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

含有「統計」共 49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 資料清洗與異常排除邏輯 🧠 清洗後的好處 每一筆年K報酬都來自「可交易、邏輯正確、無企業行為干擾」的樣本 不會因為拆併或配股導致報酬率失真 不會因為冷門股或便士股造成統計偏誤 每一張圖表都能放心解讀,不需要再做二次清洗 📉 為什麼美股從 8,000 家變成 5,000 多家?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美國股市#美股#異常
美股原始 8,000 家 → 清洗後剩 5,000 家的異常排除邏輯 美國原始上市公司約 8,000 家,但我不是全部都拿來分析。 我使用一套異常排除模組,針對每一家公司進行清洗,最終只留下約 5,000 家能夠進行年K報酬分析的標的。 以下是我排除的異常條件: 🧹 資料清洗與異常排除邏輯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美股#異常#成交量
在 Excel 中進行統計推論時,ZTEST 函數可用於針對樣本資料進行 Z 檢定,以判斷樣本平均數是否與假設的母體平均數有顯著差異。它回傳的是 右尾 P 值,適用於母體標準差已知的情境,常用於品質管制、實驗分析與假設檢定。
Thumbnail
統計學從來都不是為了「計算而計算」,它的價值在於幫助我們在不確定性中做出可衡量的判斷。當數據規模巨大時,我們不是拋棄統計,而是要調整戰略,讓它更好地服務於業務場景! 核心觀點:從「嚴謹推論」轉向「實務效益權衡」 在大數據環境下,資料量大、更新快速、來源複雜,這使得傳統統計推論所依賴的假設(如隨
11/8考試要到了,但統計這個單元對於我們這種統計通通還給老師的人來說,真的是有夠他媽的難也,我用AI做了一個好理解的版本,分享給有需要的人,讓我們一起準備吧!! 🧠 L22 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數學與統計方法 課程內容分成五大主題: 描述性統計: 拿到一堆數字(資料)時,怎麼跟別人「一
敘述性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是我們駕馭資料的第一道門檻,它的核心目標非常純粹:不是去推論母體,而是將手邊龐大複雜的資料,做最快速、最清晰的總結與可視化呈現。 讓我們從來源提供的資訊中,將敘述性統計這個面向,拆解成三個核心的分析維度:集中趨勢、離散度量,以及分佈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