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在於設定的空戰用Z鋼彈。」
- 組裝複雜度:A
-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Z鋼彈(僅存在設定or漫畫)
- 型號:MSZ-006
- 類型:可變型原形試作MS
- 用途:可變型MS測試
- 全高:19.8米
- 重量:28.7噸
- 塗裝:白、藍、紅、黃
- 所屬勢力:地球聯邦軍幽谷
- 駕駛員:卡蜜兒·比丹
- 模型類別:HGUC
- 模型編號:-
- 年份:2017
- 板件數量:10+PC件+單張貼紙
- 零件加貼紙總數:263(含PC廢件9)
- 貼紙:39張
故事背景
貫波機裝備(Wave Shooter Equipment)是為了提升Z鋼彈在空戰能力而設計的草案。它採用了FXA-01K飛行裝甲,該裝甲配備了熱核噴射引擎,能夠產生強大的推力,使其在地球大氣層內飛行成為可能。該裝備還配有可變後掠翼,提升了起降性能、巡航距離及低空飛行能力。此外,為了增加推進劑容量,前裙甲也被加大。除此之外,Z鋼彈的常規武裝與系統均被完整保留。根據《Master Archive Mobile Suit MSZ-006 Z Gundam》的記載,這款型號出現在U.C. 0087年11月左右,正值Z鋼彈由卡拉巴(Karaba)所持有的時期(介於吉力馬札羅襲擊與夏亞·阿茲納普爾在達卡爾發表演說之間)。在此期間測試了兩套飛行裝甲:由亞納海姆提供數據建造的FXA-01K貫波機裝備(Wave Shooter),以及可變後掠翼型的FXA-01K-VW,後者似乎成為MSZ-006A1 Zeta Plus A1機翼的設計基礎,並在試飛中展現了良好的結果,但從未投入實戰。在《機動戰士Z鋼彈 Define》漫畫中,卡密兒·比丹在與伽烏達級蘇多里號上的MS交戰時,曾駕駛這架機體。當蘇多里號企圖對阿卡馬號進行自殺式攻擊時,鳳·村雨駕駛著MRX-009 精神感應鋼彈撞向蘇多里號,犧牲自己來阻止這次攻擊。
武裝介紹
- MU-86G 60mm火神炮
一對安裝在Z鋼彈頭部的火神炮,能以高速發射60mm無殼彈藥,在極近距離內對敵方機體造成致命傷害。這些火神炮使用液體推進無殼彈藥。在MA形態下,頭部會收納於機體內,因此無法使用火神炮。 - 雙管榴彈發射器
Z鋼彈的前臂內建有一對雙管榴彈發射器,能夠在近距離內對敵方機體造成致命打擊。由於榴彈具備一定程度的推進力和追蹤能力,因此更接近導彈的性質。榴彈也可以從發射器中取出,像手榴彈般投擲。每個前臂的榴彈發射器通常配備4發彈藥,但可透過額外的彈匣將彈藥容量擴展至19發。然而,這些彈匣在變形成飛翼巡航模式時必須卸下。由於Zeta鋼彈在飛翼巡航模式下的前臂會固定朝向機體後方,因此榴彈發射器在此模式下幾乎無法發揮作用,主要僅用於MS模式。 - 錨索線
可以在榴彈發射器的彈頭位置安裝發射組件,配備一對錨索線,主要用來束縛敵方機體。 - A.E.BLASH XB-G-35/Du.105 光束軍刀
專為Z鋼彈開發的光束軍刀,其輸出功率是標準光束軍刀的數倍。一對光束軍刀收納在側裙裝甲中,並能在飛翼巡航模式下當作光束槍使用。然而,光束槍的輸出較低,主要用於干擾與牽制。當卡密兒的新人類能力經由生物感應器(Bio-Sensor)增幅時,光束軍刀的長度與威力可顯著提升。 - XBR-M87A2 光束步槍
由BOWA公司製造的特製光束步槍,輸出功率為5.7 MW。雖然它使用與鋼彈Mk-II光束步槍相同的標準能量匣,但其光束聚合率和穿透力更高。步槍還能從槍口釋放光束刀刃,在近戰中作為長光束軍刀使用。在飛翼巡航模式下,光束步槍可收納於長尾部推進穩定器下,槍管會縮回,槍托會折疊。在MS模式下,步槍可收納於前臂側面。 在與丘貝雷交戰時,卡密兒曾即興使用名為「光束干擾」(Beam Confuse)的攻擊手法,將光束步槍射向他先前投出的旋轉光束軍刀刀刃,造成光束散射,成功摧毀了數個丘貝雷的浮游炮。 - FF-XV-SH-609Z 盾牌
Z鋼彈的盾牌是其在飛翼巡航模式下最重要的部分,因為它將左右飛行裝甲連接起來,並作為飛翼巡航模式的機首。除了具備高度的防禦力外,盾牌還擁有極佳的耐熱性,能保護機體免受極端高溫影響。然而,若盾牌受損,可能會影響飛翼巡航模式的功能。 在飛翼巡航模式下,盾牌會保持收納狀態;在MS模式下,盾牌通常安裝在左前臂上。盾牌內部可選配一對榴彈發射器。 - FXA-03M2 超級Mega粒子炮(Hyper Mega Launcher)
由百式的Mega火箭粒子炮發展而來,是專為Z鋼彈打造的超高輸出光束武器。該武器配備小型發電機、推進器,甚至還有起落架,基本上是一艘不具駕駛艙的小型炮艦。Z鋼彈可在MS模式下手持使用,也可在飛翼巡航模式下作為固定武器安裝於機身下方。 與Z鋼彈的光束步槍相同,超級Mega粒子炮也可從槍口釋放光束刀刃,形成長光束軍刀。 - H-Baz-87-A*E/Ver.004 超級火箭炮(Hyper Bazooka)
從RX-178 鋼彈Mk-II借來的武器,採用彈匣供彈,每個彈匣可裝填7發彈藥,並在膛室內多裝填一發。
模型開箱
Wave Shooter,又稱為貫波機是Z鋼彈存在於設定當中的型態,作為Z鋼彈的其中一種派生型態,相較於經典Z鋼彈的兩用概念,Wave Shooter又更為注重大氣層內的空戰能力,算是大氣圈內的Z鋼彈派生式樣,也因此後續被繼承相關的設定與延用至後續的Zeta Plus。
其中最重要的與一般Z鋼彈的分別或特徵是它的盾牌不是採用尖嘴的形式,某程度上也不太能夠還原劇情裡結局的西瓜冰,兩側主翼也從橫式改為垂直式的設計,而這樣非常特別的Z鋼彈型態,加上Z鋼彈的高人氣,結果僅僅在PB數次後就再沒出現或兼用算是非常始料未及的事情,也因此這款套件的價格在這段時間算是水漲船高。
承襲了新生Z鋼彈的缺點,貫波機在模型套件上最大的問題就是需要超級大規模的貼紙補色,特別是背包的機翼,又大又麻煩的貼紙很難在貼的過程中保持平整,也因此蠻大程度的影響了模型本身的美觀性。
而在武裝跟整體的機體配置方面,則基本跟Z鋼彈本身一模一樣,承襲了新生Z鋼彈的整體的結構設計與大量沿用,Wave Shooter自然也是在可動部分有頗高的水準,本身豐富的武器套件也不在話下,相信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怨念機,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再版吧。

依照慣例,還是來一張簡單的正面照,可以看到Wave Shooter其實還是大量沿用既有的Z鋼彈外型。

側面則可以檢視到Wave Shooter改成垂直型的穩定翼,也可以看到新造型的盾牌。

手持光束軍刀的Wave Shooter。

拉近的正面照,Z鋼彈的外型也是屬於很經典的類型。

手持的光束步槍,跟一般的Z鋼彈相同。

起飛。

也少不了的超級Mega粒子炮,Wave Shooter的手型還算穩定,能夠穩定撐起這樣的手持重量。

光束步槍本身能夠掛載光束軍刀,用類似刺刀的方式進行使用。

另一個角度的超級Mega粒子炮。

最後以一張Wave Shooter的起飛姿勢結束這一回合,由於變型太麻煩加上傷模型這次就沒特別變,或許之後會編輯補上。
板件開箱

A板件-24個零件

B1板件-37個零件

B2板件-15個零件

C1板件-24個零件

C2板件-10個零件

D板件-10個零件

E1板件-48個零件

E2板件-20個零件

F板件-17個零件

特效件-2個零件

PC件-17個零件,9個廢件

貼紙-39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