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的腦霧推手:肝性腦病變

肝硬化患者的腦霧推手:肝性腦病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肝硬化患者由於肝功能下降,容易出現許多併發症,包含腹水、肝性腦病變、細菌性腹膜炎等。


<肝性腦病變簡介>


造成肝性腦病變的罪魁禍首是氨(NH3)。氨是人體消化蛋白質類食物後產生的初始代謝廢物。 它帶有毒性,若無法被即時清除,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健康的肝臟能將高毒性的氨轉變為較低毒性的尿素,再經由腎臟排出體外。當肝功能下降,氨無法被有效代謝,就會經由血管在全身流竄。一旦氨抵達腦部,就會開始干擾腦神經的運作,進而傷害意識中樞,導致患者出現語無倫次、意識混亂,甚至昏睡或昏迷,此情況稱為肝性腦病變。


<肝性腦病變治療藥物>


Lactulose

  • 機轉: 降低小腸對氨的吸收,進而降低血流中的氨濃度
  • 劑量與用法: 口服 30-45 mL,一天服用 2-4 次


Rifaximin

  • 劑量與用法: 口服 550 mg BID
  • 適用於無法使用 lactulose 的患者


<肝性腦病變患者的飲食原則>


  • 少量多餐,多攝取高纖食物(蔬菜水果) & 複合式碳水化合物(ex 燕麥、糙米)
  • 蛋白質攝取來源應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
  • 避免攝取產氨量高的食物 (ex 火腿、香腸、臘肉)


avatar-img
金針菇小藥師的藥學筆記
2會員
29內容數
剛開始 PGY 的小藥師 利用這個平台分享醫藥相關知識 同時培養寫作習慣&記錄自己的成長軌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心臟規律跳動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機制,正常人的心跳頻率約為每分鐘 60-100 下。當心臟無法以穩定的節律和速率跳動,即稱為心律不整。這種情況除了會大大影響血液輸送至全身的效率,甚至可能會導致血液滯留形成血塊,進而導致引發血管栓塞,使中風和心衰竭的風險大幅上升。
蛋白尿是監測 CKD 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標,臨床上常用兩種指標來偵測蛋白尿 - UACR 和 UPCR。
心臟驟停與溫控治療的執行原則與注意事項
心臟規律跳動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機制,正常人的心跳頻率約為每分鐘 60-100 下。當心臟無法以穩定的節律和速率跳動,即稱為心律不整。這種情況除了會大大影響血液輸送至全身的效率,甚至可能會導致血液滯留形成血塊,進而導致引發血管栓塞,使中風和心衰竭的風險大幅上升。
蛋白尿是監測 CKD 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標,臨床上常用兩種指標來偵測蛋白尿 - UACR 和 UPCR。
心臟驟停與溫控治療的執行原則與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