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罕見參與民企座談會,邀請多家民企巨頭與會。馬雲的出席更是備受各界矚目。據分析,這是中國面對經濟衰退及美中貿易戰等嚴峻挑戰下,對「國進民退」的修正!問題是,表示放棄"國進民退"?林毅夫:今年會更好!彭博:中國科技已難重返繁榮!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召開這場備受矚目的民企座談會,邀請了多位民營企業巨頭參加。根據路透社分析,這顯示出美中貿易戰,中國企業面臨的內外部挑戰日益加劇,習近平期望科技巨頭能進一步拓展國內外市場,推動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See:2025/02/17,TVBS新聞,前景不妙? 馬雲.DeepSeek梁文鋒獻策 習近平召集科技巨頭救經濟)
此次會議引起多家外媒的關注,普遍認為這可能是「國進民退」經濟方針的修正訊號。尤其,馬雲此次重返官方舞台,被視為中國官方釋出「開綠燈」的訊號。
(See:2025/02/18,TVBS新聞,對抗美國靠他們!習近平會晤大陸科技巨頭 與馬雲握手「開綠燈」、鏡新聞,習近平辦座談會救經濟 馬雲久違露臉暗示「國進民退」轉向?)
然而,BBC中文網與彭博社都有不一樣的解讀與看法!BBC中文網認為:雖然中國在多次類似會議上強調民營經濟的重要性,但新聞和數據還在不斷展現「國進民退」的現實。多位專家指出,中國民企擔心「三座大山」:國資吃掉民企、隨意監管及不公平待遇。(See:2025/02/19,BBC中文網,觀察:習近平時隔六年多再晤民企,除了馬雲「過關」還有哪些關注點)
因此,中共官方說了什麼其實並不重要(通常都是表面化的官樣文章)!最終還是實際做了什麼才重要(實際上的措施作為才是重點)!
民營企業座談會17日在北京舉行,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等6位企業家代表發言,習近平講話中強調了對民營經濟的發展。2025年是中共「十四五」規劃收尾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啟動之年,將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經濟發展趨勢?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判斷,今(2025)年中國的經濟狀況總體來講會比2024年好。林毅夫指出,2024年中國經濟發展明顯特徵即「前高、中低、後揚」。相信今年狀況總體來講會好。若今年實現5%或更高的經濟成長,人均GDP有望跨入高收入國家門檻。
(See:2025/02/18,風傳媒,中國經濟今年比去年更好或更壞?林毅夫從「這個特徵」做出最新判斷、聯合報,林毅夫:陸有望跨入高收入國)
《紐約時報》直指,川普並非全球經濟所面對的唯一危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許才是真正的挑戰,他的產業與經濟政策正在從根本上扭曲並損害全球貿易,且出口大量的「中國製造」產品,讓各國一起為中國的房市泡沫和內需不振付出代價。
《紐約時報》指出,習近平用中國製造出口,重創各國出口產業,主要是為了彌補中國政府管理國內經濟時,下了錯誤決策。這一問題可追溯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當時,中國出口下滑,中國政府本可促進國內消費來彌補缺口,但中國選擇了另一條路,將其龐大的家庭儲蓄進行大規模投資,蓋新橋、道路、尤其是大量的房屋建設。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經濟活動,讓中國減少了對出口的依賴,卻也導致了房地產泡沫。當習近平在2020年打壓房地產行業時,引發了一場持續至今的房市衰退。
(See:2025/02/18,上報,紐時:習近平用「中國製造」救經濟 讓全球為他的錯誤埋單,自由時報,紐時:習近平一籮筐救中國經濟錯誤決策 竟讓全球來為他買單?)
其實,此正因林毅夫堅持「產業政策」才有「後發優勢」,這才導致華爾街日報所分析報導:建設過度、債務過度、產能過剩,中國經濟今遭建設過剩、債務過剩、產能過剩等各種過剩的拖累,正面臨著嚴重衰退的情況,即便中國真心想要超越美國,恐怕都得再花數十年才有可能!
《彭博新聞》則分析認為,社會維穩和對經濟嚴格的控管仍是中國共產黨的終極目標,監管機構也以各種方式展現監督權力與削弱科技富豪氣勢和社會影響力,中國大型科技公司恐難以再回到過去高速繁榮的發展榮景。報導指,維護社會穩定和對經濟嚴格控制仍是執政的共產黨的最主要目標,這一目標不太可能很快改變,特別是政府已明確表示不會容忍回到過去無序擴張、快速致富的時代,也不會容忍某些科技富豪及其追隨者的「享樂主義」生活方式。
(See:2025/02/18,上報,習近平要民營企業「大顯身手」 彭博:中國科技業恐難再無序擴張、中央廣播電台,習近平高調見民企是打壓結束訊號?彭博:中國科技業已難再重回繁榮)
彭博社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2024年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推算,去年外商直接投資(FDI)淨流出1,684億美元(約新台幣5.5兆元),資本外流規模寫下1990年有數據以來的最大。分析認為,在中美掀起新一輪貿易戰後,資金外流態勢恐將持續。(See:2025/02/17,世界日報,中國去年高達1684億美元外資出走 規模有史以來新高、聯合報,外資加速逃離陸 去年撤出5.5兆、經濟日報,陸去年外資大出走 貿易戰效應 外流態勢恐將續)
華爾街日報報導,繼先前在中國以外尋找新製造基地的「中國+1」戰略以分散風險後,如今隨著美中緊張局勢加劇,越來越多的西方科技公司進一步將「避開中國」(Anything But China)列為當務之急,將生產線加速遷出中國。
(See:2025/02/18,中央社,美媒:避開中國 成為西方科技企業當務之急)
我駐新加坡大使童振源分析:地緣政治因素、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及監管政策的變動,仍是影響外商投資中國的關鍵挑戰。
(See:2025/02/15,今周刊,外商投資中國信心直直落...曾是全球最受青睞投資地之一 3大變動讓他們寧願不斷撤出、放棄市場大餅)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近日深陷負面傳聞,但他突然露面,疑似闢謠,引發外界關注。丁薛祥突然露面,但他走路疑似一瘸一拐。因此,引發諸多揣測。畢竟,丁屬於新上海幫,相對於蔡奇之屬福建幫與李強之屬浙江幫乃屬習派正統,則較特殊。因此,也一直傳出丁出狀況的消息。如今,李強安排的座談會,竟卻傳出習臨時換稿。或許,這正顯示出,習仍想繼續主導其"國進民退"、"共同富裕"的"中國夢"。
(See:2025/02/18,新聞看點,座談會出大事!習近平臨時換稿;李強蔡奇換位,丁薛祥有狀況、陳破空縱論天下,丁薛祥遭打斷腿?想當接班人的代價?看中國,疑闢謠丁薛祥一瘸一拐突現身 習接班人再成聚焦、直指政治局 習殺氣騰騰想要搞掉谁?)
如前述,這次是李強要求馬雲回來提振中國企業信心!卻傳出習臨時換稿!那還可以稱習定調:馬雲過關?馬雲真的過關了嗎?還是只是被習用來突破其自己的困局而已?習或李還是會繼續"國進民退"政策嗎?倘若政策上仍然是繼續"國進民退"!這又對中國經濟有何提振的作用呢?否則,為何港股不升反跌?就連最強外資金融巨擘貝萊德都棄離?各行業齊哀嘆百業蕭條?
要言之,中國經濟持續下行,經濟已經陷入嚴重衰退,要想不走入經濟大蕭條的困境,當務之急,唯有如經濟學家張維迎所提"還權於民"、"國退民進",才有可能!然而,目前看來,習仍"負隅頑抗"當中,那麼,就仍"國進民退"、"共同富裕"的"中國夢"中!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