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伍迪·艾倫可以說是最受人讚譽的電影編劇和導演之一,他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創作的一系列作品都讓影評人與影迷們印象深刻,而這部《午夜巴黎》是對那個黃金時代的回歸,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文學影響、創作困境和靈感本質的探索,也是伍迪·艾倫寫給巴黎的一封情書。
歡迎來到伍迪·艾倫一直熱愛的世界:懷舊、浪漫、不完美,充滿希望。《午夜巴黎》是他對過去吸引力和幻想的最精彩論述之一:就像他的《齊利格》描繪其他時代一樣,就像他的《紫羅蘭的花言巧語》使用魔幻現實主義正視當下一樣。
艾倫透過再次塑造了他理想世界的代言人,透過由歐文·威爾森飾演的男主角,在穿越時空的魔法中體驗著過去1920年代的輝煌,也同時過著令人困擾的現代生活。
男主角吉爾身為一位成功的好萊塢編劇,他同時也想寫出一部懷舊的小說,雖然已經寫出大部分的內容,但遲遲無法將其完結,總覺得有哪裡不夠完美,卻又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與未婚妻一同來到巴黎的男主角,在某次與未婚妻分開散步回飯店的路上遇到了一輛神秘的車輛,將他帶回來1920年代的時空,那個輝煌的年代有著諸如海明威等著名的西方文豪,而他利用這個機會,將他的小說拿給文豪們閱讀,沒想到卻備受讚賞。
午夜的時光總是特別的,充滿神秘和魔力,在這部奇妙的電影中,午夜的影響力得到充分體現,我們看到男主角突然意識到,在巴黎的他有機會面對自己真正欽佩、珍視和夢想的事物。
寫到這邊我在想,導演伍迪·艾倫是不是有時候,也會幻想著自己的作品生錯年代了呢?
《午夜巴黎》引用了失落的一代、20世紀、1920年代的藝術家,艾倫對巴黎的構想就像故事本身一樣浪漫,整部電影的色調看起來幾乎就像被金色浸濕一般,畢竟巴黎也被稱作光之城(the City of Lights)。
《午夜巴黎》是充滿夢幻的一部電影,與伍迪·艾倫在《午夜巴黎》之前的作品相比,更像一道甜點而不是豐盛的主菜,而伍迪·艾倫挑選的演員陣容也相當出色,讓演員陣容的光芒就像埃菲爾鐵塔頂部的燈光一樣明亮,再次證明他真的是一位十分傑出的導演。
《午夜巴黎》可以說是在所有與巴黎相關的喜劇電影中,一個美麗的小消遣之選,就像我剛剛說的,他就像一道華麗的甜點,在視覺上令你感到驚艷,嚐上一口就能帶你沉浸於巴黎最美好的年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