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考古
考古
含有「考古」標籤的內容
全部共 0 篇文章
排序:發佈日期新到舊
人類何時開始吃水果?何時懂得種植果園?
幾年前,紐約大學的人類學家提出一個有趣的論點,認為果實在演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比從前所認為的重要得多。我們是否可能更精確地界定橄欖樹馴化搖籃的位置呢?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
臉譜出版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2-06-09
4
打開圖坦卡門墓室的男人~
「人類懼怕時間,然而,時間卻懼怕『金字塔』。」,埃及諺語。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生的万華鏡
發佈於
365+1 的璀璨星河筆記本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2-05-11
20
【馬雅國圖書館】考古學家新發現,已知最早的馬雅曆法文字
很久沒有寫【馬雅國圖書館】的單元了!最近David Stuart 與他的學生William Saturno,以及兩位斯德哥爾摩學院的馬雅學者,聯合發表他們在瓜地馬拉 San Bartolo 遺址的新發現。 馬雅曆在西元前 想要看點門道,就要知道: San Bartolo這個中型城邦遺址厲害在哪
馬雅人
發佈於
馬雅重生Online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2-04-30
4
閱讀心得 | 遠距考古課
本書依據亞洲、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分別介紹透過考古發現的古文明。介紹方式是先以概述的方式說明,後續輔以詳細的介紹,讓人更可以加深對於該文明的印象。
佩姬觀點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2-04-10
5
第319話:史前人類的親子活動「手壁畫」
在阿根廷有一個古代遺跡,裡面有許多壁畫,其中一部份是密密麻麻的「手」,看起來簡直像是「JoJo」第四部中,杜王町那個「不能回頭的小巷」裡的東西,令人感到心裡發毛… 不過研究顯示,這可能是舊石器時代人們一家和樂融融的溫馨場景重現喔!
超中二物理宅
發佈於
超中二物理宅的科學雜記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2-04-05
9
巴蜀圖語.小論
下者盛器,可能謂「成」 兩個人拉著,可能謂「兩」 (疑古字「兩」,裡面是人(像是上者文物之二人),後來變成入) 右上方的豬,疑象家 合起來變成: 兩成家 上方之魚與左上方之貓,尚不知之
張爾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2-03-25
3
「從收藏看歷史」—阿舍利石斧
個人收藏不少石斧,圖片上是我最愛的一顆,可能是因為它的形象就像一般動畫、卡通所描繪的石斧形象一樣美麗! 收藏來源:北非摩洛哥,約20萬年左右。
歷史探索人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2-02-24
5
垃圾還是遺跡?前篇—霞喀羅淨山事件,有關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2月12日晚間,YouTuber Celine and Cynthia-不只是旅行於霞喀羅古道淨山的影片,爆發可能誤清日治時期文物的爭議,在網路上掀起了驚滔駭浪,後續的餘波也持續延燒到多個事前難以想像的曲折方向。本文嘗試統整整體事件的發展,並以個人的見解,回答這些酒瓶可能的意義與我們應持的態度。
JOVA
發佈於
11路公車│The 11th Bus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2022-02-23
5
文物和垃圾之間的距離
古蹟保存不是什麼神聖不可移易的信仰,或震天價響浮誇崇高的口號,也不是改建該死屋主活該的指定衰尾論,更不是為了買咖啡辦講座拍戲才能擠出利用價值的空間,尊重前人存在的痕跡,記得他們曾經活過,難道不是跟喝水吃飯一樣自然的東西嗎?
禾鷺鷥
發佈於
深夜的盧恩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2-02-15
4
串連新舊歷史_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
如果博物館作為承載 文化歷史與教育的本質,如何在資訊氾濫的當下抓住學習欲望與對話本質變得尤為重要。濃縮的話題與網美打卡的背景牆或許也是要一併思考的議題了... 「剖析、穿梭、交織、下探、滲透」串連新舊歷史展望未來,環環相扣的架構與清晰的詮釋與大膽的量體手法,扎實厚重的力道深深的作為跨年小旅行的序曲.
海綿水母
發佈於
Q&A金大建築系刊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2-01-08
10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 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