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age 蒙太奇 七大類型🆚經典案例 #理論

Montage 蒙太奇 七大類型🆚經典案例 #理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蒙太奇(Montage)是電影語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透過剪接技巧創造情緒、節奏與意義,使影像敘事更加豐富。

本文將深入探討七種不同類型的蒙太奇,並搭配經典案例,帶大家領略這門視覺藝術的魅力。


1. 智性蒙太奇(Intellectual Montage)

代表:艾森斯坦 Sergei Eisenstein, 透過影像的對比與組合,激發觀眾思考,如同拼圖般構築深層意涵。
  • 《黑天鵝》(Black Swan,2010):利用鏡頭交錯切換娜塔莉波曼的心理變化,表現角色的精神錯亂。
  • 《寄生上流》(Parasite,2019):窮富對比的場景剪接,使社會階級矛盾更為強烈。
  • 《教父》(The Godfather,1972):洗禮與暗殺並行剪輯,展現主角道德淪喪。

2. 跳接蒙太奇(Jump Cut Montage)

代表:高達 Jean-Luc Godad,透過不連續剪接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完整性,營造衝擊感。
  • 《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2022):大量快速切換畫面,營造混亂的多重宇宙。
  • 《全面啟動》(Inception,2010):夢境層次間的剪接使敘事更具張力。

3. 節奏/音樂 蒙太奇(Rhythmic Montage)

代表:庫柏力克 Stanley Kubrik,剪接依照節奏變化來驅動情緒和動作。
  • 《金牌特務》(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2014):教堂打鬥場景剪輯與音樂同步。
  • 《蜘蛛人:新宇宙》(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2018):視覺風格與音樂節奏結合,展現漫畫動態感。

4. 調性蒙太奇(Tonal Montage)

影像與剪輯節奏配合電影情緒轉變。
  •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黑白畫面強化悲劇氛圍。
  • 《沙丘》(Dune,2021):以鏡頭運動與色調襯托故事史詩感。

5. 平行蒙太奇(Parallel Montage)

多條敘事線交錯,創造張力與關聯。
  • 《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2008):小丑的多線犯罪計畫同時展開。
  •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2014):地球與太空劇情剪輯交錯,強化時間流動概念。

6. 聯想蒙太奇(Associative Montage)

兩個不相關畫面組合,產生象徵意義。
  • 《影》(Shadow,2018):水墨意象與武打場面交錯,展現詩意。
  • 《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2017):人工智慧與人類身份認同的對比。

7. 計量蒙太奇(Metric Montage)

依據固定時長剪接,創造節奏感。
  • 《分歧者》(Divergent,2014):受訓過程的快速剪接增強緊迫感。
  • 《TENET天能》(Tenet,2020):時間倒流與剪接節奏營造時空錯亂感。

結語:蒙太奇的多層次運用

蒙太奇不僅是剪接技巧,更是一種視覺語言,能夠影響觀眾的情緒、理解方式與敘事體驗。無論是智性蒙太奇的象徵意義、跳接蒙太奇的不連續敘事、平行蒙太奇的雙線故事鋪陳,每一種類型都在影視作品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在現代電影與影集裡,導演們往往會將多種蒙太奇技巧結合使用,以創造更豐富的觀影體驗。例如:

  • 《奇異博士》混合了跳接蒙太奇形象蒙太奇,讓觀眾感受到多重宇宙的奇幻魅力。《黑暗騎士》則運用平行蒙太奇來強化敘事張力,使故事更具懸疑感。
無論是敘事、節奏還是象徵意涵,蒙太奇已成為影視語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來的電影創作將繼續發展這種藝術形式,帶來更多創新與突破。
avatar-img
聰聰 is 廣電所の研究生
2會員
63內容數
Elizabeth KT Wang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研究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影視符號學理論主要探討電影與電視作品如何透過一系列「符碼與符號」來說話,換言之,它把影像、聲音、剪輯、色彩等視聽元素當作一種「語言」來解析,揭示其背後隱藏的意義和文化內涵
符號學(Semiotics)是一門研究符號及其意義的學科,探討人類如何透過符號來傳遞、解讀和理解世界。 簡單來說,它關心「符號如何產生意義?」以及「人們如何解讀這些意義?」。
CGI 渲染,全稱: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渲染 指利用計算機軟件和算法,將三維模型和場景數據轉換為高質量二維圖像或動畫的過程,這一技術廣泛應用於電影、動畫、電玩和虛擬現實中,能夠製作出逼真甚至超現實的視覺效果。
影視符號學理論主要探討電影與電視作品如何透過一系列「符碼與符號」來說話,換言之,它把影像、聲音、剪輯、色彩等視聽元素當作一種「語言」來解析,揭示其背後隱藏的意義和文化內涵
符號學(Semiotics)是一門研究符號及其意義的學科,探討人類如何透過符號來傳遞、解讀和理解世界。 簡單來說,它關心「符號如何產生意義?」以及「人們如何解讀這些意義?」。
CGI 渲染,全稱: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渲染 指利用計算機軟件和算法,將三維模型和場景數據轉換為高質量二維圖像或動畫的過程,這一技術廣泛應用於電影、動畫、電玩和虛擬現實中,能夠製作出逼真甚至超現實的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