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單位:大田
出版年月:2002年9月30日
版次:初版
- 作者簡介
許正平。一九七五年生於台南新化。
寫作文類橫跨小說、散文及劇本,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台灣文學獎等國內多項重要文學獎項。
著有散文集《煙火旅館》、短篇小說集《少女之夜》,並擔任電影《盛夏光年》原著編劇、《穿牆人》小說改編。 ( 以上截自博客來 )
- 內容摘錄
搖晃顛簸的車廂裡,所有的乘客都睡著了。只剩強烈的午後陽光將我的手臂吮出汁液,蒸出一股絕然純淨的孤單。於是我閉上眼,假裝自己也睡著了。 P61
記憶不是一件有標準答案的事,詮釋者漂洗它、改建它、虛構它,它就是什麼樣子。P68
夜色裱褙而成的鏡子,有一種不安定的質感,變幻流動,像黑洞一般,吸納了所有的光、顏色和秘密,把映照其上的影子漂洗得稀薄而扁平。我看著半透明的自己,像一個憂傷的鬼在夜裡飄盪。轉頭,看見另一邊窗戶上,另一個薄薄的我。突然,明白了,在過往已然消逝的旅行時日裡,我是這樣,把一個個自己從體內抽出,留在原地繼續漫遊,漸漸地,就把自己抽薄了。 P186
- 心得
《煙火旅館》這本散文集是作者的第一本出版書籍,對今日讀這本書的我來說已過去二十三年,但對於裡面描述的種種卻沒有感到什麼很不熟悉的地方,感覺千禧年以來這座城市也沒有太多的不同。
整部作品的主題圍繞在離鄉感懷與年少回憶。卷一「穿過街道看見海」幾篇作品大部分都是長大後對在小鎮度過的童年的回憶,一些好的不好的,快樂的遺憾的小時候的生活切片,以及對特定人物的追憶。卷二「最好的生活」主要闡述北上後對城市角落的觀察與生活,以及對家鄉小鎮的鄉愁。卷三「半透明的遠方」通篇是旅行感悟、憶少年青春,還有關於火車的著墨也蠻多。幾乎都離不開城鄉移動、懷念舊時產生的各種情懷,總歸是一本一直在叛逃卻緊緊繫著根源的回憶之書。
其中一篇〈夜飆〉最為印象深刻。講述長大後回鎮上夜市偶遇小學同學而展開小學記憶,「好學生」班長與「壞學生」鄭瑞源,小時候的他們與現在的他們。一直在小鎮上生活的壞學生,和去往都市生活的好學生之間,在偶遇之前是沒有交集的平行線,對於對方的消息都只是聽說聽說,一起去從前的小學走走,他們截然不同的人生,卻也總歸成了一句「就是這樣啦」,壞學生鄭瑞源說他要結婚了對象是廠裡認識的女孩子就住他家對面兩條街先有了小孩所以要結婚啦以後也想去台北先開開計程車存夠了錢再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店。這段描述感覺是好多好多人,活到已經沒有剩餘的青春可言的年紀,人生就是這樣了嗎。小時候關於夢想好像總是必須有點偉大,要具體是什麼職業,要當什麼人,長大以後回想曾經不同階段的夢想,好像是愈來愈渺小了,或說是「踏實了」,從宇宙人到考上大學到過不愁吃穿的日子,好像也要脫口而出那句「生活就是這樣啦」。
總結,這本書一次看下來有點疲勞,因為感覺都在講差不多的事情,一直在換句話說吧,但我挺喜歡作者的文字,也有發現一些作者很喜歡並且反覆使用的意象,在其他的著作也有注意到,作品基調好多雷同的地方,不過還是交織出了許多相似卻也截然不同的故事,總結是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