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場水晶盛會「晶礦紀」3月登場 療癒工作坊、藝術共創與能量市集引領身心靈新體驗!

全台首場水晶盛會「晶礦紀」3月登場 療癒工作坊、藝術共創與能量市集引領身心靈新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由「風潮音樂.身體工坊」主辦的台灣首場水晶光聚「晶礦紀」,即將於3月22、23日在「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登場。水晶長期以來被視為身心靈的良伴,晶礦紀以此為主題,策畫療癒工作坊、音樂會、藝術共創與活動市集,邀請水晶愛好者一同加入這場充滿光與能量的體驗。

2025晶礦紀將於3月22日至23日在南港「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舉行。 (圖/風潮音樂提供)

2025晶礦紀將於3月22日至23日在南港「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舉行。 (圖/風潮音樂提供)


風潮音樂自1990年代開始投入製作水晶音樂, 2009年打造出全球唯一一台「水晶聲波琴」,「風潮音樂・身體工房」更在今年3月推出了全台首場水晶光聚活動「晶礦紀」。風潮音樂創辦人楊錦聰表示:「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局勢劇變,人們大量搜尋水晶療癒相關資訊,顯示出水晶在動盪的時代所帶來的安定與慰藉。今年三月我們舉辦『晶礦紀』,希望提供一個平台,讓水晶愛好者能夠交流、學習,並透過水晶與音樂的交融獲得療癒與啟發。」


除了水晶療癒課程與水晶音樂藝術的創新結合,晶礦紀更邀請到20個晶礦品牌,一次滿足水晶迷的全方位需求。晶礦紀策展人林愛敏提到:「晶礦是大地的寶物,幫助我們連結到大自然,感受大地的安定頻率。兩天晶礦紀的課程循序漸進,從認識晶礦開始,學習如何連結晶礦意識,體驗到水晶的脈動能量!水晶不只是礦石,更是你的心靈療癒夥伴。」


晶礦紀邀請四組資深專業的水晶療癒師,帶大家揭開水晶的奧秘。第一日由《晶礦之鑰》作者鄔瑪祖古,從淨化調頻開始,連結到大自然,為我們奠定了水晶途徑穩定的根基,第二堂課程,AKASH和Rita兩位老師將以超過20年水晶能量療癒教學經驗,帶領大家實際感受水晶的能量;第二日邀請到講師地球媽媽,教大家挑選適合自己的水晶夥伴、閱讀礦訊,最後由資深傳訊人ASHA老師,引導大家探索古老亞特蘭提斯地心文明,連結純淨的水晶意識,喚醒神性。


晶礦紀特別規劃兩場水晶音樂會,首日邀請李世偉教授與吳晅菱老師帶來水晶缽音樂,同時進行「水晶曼陀羅」排列活動。晶礦紀第二日壓軸,則是由身體工房音樂總監許嫚烜與ASHA首次搭檔合作「水晶宇宙之愛」現場傳訊音樂會,為自己與地球獻上和平的光與祝福。此外,還有水晶能量淨化、氣場檢測、頭肩頸按摩等多元市集活動,能夠免費體驗水晶的奧妙,為身心灌注美好的振動頻率。期待喜愛水晶礦石的朋友們,都能以自在放鬆的狀態充分享受這場聚會與活動空間。


台灣首場水晶光聚「晶礦紀」將在3月22、23日於南港「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舉辦,活動詳情可至「晶礦紀」ACCUPASS售票連結查詢,也可前往「風潮音樂心靈課程」Facebook粉絲專頁及官方Instagram接收最新資訊!

晶礦紀以水晶為主題,策畫療癒工作坊、音樂會、藝術共創與活動市集,邀請水晶愛好者一同加入這場充滿光與能量的體驗。(圖/風潮音樂提供)

晶礦紀以水晶為主題,策畫療癒工作坊、音樂會、藝術共創與活動市集,邀請水晶愛好者一同加入這場充滿光與能量的體驗。(圖/風潮音樂提供)


avatar-img
音樂暖風/Wind Music
44會員
254內容數
我們把風潮音樂人的故事,收藏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李世偉(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聲音療癒工作者) 自然醒:從大自然到本然、從甦醒到覺醒   隨著民眾日益重視休閒生活,加上臺灣本具大山大海,走向大自然早已蔚然成風,倘佯山水之間更是令人嚮往。但人類與大自然的互動,有更多深化的課題。親近大自然,藉以放鬆身心,作為忙碌生活的調節,固然
文/李世偉(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聲音療癒工作者) 背向主流,慢活而行   「慢活」之概念起源於1980年代的義大利,最初是作為對快餐文化的反動而出現的,稱為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活的理念逐漸擴展,其核心理念為:質量重於速度、平衡與和諧
文/李世偉(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聲音療癒工作者)   在電影「阿凡達」中,為我們打造了一個動容的世界:「納美人」與自然萬物息息相通、連結無礙,「家園樹」既是部落精神歸宿與棲息地,更是天然的療癒場所,他們也可以用辮子連結「迅雷翼獸」,翱翔於山林曠野。不少觀眾看完電影後,勾動心緒萬千、久久
自然系室內樂團Cicada今年成團15週年,除了舉行亞洲巡演外,樂團亦將過去發表過的經典作品重新編曲,並錄製成自選集《回返》於7月19日數位發行。7月27日樂團將於淡水雲門劇場舉行Cicada 15週年音樂會《回返 The Revisit》。
搖滾樂團「野東西」吉他手Chill Jack Man邱鉦耀近期展開中國大陸巡迴演出,以電吉他獨奏的方式改編演奏古典樂,成功擄獲樂迷們的耳朵與芳心。
文/李世偉(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聲音療癒工作者) 自然醒:從大自然到本然、從甦醒到覺醒   隨著民眾日益重視休閒生活,加上臺灣本具大山大海,走向大自然早已蔚然成風,倘佯山水之間更是令人嚮往。但人類與大自然的互動,有更多深化的課題。親近大自然,藉以放鬆身心,作為忙碌生活的調節,固然
文/李世偉(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聲音療癒工作者) 背向主流,慢活而行   「慢活」之概念起源於1980年代的義大利,最初是作為對快餐文化的反動而出現的,稱為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活的理念逐漸擴展,其核心理念為:質量重於速度、平衡與和諧
文/李世偉(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聲音療癒工作者)   在電影「阿凡達」中,為我們打造了一個動容的世界:「納美人」與自然萬物息息相通、連結無礙,「家園樹」既是部落精神歸宿與棲息地,更是天然的療癒場所,他們也可以用辮子連結「迅雷翼獸」,翱翔於山林曠野。不少觀眾看完電影後,勾動心緒萬千、久久
自然系室內樂團Cicada今年成團15週年,除了舉行亞洲巡演外,樂團亦將過去發表過的經典作品重新編曲,並錄製成自選集《回返》於7月19日數位發行。7月27日樂團將於淡水雲門劇場舉行Cicada 15週年音樂會《回返 The Revisit》。
搖滾樂團「野東西」吉他手Chill Jack Man邱鉦耀近期展開中國大陸巡迴演出,以電吉他獨奏的方式改編演奏古典樂,成功擄獲樂迷們的耳朵與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