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速寫:新竹關西北平路第一銀行老宅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第一銀行老宅

北平路上的第一銀行是一棟與時間抗衡的老宅。這棟老宅雖不起眼,卻有著一種讓人無法忽略的韻味。黃色的窗框彷彿是它最鮮明的標誌,為灰白斑駁的牆面增添了一絲活力。

老宅的屋頂上鋪著紅色的瓦片,隨著歲月的洗禮,部分已經泛白,甚至微微翹起,像是在講述它的故事。牆壁則滿是風霜留下的痕跡,隱約可見一些剝落的灰泥,露出裡面的磚紅色。一旁攀爬的藤蔓植物,似乎早已將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為老宅增添了一層自然的綠意。

站在老宅前,可以感受到它靜謐的氣息。那些黃色的窗框裡,或許曾經住著一戶戶人家。他們在窗邊閒話家常,目送孩子踏出家門,又迎接他們歸來。如今,窗戶緊閉,窗框上的油漆已有些剝落,彷彿默默訴說著那些過往的點滴。

走在這條街上,難免會想,這座老宅的未來會是什麼?它是否會被拆除,成為高樓的一部分?還是會被保留下來,成為歷史的見證?無論答案如何,它都以自己的方式,在關西的小鎮裡留下了無法抹去的痕跡,成為人們記憶中的一部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501會員
4.4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苗栗大湖八份山野 沿著蜿蜒的山路駛入苗栗大湖,城市的喧囂逐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翠綠層疊的山巒與微涼的風。這裡是八份,一塊藏身山野間的小天地,不浮誇、不張揚,卻有著讓人一眼難忘的自然韻律。 下車後,腳踏在略帶濕意的土徑上,晨間的露水仍在草葉上閃著光。山風輕拂,夾帶著淡淡的草木清香與泥土氣息。遠處有
Thumbnail
2025/04/26
苗栗大湖八份山野 沿著蜿蜒的山路駛入苗栗大湖,城市的喧囂逐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翠綠層疊的山巒與微涼的風。這裡是八份,一塊藏身山野間的小天地,不浮誇、不張揚,卻有著讓人一眼難忘的自然韻律。 下車後,腳踏在略帶濕意的土徑上,晨間的露水仍在草葉上閃著光。山風輕拂,夾帶著淡淡的草木清香與泥土氣息。遠處有
Thumbnail
2025/03/08
這樣的地方,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懷。卓蘭鎮雖然沒有繁華都市的高樓大廈,但卻保留了一種屬於自己節奏的生活方式。在這個可以容納幾十輛車子的廟前廣場上,四周的老房子靜靜地佇立,彷彿訴說著時光的故事。 這裡的發展緩慢,房子的更新速度也很慢,或許是因為地主的堅持,也可能是因為這個地方還未被快速的城市化浪潮席捲
Thumbnail
2025/03/08
這樣的地方,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懷。卓蘭鎮雖然沒有繁華都市的高樓大廈,但卻保留了一種屬於自己節奏的生活方式。在這個可以容納幾十輛車子的廟前廣場上,四周的老房子靜靜地佇立,彷彿訴說著時光的故事。 這裡的發展緩慢,房子的更新速度也很慢,或許是因為地主的堅持,也可能是因為這個地方還未被快速的城市化浪潮席捲
Thumbnail
2025/01/07
新竹關西崑崙七星殿 這是一幅充滿生命力與文化氛圍的街頭速寫,生動描繪了新竹關西崑崙七星殿及其周邊的獨特景緻。七星殿的屋頂設計極具層次感,色彩斑斕的琉璃瓦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屋頂上精緻的裝飾,雕刻著栩栩如生的神獸和吉祥圖騰,彷彿述說著廟宇背後的悠久歷史與深邃文化。 自然與人文的交融 廟宇周圍
Thumbnail
2025/01/07
新竹關西崑崙七星殿 這是一幅充滿生命力與文化氛圍的街頭速寫,生動描繪了新竹關西崑崙七星殿及其周邊的獨特景緻。七星殿的屋頂設計極具層次感,色彩斑斕的琉璃瓦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屋頂上精緻的裝飾,雕刻著栩栩如生的神獸和吉祥圖騰,彷彿述說著廟宇背後的悠久歷史與深邃文化。 自然與人文的交融 廟宇周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新北金山老街老房子 走在新北金山老街,不難發現,在熱鬧的店鋪與來往的遊客之間,仍保留著幾棟歲月斑駁的老房子,靜靜地立在街角,彷彿與時間達成了一種默契。它們不是景點,也沒有特別的裝飾,卻像街道的靈魂,默默述說著金山的過往。 這些老房子多半是紅磚砌成,屋頂覆著老瓦,有些牆面已經斑駁脫落,露出底層的泥
Thumbnail
新北金山老街老房子 走在新北金山老街,不難發現,在熱鬧的店鋪與來往的遊客之間,仍保留著幾棟歲月斑駁的老房子,靜靜地立在街角,彷彿與時間達成了一種默契。它們不是景點,也沒有特別的裝飾,卻像街道的靈魂,默默述說著金山的過往。 這些老房子多半是紅磚砌成,屋頂覆著老瓦,有些牆面已經斑駁脫落,露出底層的泥
Thumbnail
關西羅家書院 清晨的陽光灑在關西小鎮蜿蜒的街道上,羅家書院的輪廓在日光中清晰顯現。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建築,靜靜伫立在街角,彷彿一位飽經滄桑的長者,注視著這片土地的變遷。 書院的大門是厚重的木門,上面嵌著古色古香的銅環,門框上懸掛著一塊題有「羅家書院」四個大字的匾額,字體蒼勁有力,彰顯出書院昔日的
Thumbnail
關西羅家書院 清晨的陽光灑在關西小鎮蜿蜒的街道上,羅家書院的輪廓在日光中清晰顯現。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建築,靜靜伫立在街角,彷彿一位飽經滄桑的長者,注視著這片土地的變遷。 書院的大門是厚重的木門,上面嵌著古色古香的銅環,門框上懸掛著一塊題有「羅家書院」四個大字的匾額,字體蒼勁有力,彰顯出書院昔日的
Thumbnail
第一銀行老宅 北平路上的第一銀行是一棟與時間抗衡的老宅。這棟老宅雖不起眼,卻有著一種讓人無法忽略的韻味。黃色的窗框彷彿是它最鮮明的標誌,為灰白斑駁的牆面增添了一絲活力。 老宅的屋頂上鋪著紅色的瓦片,隨著歲月的洗禮,部分已經泛白,甚至微微翹起,像是在講述它的故事。牆壁則滿是風霜留下的痕跡,隱約可見
Thumbnail
第一銀行老宅 北平路上的第一銀行是一棟與時間抗衡的老宅。這棟老宅雖不起眼,卻有著一種讓人無法忽略的韻味。黃色的窗框彷彿是它最鮮明的標誌,為灰白斑駁的牆面增添了一絲活力。 老宅的屋頂上鋪著紅色的瓦片,隨著歲月的洗禮,部分已經泛白,甚至微微翹起,像是在講述它的故事。牆壁則滿是風霜留下的痕跡,隱約可見
Thumbnail
保安宮附近的巷弄 在保安宮附近的巷弄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特殊的寧靜,彷彿時光停滯在某個年代。這裡的老房子沿著街道蜿蜒,散發出濃厚的民國初年風情,仿佛在述說著當年的故事。這些古老的建築物雖然已經歷過風霜雨雪,但依然堅韌屹立,見證著歲月的流逝。 一種靈感的迸發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
Thumbnail
保安宮附近的巷弄 在保安宮附近的巷弄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特殊的寧靜,彷彿時光停滯在某個年代。這裡的老房子沿著街道蜿蜒,散發出濃厚的民國初年風情,仿佛在述說著當年的故事。這些古老的建築物雖然已經歷過風霜雨雪,但依然堅韌屹立,見證著歲月的流逝。 一種靈感的迸發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
Thumbnail
淡水教堂往上走到真理大學的路上, 還留有幾間早式的建築, 看起來沒人居住, 衰敗破舊, 可那磚紅色的牆在陽光下是如此耀眼奪目, 宛如是昨日剛砌上去似的, 屋內雜草叢生, 跨上房瓦超出牆頭, 努力爭取陽光, 估計要不了多久這老宅就會同邊上的一樣, 被改建成高樓, 再也不留痕蹟, 於是畫下來做為紀念.
Thumbnail
淡水教堂往上走到真理大學的路上, 還留有幾間早式的建築, 看起來沒人居住, 衰敗破舊, 可那磚紅色的牆在陽光下是如此耀眼奪目, 宛如是昨日剛砌上去似的, 屋內雜草叢生, 跨上房瓦超出牆頭, 努力爭取陽光, 估計要不了多久這老宅就會同邊上的一樣, 被改建成高樓, 再也不留痕蹟, 於是畫下來做為紀念.
Thumbnail
內湖區是台北市最早開發的區域之一,因此保留了許多老宅。這些老宅大多建於日治時期,建築風格多樣,有日式、西式、閩式等。 現場佈滿了鐵皮圍牆,不知哪時老宅會被拆除。
Thumbnail
內湖區是台北市最早開發的區域之一,因此保留了許多老宅。這些老宅大多建於日治時期,建築風格多樣,有日式、西式、閩式等。 現場佈滿了鐵皮圍牆,不知哪時老宅會被拆除。
Thumbnail
發現自己特別喜歡巷弄內的舊式大門,初次見面就會帶來似曾相識的安心感。
Thumbnail
發現自己特別喜歡巷弄內的舊式大門,初次見面就會帶來似曾相識的安心感。
Thumbnail
紅色大門,謎樣故事。
Thumbnail
紅色大門,謎樣故事。
Thumbnail
  光的紀實 華南里光彩街75號,這棟建築的雍容氣度,彷若一間建築學的圖書館。陳建都先生是第三代的圖書館館長,他說他在呱呱墜地那一刻,就是由接生婆接生於這座房屋,彷彿命運早就揭示了要守護這棟建築的使命。  
Thumbnail
  光的紀實 華南里光彩街75號,這棟建築的雍容氣度,彷若一間建築學的圖書館。陳建都先生是第三代的圖書館館長,他說他在呱呱墜地那一刻,就是由接生婆接生於這座房屋,彷彿命運早就揭示了要守護這棟建築的使命。  
Thumbnail
時移變遷,時間帶走,也鞏固。滄桑的傷痕累累,綠苔橫生,樑柱蝕壞,人不在了,止不住互相引動的連環崩塌,縫隙裂的可以透光的時候,他們決心來修復僅剩搖晃骨架的老屋,就像在起風時低身穿過殘骸走進屋裡,在屋簷牆面重新砌建起來之前,先為它擋雨。
Thumbnail
時移變遷,時間帶走,也鞏固。滄桑的傷痕累累,綠苔橫生,樑柱蝕壞,人不在了,止不住互相引動的連環崩塌,縫隙裂的可以透光的時候,他們決心來修復僅剩搖晃骨架的老屋,就像在起風時低身穿過殘骸走進屋裡,在屋簷牆面重新砌建起來之前,先為它擋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