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以下文章內容均為個人研究之心得,本人所提供資料只供參考用途,並非對任何投資人進行推介、建議或買賣,投資前請務必獨立思考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及交易風險,本人將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各文章和資訊未經付費以及本人同意,禁止擷取部分引用、改寫、轉貼分享,違者必究!
鮑威爾證詞對經濟影響的重點整理
- 經濟增長穩健
- 2024年GDP增長2.5%,主要由消費支出支撐。
- 房地產市場趨於穩定,投資有所放緩。
- 勞動力市場降溫但仍穩健
- 平均每月新增非農就業18.9萬人,失業率維持在4%。
- 工資增長放緩,就業市場更趨於平衡,減少通脹壓力。
- 強勁勞動市場有助於縮小不同群體的就業和收入差距。
- 通脹持續回落但仍高於目標
- 整體PCE通脹2.6%,核心PCE通脹2.8%,接近2%目標但仍略高。
- 長期通脹預期穩定,未見失控風險。
- 貨幣政策趨向靈活應對
- 聯邦基金利率維持5.25%至5.5%,未急於降息。
- 若通脹未持續回落至2%,將維持當前政策較長時間。
- 若經濟走弱或通脹下降快於預期,可能放鬆政策。
- 持續縮減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以確保政策穩健。
- 2%通脹目標不變,政策審查進行中
- 今年進行第二次政策框架審查,夏末完成,但2%通脹目標不變。
- 透過“美聯儲傾聽”等活動蒐集市場反饋,調整政策工具和溝通機制。
總結影響
- 短期內不急於降息,市場仍需適應高利率環境。
- 勞動市場降溫但未衰退,消費支出仍具韌性,支持經濟穩定成長。
- 通脹雖放緩但仍高於目標,需進一步觀察趨勢,政策保持靈活性。
- 長期而言,美聯儲關注通脹風險與經濟放緩風險之間的平衡,未來政策調整將取決於數據表現。
對美股與台股的影響評估
結論:整體偏中性,但短期內略偏利好
影響評估
📈 美股影響:短期利好,中期趨勢看數據
🔹 短期(利好):
- 鮑威爾維持2%通脹目標,但不急於降息 → 市場解讀為今年仍可能降息,只是不急於行動。
- 經濟強勁、就業穩健,無明顯衰退跡象 → 企業獲利前景仍佳,特別是科技股與消費類股有支撐。
- 長期通脹預期穩定 → 市場不需擔心美聯儲突然轉向更鷹派(大幅升息)。
🔸 中期(取決於數據):
- 若通脹降速放緩,可能推遲降息,對股市有壓力。
- 若就業市場轉弱,市場將提前交易降息預期,股市可能受支撐。
- 科技股(NASDAQ)因為較敏感於利率變化,短期內可能反彈,但仍取決於未來通膨與就業數據。
📈 台股影響:偏中性,科技股受益
🔹 短期(略偏利好):
- 美股穩定有助於台股資金信心,台積電(TSMC)與電子股作為科技權值股受益。
- 美元可能偏弱(因市場仍預期年內降息),台幣升值有助於資金流入台股。
- 台股與NASDAQ聯動較高,美股不轉弱,台股也能維持動能。
🔸 中期(仍需觀察):
- 若美股後續受限於利率較長時間維持高位,成長股(科技類股)可能遇壓力。
- 若市場認為降息不及預期,國際資金可能減少風險資產配置,影響台股表現。
結論
- 短期內偏利好:市場預期降息仍在路上,美股與台股短期有支撐,科技類股表現可能較佳。
- 中期仍偏中性:降息時間不確定,市場關注通膨數據與經濟放緩風險。
- 關鍵變數:若未來通膨降速放緩,美聯儲可能推遲降息,則對股市產生壓力。
📌 市場短期關注點:未來幾個月的CPI/PCE通膨數據,若數據下降速度符合預期,則市場情緒將維持穩定甚至偏樂觀。
【免責聲明】
以下文章內容均為個人研究之心得,本人所提供資料只供參考用途,並非對任何投資人進行推介、建議或買賣,投資前請務必獨立思考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及交易風險,本人將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各文章和資訊未經付費以及本人同意,禁止擷取部分引用、改寫、轉貼分享,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