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臺灣人辦理入境薩爾瓦多簽證

2025年臺灣人辦理入境薩爾瓦多簽證

馬雅人-avatar-img
發佈於討論區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5年,我結束瓜地馬拉的行程後,打算去薩爾瓦多,將馬雅國的最後一塊拼圖完成。出發之前,有聽說薩爾瓦多斷交後,對於台灣人入境申請簽證有很多刁難,絕大多數都是拒簽。

不過,大概是2024年開始,就有人在瓜地馬拉城的薩爾瓦多大使館成功辦理簽證,而且流程簡單順暢。於是我與伊娃慢遊記,就打算在瓜京辦理薩爾瓦多簽證。取得簽證當天或是隔天,就直接前往薩爾瓦多。

raw-image


我們在1月2日早上,前往薩爾瓦多的大使館。警衛簡單地登記一下姓名,檢查護照就讓我們到等候區。由於辦理的人很少,移民官很快的到等候區跟我們了解狀況。可能我們兩個都有紙本美簽,所以沒有多問什麼(這點不確定)。

其餘要準備的文件如下:

1.證件照片

這個部分,我就是用其他簽證拍的證件照。

2.簡單的行程表

伊娃簡單的打了一份行程表,以及預計住宿的旅館。由於太簡單了,我一度還想說會不會被嫌。

3.銀行帳戶明細

我們是用網銀下載明細,然後列印。沒有銀行的正本章。

4.「入境」車票

這點最讓我覺得奇怪!一般來說,移民官都會希望你出示出境的機票或是車票。但是薩爾瓦多簽證卻是要求入境。當移民官詢問我們車票時,我們表示由於沒有簽證,不敢買機票。這時,移民官就說這是必要的文件,一定要有入境車票。「痾⋯⋯你們的文件都很OK,你們就放心的買車票吧!」

這是會過的暗示吧!?

於是我們就在線上開始買車票,沒想到在付款的時候,地址怎樣都不會過。移民官見狀, 還很好心的拿起我們的手機,然後幫我們解決問題。但是沒想到他也用不成功。這時,移民官忽然靈光乍現,說車站離使館沒有很遠,問我們要不要直接去買車票就好。於是我們就走路去買車票,回頭拿給移民官。

5.現場填寫入境申請表


經歷了以上一波操作後,移民官終於叫我們進去辦公室(是的,以上都是在休息區完成。)繳交簽證費40美金。(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只能刷卡,不能付現金)

刷卡完成後,移民官叫我們明天早上九點來取件。就這樣完成了薩爾瓦多的簽證任務。

所以,如果想要在瓜地馬拉市辦理薩爾瓦多簽證,最少要預留一天的時間,這是另一個要注意的事情。隔天,我們再次前往薩爾瓦多的大使館,很順利的領取簽證。接下來就踏上人生第一次的薩爾瓦多之旅啦!

總而言之,我覺得這次辦理薩爾瓦多簽證的經驗蠻好的,移民官是朝著一起解決問題的方向在辦理。因此很順利的拿到簽證,接下來就可以去火山之國薩爾瓦多考察馬雅遺跡啦!接下來是坐車與邊關的過程。

raw-image


巴士與邊關

我這次是搭乘Transportes del Sol這間巴士公司。中美洲巴士通運盛行,瓜京搭車到聖薩爾瓦多,也沒有很久(中美洲時間的沒有很久),因此就選擇搭乘巴士。

我們是在瓜地馬拉市的Hotel Las Américas上車。票務部分,就是在飯店一樓,有Transportes del Sol的辦公室,票價1150元台幣左右。下午一點出發,車程大概五個小時。

上車前,我想說路上會餓,所以就買了一些麵包,殊不知這是我最錯誤的決定。這間巴士公司,有台灣幾乎已經消失的車掌小姐。一路上會餵食飲料跟簡單的食物,所以不帶東西,單吃車上的東西也是會飽。我記憶所及,大概被餵了一罐可樂、一瓶水、一塊肉派麵包、一塊甜麵包、兩包零食餅乾、一杯咖啡。

車子跟車掌小姐

車子跟車掌小姐

接下來是另一個重頭戲「過邊關」。車子開到瓜地馬拉與薩爾瓦多的邊境後,車掌小姐會先把所有人趕下車辦理出境。出境其實非常快,就是給護照蓋章。一路上都會有人跟你兜售換匯服務,由於薩爾瓦多都是以美金計價,加上刷卡簡單,我就沒有把瓜幣換成美金。

一路上車掌小姐都會帶著你跑關卡,所以也不用擔心迷路。出境辦完後,就是薩爾瓦多入境了。由於中美四國(瓜、薩、宏、尼)有他們的協議,所以在這個邊關,薩國國民不需要下車辦理。車子會再往前開一點,沒想到整車剛好只有我們這兩個台灣人需要下車,因此造就了全車等我們的壯舉。

下車辦理入境薩爾瓦多,移民官只會簡單的英文,但是態度也很親切。大概是台灣入境的人比較少,看他一直在查資料。最後,又到後面辦公室去確認之類的,最後得到180天的入境許可。上車後就是正式進入薩爾瓦多啦!

邊界界河Rio Paz

邊界界河Rio Paz

行車中途,車掌小姐會確認有沒有人要停Santa Anna。如果沒有的話,就會直行首都San Salvador。最後會在國立美術館附近下車,地點位置在這裡

希望大家都有一場快樂的薩爾瓦多之旅啦!



avatar-img
馬雅人的沙龍
1.7K會員
115內容數
透過「馬雅重生 Online」計畫,我將分享馬雅文化的真實樣貌、介紹正確的知識。希望透過集合公眾的力量,凝聚研究馬雅文化的能量,發展「馬雅學」,讓臺灣成為馬雅文化在亞洲的第一把交椅,也讓馬雅真正重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馬雅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5年4月,跨國的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址(Tikal),發現了一個具有提奧蒂華甘風格的祭台。這個新聞被許多學術團體、考古學家、粉專轉載。到底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馬雅國大使帶你來看門道。 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幾年,瓜地馬拉的考古團隊利用光達(LiDAR),在提卡爾南邊發現「具有提奧蒂華甘
下面這張照片,可能是馬雅文字最具代表性的照片之一。這張照片用在Wiki百科上,用來呈現馬雅文字的樣子。很多人看著配色、圓潤的紋路,一股月餅的感覺油然而生。如同雅量一樣,你看起來像是廣式月餅,我看像是馬雅文字,他看起來像是塊餅乾,反正就是可愛到想要出周邊的文物。 實際上,這是一大片馬雅學者復原馬雅長
背景說明: 這塊石碑來自La Corona遺址。該遺址很長一段時間是謎樣的存在,被成為Site Q。在1996年,為當時哈佛大學的Ian Graham 與 David Stuart 所發現。遺址中出土多塊精美石板。本件文物則是在1996年以前,就已經出土且蒐藏,來源不明。 本件文物共有14行主文
2025年4月,跨國的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址(Tikal),發現了一個具有提奧蒂華甘風格的祭台。這個新聞被許多學術團體、考古學家、粉專轉載。到底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馬雅國大使帶你來看門道。 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幾年,瓜地馬拉的考古團隊利用光達(LiDAR),在提卡爾南邊發現「具有提奧蒂華甘
下面這張照片,可能是馬雅文字最具代表性的照片之一。這張照片用在Wiki百科上,用來呈現馬雅文字的樣子。很多人看著配色、圓潤的紋路,一股月餅的感覺油然而生。如同雅量一樣,你看起來像是廣式月餅,我看像是馬雅文字,他看起來像是塊餅乾,反正就是可愛到想要出周邊的文物。 實際上,這是一大片馬雅學者復原馬雅長
背景說明: 這塊石碑來自La Corona遺址。該遺址很長一段時間是謎樣的存在,被成為Site Q。在1996年,為當時哈佛大學的Ian Graham 與 David Stuart 所發現。遺址中出土多塊精美石板。本件文物則是在1996年以前,就已經出土且蒐藏,來源不明。 本件文物共有14行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