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下屠心

擱下屠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智者常說,選擇職業盡可能避免殺生的行業,想像一間屠宰房裡滿地鮮血,就像經歷一場大殺戮,恐怖景象相信人人都會退避三舍,避之危恐不及。無肉不歡的人是因為沒有接觸宰殺環境,不痛不癢,一旦接觸,就會知道原來口中那片鮮嫩牛舌或是那碗溫體牛肉湯是如何從一隻活生生的牛身上,一刀一刀凌遲剮下來的。


阿鎮的阿公殺豬為業,他的阿爸繼承衣缽,到了阿鎮想當然爾接下這一份家業。三代人都以殺豬為業,國小畢業的阿鎮,十三歲就開始學習殺豬,善良的他午夜夢迴,內心的歉疚感和恐懼感不斷抽長,因為他知道殺生一定有惡果。雖然阿鎮曾經想過轉業,只因家中三個孩子還小,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幾年之後,阿鎮的媽媽得了腦瘤,跟阿鎮說,「不要再殺了,賣就好,三代人殺太多,還不清了。」阿鎮聽了媽媽的話,不再殺豬,只賣人家殺的。


當孩子漸漸長大,因緣總算來了。阿鎮打算在阿公留給自己的土地蓋一幢房子,一年後房子蓋好了,有信仰的他們打算安奉神明,於是請來一位乩童全權處理。乩童說,「如果你們要在一樓剁肉 ,就不要在四樓供奉。」意思是,如果要在一樓店面賣豬肉,觀世音菩薩進不來。乩童又說,「剁動物一截肉,等於剁子孫一截福。」阿鎮夫妻聽了倒抽一口氣,也是那一次的機緣,讓他們決定收掉三十年的豬肉攤,轉行做素食餐館。


四十五歲轉業,阿鎮說,雖然素餐館生意沒有賣豬肉好賺,但是心安理得,做惡夢的機率也少了許多。阿鎮轉職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不願意讓三個小孩接觸殺業,他很清楚吃人一斤還人十六兩的道理。慧光師父說,因果從來不會假裝,造什麼因就得什麼果。老智者說,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從不誣賴任何人。淨空老法師也說,你怎麼殺牠,下一次牠就用相同的方式來凌虐你。


阿鎮轉業之後,跟太太一起投入公益,做得沒日沒夜,就是希望多做一點善事來彌補三代人所造下的無邊殺業,不要債留子孫。這則葷轉素的故事很震撼人心,有福緣的人才能順利放下屠心,擱下屠心,不再與眾生結惡緣。阿彌陀佛。


#放下屠刀

#懺悔

#職業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7會員
1.5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阿娥跟女兒小雅住在一間小小的公寓相依為命。阿娥的先生對家庭比較不負責任,只負責喝酒賭博,以及怒罵妻女,小雅跟爸爸很疏離,交流亦少。阿娥為了養家,先在工廠做事,後來工廠移到對岸,她換到安養院做看護,一做就是十八年,順利把女兒扶養長大。看護工作很辛苦,阿娥能做這麼久,主要是因為她喜歡跟老人家互動,看到老
明月十四歲就當美髮學徒,十九歲時與大自己二十歲的先生結婚,為了幫忙家計,明月開設家庭理髮廳,一開始生意普普通通,明月得以在家務和理髮店之間游刃有餘,孩子陸續報到,這個家庭擁有幾年的幸福快樂。 後來,理髮廳的生意越來越好,一個月有十幾萬營業額,客人一個接一個,剃完五個,轉身一看還有七八個在等,明
吳桃阿嬤穿著一條卡通睡褲、袖套,戴著荷葉邊的帽子踩著腳踏車就出門做資源回收了,在一般人眼中,那不是一條適合穿出門的褲子,但是在吳桃阿嬤的心裡,那是一條四季皆宜的二手惜福褲。 早年的吳桃阿嬤因為先生嗜酒天天醉不養家,為了三個孩子的將來,毅然決然將孩子帶出去自食其力。吳桃阿嬤在工廠做事,天天都有班
阿娥跟女兒小雅住在一間小小的公寓相依為命。阿娥的先生對家庭比較不負責任,只負責喝酒賭博,以及怒罵妻女,小雅跟爸爸很疏離,交流亦少。阿娥為了養家,先在工廠做事,後來工廠移到對岸,她換到安養院做看護,一做就是十八年,順利把女兒扶養長大。看護工作很辛苦,阿娥能做這麼久,主要是因為她喜歡跟老人家互動,看到老
明月十四歲就當美髮學徒,十九歲時與大自己二十歲的先生結婚,為了幫忙家計,明月開設家庭理髮廳,一開始生意普普通通,明月得以在家務和理髮店之間游刃有餘,孩子陸續報到,這個家庭擁有幾年的幸福快樂。 後來,理髮廳的生意越來越好,一個月有十幾萬營業額,客人一個接一個,剃完五個,轉身一看還有七八個在等,明
吳桃阿嬤穿著一條卡通睡褲、袖套,戴著荷葉邊的帽子踩著腳踏車就出門做資源回收了,在一般人眼中,那不是一條適合穿出門的褲子,但是在吳桃阿嬤的心裡,那是一條四季皆宜的二手惜福褲。 早年的吳桃阿嬤因為先生嗜酒天天醉不養家,為了三個孩子的將來,毅然決然將孩子帶出去自食其力。吳桃阿嬤在工廠做事,天天都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