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女人的瑣事》單元二十九 工人姐姐

《三個女人的瑣事》單元二十九 工人姐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早上,阿晴帶兒子乘地鐵上學,聽見月台有把生氣的聲音說着「半鹹淡廣東話」:「星期六日你不做功課,現在才做!」,聲音的主人應該是一位外籍家傭。


    阿晴再朝家傭注視着的方向望過去,見到有個貌似五、六年級的男孩,正坐在長椅上做功課。


    阿晴有點驚訝,心想:「從來沒見過工人姐姐會因為少主沒有做功課而生氣的!竟然有工人姐姐這麼緊張少主,真的很意外呢!」


    阿晴在兒子大概八個月大的時候,曾經聘請過經朋友介紹的工人,結果就只有煩惱和生氣。而阿晴的媽媽以前也聘請過一名家傭,她只會在阿晴的媽媽在家的時候裝作很勤力,最後因發現她偷竊而辭退她。所以,阿晴覺得能遇到一位好的家傭,跟中六合彩同樣困難,要運氣極好才能遇到呢!


    阿晴心想:「或許她會是個很有責任心的工人姐姐,真令人羨慕呢!」


avatar-img
馮子緣的想像空間
5會員
119內容數
文字與藝術,無法抽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馮子緣的想像空間 的其他內容
自從阿陶辭掉工作,工人姐姐約滿離職後,她便全天候照顧三歲的兒子。從起初的戰戰兢兢,到現在的從容,都引證了熟能生巧的定律。      這天,阿陶帶兒子到商場用餐。餐後,她的兒子說要上廁所,於是,阿陶便帶她到女廁,等候女廁內附設的母子廁所。      女廁內的母子廁所只有一個,每次阿陶
阿晶今天休假,想到銅鑼灣閒逛,於是乘坐地鐵外出。     地鐵到達北角站月台的時候,阿晶看見一位女士左手拖着一名穿着校服的幼童,目測大概是一、二年級的學生,而女士的右手則拖着一架手推車,他們正打算下車。當車門打開之際,月台上的一名孕婦,站在車門中間,阻擋着那名女士和幼童的去路,急不及待
星期一至五,阿晴帶兒子上學都會乘坐地鐵,因為丈夫上班的時間比較早,所以無法乘坐丈夫駕駛的車子。      由於兒子的書包實在太重了,最少都有四公斤,有時甚至有五公斤,經過累月的肩膀疼痛,阿晴終於覺得需要購買一部小型手推車來承載書包。自從,阿晴每次搭車,左手拖着兒子,右手拉着手推
《過失》 生命總是在別人的過失中驟然消逝。 我的作品網頁,歡迎瀏覽,謝謝! 1)痞客邦部落格:馮子緣想像空間 https://fungchiyuen.pixnet.net/blog?utm_source=PIXNET&utm_medium=navbar&utm_term=my_blo
今天是星期六,阿晴跟丈夫和兒子到平日不常到的商場用膳和閒逛。      「我要去洗手間。」阿晴的丈夫說。      「我也想去。阿Bi你要去洗手間嗎?」阿晴對兒子說。      「好呀!」阿晴的兒子回答說。      「那你跟爸爸去洗手間啦!」阿晴說。 
早上,阿晴帶兒子上學後,便乘坐地鐵回家。在車廂內,阿晴習慣拿手機出來看網上新聞。     其中一則新聞寫道:「網民於社交平台上載相片,指乘搭巴士時發現有男子行為古怪,在車廂內有多行空位下,仍選擇坐在一名年輕妹妹身旁,他感覺有異,於是質問對方為何特意坐在女孩隔鄰,卻被男子以粗言辱罵
自從阿陶辭掉工作,工人姐姐約滿離職後,她便全天候照顧三歲的兒子。從起初的戰戰兢兢,到現在的從容,都引證了熟能生巧的定律。      這天,阿陶帶兒子到商場用餐。餐後,她的兒子說要上廁所,於是,阿陶便帶她到女廁,等候女廁內附設的母子廁所。      女廁內的母子廁所只有一個,每次阿陶
阿晶今天休假,想到銅鑼灣閒逛,於是乘坐地鐵外出。     地鐵到達北角站月台的時候,阿晶看見一位女士左手拖着一名穿着校服的幼童,目測大概是一、二年級的學生,而女士的右手則拖着一架手推車,他們正打算下車。當車門打開之際,月台上的一名孕婦,站在車門中間,阻擋着那名女士和幼童的去路,急不及待
星期一至五,阿晴帶兒子上學都會乘坐地鐵,因為丈夫上班的時間比較早,所以無法乘坐丈夫駕駛的車子。      由於兒子的書包實在太重了,最少都有四公斤,有時甚至有五公斤,經過累月的肩膀疼痛,阿晴終於覺得需要購買一部小型手推車來承載書包。自從,阿晴每次搭車,左手拖着兒子,右手拉着手推
《過失》 生命總是在別人的過失中驟然消逝。 我的作品網頁,歡迎瀏覽,謝謝! 1)痞客邦部落格:馮子緣想像空間 https://fungchiyuen.pixnet.net/blog?utm_source=PIXNET&utm_medium=navbar&utm_term=my_blo
今天是星期六,阿晴跟丈夫和兒子到平日不常到的商場用膳和閒逛。      「我要去洗手間。」阿晴的丈夫說。      「我也想去。阿Bi你要去洗手間嗎?」阿晴對兒子說。      「好呀!」阿晴的兒子回答說。      「那你跟爸爸去洗手間啦!」阿晴說。 
早上,阿晴帶兒子上學後,便乘坐地鐵回家。在車廂內,阿晴習慣拿手機出來看網上新聞。     其中一則新聞寫道:「網民於社交平台上載相片,指乘搭巴士時發現有男子行為古怪,在車廂內有多行空位下,仍選擇坐在一名年輕妹妹身旁,他感覺有異,於是質問對方為何特意坐在女孩隔鄰,卻被男子以粗言辱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