信是會流傳很久的一天,開盤即收盤,幾乎所有股票和ETF都打九折,早盤買和收盤買都是同價,而且不怕買不到,所以早盤和收盤都各買一張00919,幫忙護盤。只要看投資專家說不要去接刀的時候,趕緊去買就對了,希望明天還有九折。 有些人應該天生就是流淌著奴才的血液,清明連假還沒結束,週日
Thumbnail
2025/04/08
2025年4月7日相信是會流傳很久的一天,開盤即收盤,幾乎所有股票和ETF都打九折,早盤買和收盤買都是同價,而且不怕買不到,所以早盤和收盤都各買一張00919,幫忙護盤。只要看投資專家說不要去接刀的時候,趕緊去買就對了,希望明天還有九折。 有些人應該天生就是流淌著奴才的血液,清明連假還沒結束,週日
Thumbnail
2025/03/28
資本家的定義:指擁有資金、器械、土地等生產資源,經營企業,雇用員工,藉以獲得利潤,累積財富的人,相對於勞動者而言。 大小企業基本的道理是一樣的,只是中小型企業,比較容易對應到老板(資本家),基本上,資本家會用一切的手段來阻止普通人完成原始資本的累積,最近讀到一些文章視頻講到這概念。通俗的說,就是擁
2025/03/28
資本家的定義:指擁有資金、器械、土地等生產資源,經營企業,雇用員工,藉以獲得利潤,累積財富的人,相對於勞動者而言。 大小企業基本的道理是一樣的,只是中小型企業,比較容易對應到老板(資本家),基本上,資本家會用一切的手段來阻止普通人完成原始資本的累積,最近讀到一些文章視頻講到這概念。通俗的說,就是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投資記錄 本月新增股數: 00878*100股,00927*781股,006208*25股 2025目標達成率:82.38% 二、投資心得 這個月也是很動盪啊~ 清明四天連假過後,先跌了三天然後漲了兩天 看到新聞和 PTT 股版,不少人賠了幾年賺到的錢, 雖然帳面上賠
Thumbnail
一、投資記錄 本月新增股數: 00878*100股,00927*781股,006208*25股 2025目標達成率:82.38% 二、投資心得 這個月也是很動盪啊~ 清明四天連假過後,先跌了三天然後漲了兩天 看到新聞和 PTT 股版,不少人賠了幾年賺到的錢, 雖然帳面上賠
Thumbnail
本來是不想寫的,但是張數有變動,加上老板又不在了,所以還是留個記錄。一月份發年終獎金,加上1~3月努力存錢,在配息前買了13張,湊60張參加除息,本來猶豫著是不是除息後再買,又來想想,我如果除息後買,單價較低,但即使填息,我沒賣出,也只是數字好看而已。 每次的除息都會公布54C的占比,單次超過兩萬
Thumbnail
本來是不想寫的,但是張數有變動,加上老板又不在了,所以還是留個記錄。一月份發年終獎金,加上1~3月努力存錢,在配息前買了13張,湊60張參加除息,本來猶豫著是不是除息後再買,又來想想,我如果除息後買,單價較低,但即使填息,我沒賣出,也只是數字好看而已。 每次的除息都會公布54C的占比,單次超過兩萬
Thumbnail
持續記錄霖0 自己的投資績效,當作自己一個定期回顧 ( 半年吧? 去年 2024 因為結婚登記的需求,而賣出了幾乎所有的 00757 與 00795B 的持股,賣出的價差獲利金額幾乎是多領了一個月的薪資。 接著因為去年真的很艱困,每個月只能投入 3500... 因此希望集中火力...
Thumbnail
持續記錄霖0 自己的投資績效,當作自己一個定期回顧 ( 半年吧? 去年 2024 因為結婚登記的需求,而賣出了幾乎所有的 00757 與 00795B 的持股,賣出的價差獲利金額幾乎是多領了一個月的薪資。 接著因為去年真的很艱困,每個月只能投入 3500... 因此希望集中火力...
Thumbnail
距離上回洗心革面開始存股也近半年了,本想12/31再統計,但因為這幾天也不會再買進,加上老闆不在,索性擇日不如撞日吧~ 這半年基本上已經把超過80%的本金都投入買入共47張,並不是有能力每半年買47張的速度一直持續下去,等明年全數買入後,就設定定期定額,像是生態缸一樣,用發放的股利再投入,自行繁殖
Thumbnail
距離上回洗心革面開始存股也近半年了,本想12/31再統計,但因為這幾天也不會再買進,加上老闆不在,索性擇日不如撞日吧~ 這半年基本上已經把超過80%的本金都投入買入共47張,並不是有能力每半年買47張的速度一直持續下去,等明年全數買入後,就設定定期定額,像是生態缸一樣,用發放的股利再投入,自行繁殖
Thumbnail
在2023年7月,0056變成季配,導致原本的存股方式,勢必要做些改動。
Thumbnail
在2023年7月,0056變成季配,導致原本的存股方式,勢必要做些改動。
Thumbnail
約每一季重新清點一次資產,並檢視今年上半年度的盈虧狀況。
Thumbnail
約每一季重新清點一次資產,並檢視今年上半年度的盈虧狀況。
Thumbnail
回顧前兩年的已實現損益,從資料可看出 2021年我還是處於頻繁買賣的境界,小賺就賣,頻繁交易,所衍生出來的手續費、交易稅、買賣總金額都很大!這無形中都是損失(損失了手續費和交易稅,都被政府給賺走了),這是有形的,無形的還是後頭~視力、身體健康、陪伴家人的時間、心情情緒…。 2022年我已經慢慢轉變,
Thumbnail
回顧前兩年的已實現損益,從資料可看出 2021年我還是處於頻繁買賣的境界,小賺就賣,頻繁交易,所衍生出來的手續費、交易稅、買賣總金額都很大!這無形中都是損失(損失了手續費和交易稅,都被政府給賺走了),這是有形的,無形的還是後頭~視力、身體健康、陪伴家人的時間、心情情緒…。 2022年我已經慢慢轉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