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的台股在一週之內從23,478 跌至 23,152,主要還是因為台積電從1,125 因為美國的政策因素,一路下探到週五的1,060 本週大約是川普要宣布晶片稅的重要時間點,美國時間的 2 月 18 日 (台灣的 19 日)。當然從之前上任後的加墨關稅來看,川普可能會「延緩」,但我相信在他的行事曆上頭,他還沒有忘記這件事。
上週我們有提到,對等關稅的部分。首先我們回顧一下,我們一月份左右有秀過的美國前 15 大貿易逆差的國家。
當時,我們在說這張表的時候,有提到,在這之前,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川普大概處理了中國、墨名哥、越南。本來想說,至少會先處理愛爾蘭,但是在情人節前夕。美國總統川普提到了,要將製藥產業找回到美國,下圖是愛爾蘭時報(The Irish Times)的報導:
文中,提到,美國將有可能對於進口至美國商品,課徵巨大的關稅,並揭露一個新的計劃關於製藥產業的對等關稅,文中說到:
「此外,川普先生表示,作為未來計劃的一部分,他將針對製藥進口產品施加特別關稅,這可能會威脅到負責愛爾蘭對美國大部分出口的製藥產業。」
其中也無奈地表現,其實EU(歐盟) 對於美國的進口產品的關稅,並不特別地高,但川普還是特易加上增值稅 (VAT charge)。這個部分,也算道盡全球友好夥伴的無奈。
這一段主要在說明的是,現在連 500 萬人口的愛爾蘭,也成為關稅錢的受害者 (潛在) 者之一。台灣,在這一波中排在第六名,而第七名的日本,在汽車關稅上,也是深受其害。這一波的對等關稅,對於日本、韓國和德國而言,在汽車產業上是蒙受巨大的損失。因為台灣不產車,所以在這個部分的影響不算巨大。韓國在這一波中,除了車之外,還有在鋼鐵上,也是受害其害。
這時候,我想起小時候,看到的荀子的「王霸」篇中所述,「義立而王,信立而霸,權謀立而亡。」。美國身為全球的霸主,本該是依信而立。但是現在卻向盟友需索無度。說實在,若真的台積電誠如坊間傳言般和INTEL合資成為子公司。以現在INTEL的的工作文化和台積的工作文化,你覺得是否真的換了主人,就會成功嗎?
很多時候,民族、工作文化、當地政府的法規和資源都比「成本」還重要。不然,就是非洲相對落後的國家設產線就好了。成本最低。對於美國的部分,川普除了他最愛的關稅這個字之外,或許應該從國內的法規來進行。是否「改善投資環境」,會不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呢?這樣的無差別的攻擊,大概會如我們在週六所述,會造成美國的霸權殞落,當然一個霸權的殞落可能不會在十年之內完成,但三十年,應該綽綽有餘。
這週大概是一個蠻大的賭注了,本週是期貨結算週。外資從上週一度在 3 萬口之下,到了週五為3.5萬口,週六的時候,台積電 ADR(TSM) 有稍微反彈了一下,上漲了 1.03 %,收在 200 元附近。
今天,可能還是可以迎來一些小反彈。但是在本週的晶片稅的開獎之下,反彈的機率應該不大,大概要等到川普對台的政策(制裁?) 確定之後,在有辦法確定台股接下來的走向。現在,大概是只能挑一些如: 美債、統一、遠傳等傳統內需股,來作為不確定的避險,可能才是好方法。不知道各位怎麼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