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卡爾拉格斐》影集劇照。
只要是時尚迷,對Yves Saint Laurent(聖羅蘭)、Karl Lagerfeld(「老佛爺」拉格斐)、Jacques de Bascher同性間的愛怨情仇想必是再熟悉不過。所以影集《造就卡爾拉格斐》不使用《時尚大師聖羅蘭》及《巴黎聖羅蘭》從天才到頹靡的Yves視角,而以Karl甚至是Jacques敘事,帶來另種切面的挖掘。
觀眾最陌生的Jacques,被Théodore Pellerin飾演得真是完美,完全能說服我他是怎麼讓兩位價值觀和設計理念全然相反的男人臣服於他。「哪裡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談戀愛上。」在Jacques嘴裡,這句名言一點都不誇張。
另,在把一切都交給他的Yves,具有明確界線的Karl之間,Théodore Pellerin把Jacques「渣男」框架下的情慾流動和自我矛盾成為隱喻,讓冷漠的選擇充滿更多故事。
《造就卡爾拉格斐》劇照。
但關於Yves的作品特別多是有原因的,就算在影集裡做成配角,可是他只懂設計和愛情的纖細,對年輕、自由、慾望和危險的極致追求到暴烈捨身,觀眾確實更想看到他,也讓主角Karl含蓄又自律的性格風采有被搶走。小可惜的也是因為故事著重在Karl身上,對Yves和元配Pierre的描寫多是琢磨於合夥人的層面,突顯的是背叛、控制,少掉些情愛上的自卑、嫉妒與沒落。
很好看的還有美術和服裝設計,打造出70-80年代迷人且無後顧之憂的「Wild&Free」社會,而在秀場、高級訂製服及成衣系列的呈現都足夠用心。
最喜歡的是三位要角的衣著讓我目不轉睛,Karl隨著地位上升逐漸改變的細節和氣勢、Jacques與生俱來的野性到和原生家庭的拉扯、Yves的天才書卷氣及如玻璃般纖弱的形象,影集做到以衣著襯托並拉進演員和角色的距離,是近期看到最讓我滿足的服裝設計。
《造就卡爾拉格斐》劇照。
《造就卡爾拉格斐》會很吸引如我的時尚迷兼影迷,並有讓我折服於影集中對熟悉人物和歷史的描繪。然而故事花費時間講述Karl在Chloé的生涯,以及德國身分、設計師或商人身分的認同與設計理念,則比較照本宣科,多少覺得和細膩的情愛及養眼的包裝契合不夠。
但時尚迷該看;想了解時尚歷史也該看。還是喜歡,希望能出更多季。然而Karl和Yves之後漸行漸遠,Jacques則因愛滋離世,若有後續就會是Karl進入香奈兒後的故事,影集要面對也就會是少掉戲劇性角色的傳記難題了。
「我真想再當個二十歲的人,只為了美而做事。『我是間滿是枯萎玫瑰的老舊閨房,裡面放著一堆過時的時裝。』只記得那兩句,我從來不讀波特萊爾的作品。」
《造就卡爾拉格斐》劇照。
影集評價:B
台灣上線日期:2025.02.19
台灣上線平台:Disney+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社群平台:
Instagram(主要):https://www.instagram.com/cinemawriter_1/
FB:https://www.facebook.com/cinemawriter1
Letterboxd:https://boxd.it/38NRd
Goodreads:https://www.goodreads.com/user/show/144739427-cw-gray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user/21di5g3i56zuvqqjssnsw55pq?si=32f57f74fbec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