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說的男主角以鏢師為職業,因為來自邊緣孤島又要賺錢養家,所以行事講求實際,他對事業和武功都沒有特別的追求,總之夠用就好。工作之餘最重要的活動是跟小情人幽會,解決彼此的情感需要。從任何一個角度看,此君只是一名平凡的保安人員,絕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俠。小說家的奇招在於把故事放置在“滅佛令”橫行的時代,朝廷千方百計要消滅對當權者不利的意識形態,某日鏢行卻接到一宗奇怪的生意,客人出重金要求護送一尊佛像給一位同道中人,主角被臨時召集,他因為盡忠職守而越陷越深,最終“被動地”變成跟朝廷鷹犬對抗的主將。
既然寫得與別不同,《尋隱劍》當然不會讓主角領導群雄跟壞人惡鬥,作者卻花了很多篇幅描述暴政打壓議論朝政的知識分子,甚至演變成畏懼一切不合己意的言論,對片言隻字都全力毀滅。藉由武俠小說的虛構時空,伍軒宏含蓄地表達文字的價值和觀念的力量,側寫自古以來“文字獄”的主要成因。然而,主角既不是中原人士,又始終是一名低級鏢師,對於當權者的甜言蜜語和知識分子的激情想像他都有所保留,小說特別之處就是寫他一直守護着受人所託的任務,同時不斷思考如何撤退,怎樣盡快返回正常生活。總之主角的所思所想都跟一般俠客的慷慨就義大異奇趣,但卻更貼近人之常情。
儘管作者沒有把男主角設定為頂尖高手,但書中決戰場面也寫得頗有心思,強調低級鏢師學不起高級武術,所以勤練基本功,以不被打死為主要目標。他又很重視兵器的保養,深信打不過對手也可以憑優質兵器鎮壓對方,這些設計都別出心裁,相當合理。
《尋隱劍》“寫着武俠反武俠”當然是一種時代特色,在千奇百趣但千瘡百孔的此時此刻,建功立業不易,笑傲江湖更難,即使身懷絕技而低頭苦幹,也不一定能安身立命。伍軒宏在小說的結局寫出一場投奔自由的抉擇,似乎是提供一種值得參考的人生態度呢!
(刊於2025年3月9日澳門日報「閱讀時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