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年輕的物理學獎得主──William Lawrence Bragg

史上最年輕的物理學獎得主──William Lawrence Bragg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William Lawrence Bragg,1890年出生於澳洲阿得雷德(Adelaide)。當時他的父親William Henry Bragg在阿得雷德大學當數學物理教授。Lawrence Bragg年少時便已表現出對科學和數學的興趣。5歲時,剛上學不久的他有一次從三輪車上掉下,摔傷了手臂。他父親此前不久剛好了解到Wilhelm Röntgen對X射線的最新研究,於是他使用X射線對Lawrence Bragg的手臂進行檢查。這成為澳洲有記載的首次在外科醫學中使用X射線。

William Lawrence Bragg

William Lawrence Bragg

Lawrence Bragg是一名有才華的學生。他先在聖彼得學院上學,1904年年僅14歲時進入阿得雷德大學,學習數學、化學和物理,1908年畢業。同年,他父親接受了利茲大學提供的教授職位,全家搬回英國。1909年秋,Lawrence Bragg儘管因患肺炎而在病床上參加考試,仍獲得數學獎學金,入讀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完成數學方面的學習後,他轉入物理學習,於1911年畢業。 

Lawrence Bragg的父親William Henry Bragg也是他的博士導師。 

Lawrence Bragg最著名的成就是對X射線繞射的研究,以及據此提出的布拉格定律布拉格定律給出了受到電磁輻射和粒子波照射時,晶體內原子平面間隔與在該平面上產生最強反射的入射角之間的關係,可以用於測定波長和晶體的點陣間隔。這個定律是1912年Lawrence Bragg研究生第一年時發現的。其間,他與在利茲大學研究X射線分光計的父親進行了討論。由於是父子間的合作,有人認為這項研究始於父親,這讓Lawrence Bragg感到難過。父子兩人對X射線繞射的研究為後來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奠定了基礎。 

Lawrence Bragg擁有澳洲和英國雙重國籍,因為發現了關於X射線衍射的布拉格定律,1915年與其父William Henry Bragg一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的研究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都被迫中斷,戰爭時期他為政府研究聲波測距方法。1919年至1937年,他在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擔任物理教授。1937年Rutherford去世後,Lawrence Bragg接替他成為劍橋大學卡文迪西實驗室主任。二戰結束後,Lawrence Bragg將實驗室分為若干個研究小組。Lawrence Bragg認為「由6到12名科學家帶領一些助手組成的團隊是最理想的研究單元」。 

1948年,Lawrence Bragg開始對蛋白質結構產生興趣,並且在部分方面負責創建一個使用物理方法解決生物問題的研究小組。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過程中,他儘管沒有直接參與,但也做出了貢獻,在他的支持下,Francis Crick和James Watson在卡文迪許實驗室開展這方面的研究。而他40年前做的X射線研究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應用。同一時期,Max Perutz在卡文迪許實驗室開展血紅蛋白研究,後來他也因這項研究獲得1962年諾貝爾化學獎。經Lawrence Bragg提名,Crick、Watson以及Maurice Wilkins成為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候選,並最終獲獎。 

1953年,Lawrence Bragg成為皇家研究所富勒里安化學教授。他提出,皇家研究所應當提供一些公眾服務,並建議開展一系列演示實驗,供中小學生們觀摩。這一想法得到積極回應,到1965年,平均每年有兩萬名學生觀摩了這一系列的實驗講座。他在皇家研究所工作到1966年9月後退休。 

1915年,因「開展用X射線分析晶體結構的研究」,Lawrence Bragg和他的父親William Henry Bragg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他年僅25歲,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這個紀錄直到2014年才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Malala Yousafzai打破,但Bragg仍為史上最年輕的物理學獎得主。此外,他還先後獲得馬泰烏奇獎章(1915年)、休斯獎章(1931年)、皇家獎章(1946年)和科普利獎章(1966年)。 

1921年,當選為皇家學會院士。Lawrence Bragg還是美國、法國、瑞典、中國、荷蘭和比利時等國科學院的名譽院士或外籍院士。 

他先後被英國王室授予大英帝國勳章(1918年)、軍功十字勳章(1918年)和名譽勛位(1967年)。1941年被封為爵士。 

1965年12月,他應諾貝爾基金會之邀,在斯德哥爾摩介紹了其研究領域過去50年提的發展狀況,這也是歷史上第一個「諾貝爾講座」。 

自1992年起,澳洲物理學會設立一個全國年度最佳物理博士論文獎項,向最佳論文的作者頒發「布拉格金牌」(The Bragg Gold Medal for Excellence in Physics)。這枚獎牌的的命名是為了紀念Bragg父子,獎牌正面圖案為Lawrence Bragg肖像。 

Lawrence Bragg 1921年與艾麗絲·霍普金森結婚。他們育有四個子女。Lawrence Bragg的愛好包括繪畫、文學和園藝。

 

 

※圖、文來自維基百科。

avatar-img
彼得的自由國度
141會員
1.1K內容數
曾為【來去音樂網】、【YAMAHA管樂雜誌】、【中華管樂網風之聲管樂雜誌】的業餘音樂專欄作家。興趣是音樂和文學創作。請多指教! 這裡主要是存放一些小說、散文小品及心情日記,也有跟音樂、管樂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嚕!謝絕所有廣告性的留言與回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的自由國度 的其他內容
陳省身,號辛生,男,浙江秀水(今屬嘉興)人,美籍華人數學家,微分幾何學家,對20世紀的數學和物理有龐大的影響。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時是英國科學院、義大利猞猁之眼國家科學院、法國皇家學會和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陳省身是20世紀世界最重要的微分幾何學家之一、也是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
Antoine Lavoisier,法國貴族,化學家、生物學家,被後世尊稱為「近代化學之父」。  他使化學從定性轉為定量,給出了氧與氫的命名,並且預測了矽的存在。他幫助建立了公制。   Lavoisier提出了「元素」的定義,按照這定義,於1789年發表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列出33種元素
Gerty Cori,出生於布拉格(當時屬奧匈帝國,今天屬捷克)的一個猶太家庭。在進入女子學校之前,她受家庭教育。她的叔叔是一名小兒科教授,鼓勵她學醫。1914年她進入布拉格查理大學。當時大學裡只有很少女學生。在大學中她認識了Carl Ferdinand Cori。他們畢業後於1920年結婚。
陳省身,號辛生,男,浙江秀水(今屬嘉興)人,美籍華人數學家,微分幾何學家,對20世紀的數學和物理有龐大的影響。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時是英國科學院、義大利猞猁之眼國家科學院、法國皇家學會和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陳省身是20世紀世界最重要的微分幾何學家之一、也是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
Antoine Lavoisier,法國貴族,化學家、生物學家,被後世尊稱為「近代化學之父」。  他使化學從定性轉為定量,給出了氧與氫的命名,並且預測了矽的存在。他幫助建立了公制。   Lavoisier提出了「元素」的定義,按照這定義,於1789年發表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列出33種元素
Gerty Cori,出生於布拉格(當時屬奧匈帝國,今天屬捷克)的一個猶太家庭。在進入女子學校之前,她受家庭教育。她的叔叔是一名小兒科教授,鼓勵她學醫。1914年她進入布拉格查理大學。當時大學裡只有很少女學生。在大學中她認識了Carl Ferdinand Cori。他們畢業後於1920年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