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有噁爛描述!怕看長文差者退退退!
《天使的呢喃》是我最鐘愛的恐怖小說之一,我總覺得年輕一代不怎麼看書了,有點可惜,本人從成年後開始看無數恐怖小說/影片/漫畫,這部絕對是經典,以下是劇情簡介。
貴志祐介《天使的呢喃》
是一部融合醫學、生物學與心理恐怖元素的長篇小說。故事從序章開始:女主人公北島早苗是一名在安寧療護病房工作的精神科醫師。她的男友高梨是一位作家,長期受嚴重的「死亡恐懼症」所苦(對死亡深感恐懼)。某日,高梨隨日本某報社組織的亞馬遜雨林考察隊深入南美叢林。在給早苗的書信中,高梨描述了亞馬遜之旅中的奇異見聞:考察隊意外翻船,夜宿在一處無人知曉的沼澤地。他們遭遇一隻不怕生人的怪異禿猴,眾人獵殺了這隻猴子並烤食其四肢,但猴子的手腳竟酷似人類嬰兒,讓隊員們不寒而慄。當地土著得知他們去過該詭異沼澤後,驚恐地認定考察隊遭了詛咒,將他們趕出部落。高梨寄出的最後一封信斷在這裡便中止了,令早苗憂心忡忡。


序章過後,故事進入高梨在亞馬遜失聯多時後突然返回日本,前來見早苗。讓早苗震驚的是,高梨整個人性情大變:昔日陰鬱、畏懼死亡的他,搖身一變成為開朗熱情、精力旺盛的人,食慾與性慾異常高漲。高梨聲稱這全因為在亞馬遜「聽到了天使的呢喃」,是天使拯救了他,使他的死亡恐懼症不藥而癒。然而好景不長,高梨歸國僅三個月體重暴增至120公斤,某日竟偷走早苗辦公室的安眠藥,一次服下三罐自殺身亡。臨死前一刻,高梨曾打電話給早苗,聲稱耳邊又響起了天使的呢喃。早苗悲痛之餘,整理高梨遺物時發現他生前購買並觀看了大量血腥獵奇的恐怖電影、關於死亡的書籍,以及真實殺人記錄影片——彷彿一個極度畏懼死亡的人轉變成了對死亡狂熱着迷的人。早苗不願男友不明不白地死去,決心調查他自殺背後的原因
早苗的調查發現,高梨所在的亞馬遜考察隊其他成員此後也陸續死於駭人聽聞的「自殺」事件,而且每個人的死法都正是他們各自昔日最恐懼的事物:一位懼怕大型貓科動物的教授獨自走進動物園虎山,任由老虎將自己撕咬而死,死時毫不掙扎;一位攝影師母親平日過度擔憂孩子安危,卻突然將幼子推落地鐵月台,隨即自己也跳下軌道雙雙慘死……種種離譜情節令早苗愈發不安。而與此同時,新聞報導顯示當初考察隊的領隊——一位人類學教授,在歸國後創立了一個神秘的新興宗教組織,自稱聽到了天使的聲音,成為教團教祖。所有線索似乎都指向那趟亞馬遜之旅出了可怕的問題。亞馬遜雨林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早苗決心追查到底。
故事同時穿插另一條線索:28歲的便利商店打工青年桐生信一。信一遊手好閒、人生毫無目標,沉迷於美少女戀愛遊戲。某天他偶然瀏覽到一個名為「地球的孩子」的心靈交流論壇。一開始信一抱著看笑話的心態潛水圍觀,但漸漸發現論壇裡的會員們彼此真誠交流心靈的煩惱,互相扶持。信一被打動,開始積極參與討論,並報名參加了論壇組織的第一次線下研習營活動。在研習營上,信一結識了幾位長期在線討論的網友:有患潔癖症的少女、有對自身外貌畸形極度恐懼的男子、有害怕別人手指指向自己的中年婦女,而信一自己則有蜘蛛恐懼症(懼怕蜘蛛)。研習營最終日,神祕的論壇站長「庭永老師」現身,工作人員給每位參加者發下一個銀色餐盤,盤中盛著一塊切成方形的半熟肉塊。庭永老師帶領眾人舉行某種「聖餐」儀式——他要求大家一起進食這塊肉,以接受天使的祝福。儀式結束後回到日常生活,信一開始出現奇特的變化:他開始聽見天使振翅飛舞和細語低喃的聲音,性格變得開朗積極,不再害怕蜘蛛,甚至開始有女生主動約他,彷彿人生迎來光明轉機。
隨著情節推進,早苗與一位法醫及寄生蟲學專家聯手,逐步揭開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早苗從解剖死者遺體的法醫那裡得知,遺體的大腦裡竟有不明寄生蟲的痕跡。法醫遂介紹早苗認識寄生蟲權威依田博士。依田研究發現,這是一種前所未見的新種線蟲,他將其命名為「巴西線蟲」。透過一對曾在亞馬遜研究禿猴的學者夫妻留下的資料,他們了解了巴西線蟲的可怕生態循環:這種寄生蟲起初寄生於蝸牛體內,被其他動物吃下後逐級往上,最終目標是寄生至生物鏈頂端掠食者——原本是當地的禿猴大腦。線蟲寄生後會沿宿主神經竄至大腦掌管快樂與恐懼的區域放電刺激,令宿主產生強烈的食慾與性慾,以及將原本的恐懼感,轉變為愉悅快感的症狀。被感染禿猴會變得貪食好色、行為怪異而被族群排斥;牠們失去對天敵的本能恐懼,反而主動接近掠食者並樂於被捕食,使線蟲有機會進入下一個宿主體內。
這種駭人的操控機制正是線蟲為延續物種而進化出的策略。更糟的是,巴西線蟲在亞馬遜意外侵染到了更高智商的宿主——人類。人類腦部複雜的神經結構反而讓線蟲如虎添翼:寄生蟲鑽過聽覺和語言區時,宿主便會出現幻聽「振翅聲」和「呢喃聲」的症狀,誤以為聽見天使低語。真相大白:高梨和考察隊員們的離奇行徑,正是因為感染了這種線蟲!他們體內的“天使”其實是奪舍心靈的寄生蟲
小說後半段情節急轉直下,邁向血腥的高潮。研習營的參與者們陸續遭遇駭人下場:那位懼怕容貌毀傷的男子將臉浸入強酸溶劑中溶解,死前還掙扎著想透過鏡子直視自己融爛的面容;嚴重潔癖的少女走入污濁惡臭的優養化爛湖中沐浴,感染毒素身亡;懼怕尖銳指向的婦女竟以數把尖刀刺穿自己背部而死;而信一則完全沉迷於線蟲帶來的快感,他在家中飼養了無數蜘蛛,讓自己被絲網與蜘蛛包圍時達到癲狂的高潮,甚至生吃自己最鐘愛的一隻蜘蛛來滿足快感。
這些極端變態的自戕行為,正呼應了每人原本的恐懼:他們將畏懼之物當成愉悅之源而自我毀滅。此等場景之噁心駭人,讓許多讀者讀來感到胃寒不適,不少人甚至形容本書是減肥良藥。然而造成這一切的線蟲本身並無邪惡意識,它僅是遵循生物本能求存,正因為天使實為自然本能的化身,其冷漠殘酷更讓人絕望戰慄。
早苗終於查到神祕論壇背後的庭永老師其實就是考察隊領隊的人類學教授。本書高潮段落中,早苗潛入庭永教授的聚會據點與之當面對峙。教授毫不避諱地承認,他自亞馬遜帶回線蟲,認為這是讓人類進化更幸福的契機。他狂熱地宣稱:「人類總在進化與幸福間拉鋸生存,巴西線蟲能賜予人類極致幸福,只要人類能抑制住線蟲引誘的快感,就等於進化。」他自詡將線蟲引入日本是救世之舉。至於高梨等考察隊員的死,是他們沉迷快感而自取滅亡,而他自己和助手森某因成功駕馭線蟲而獲得新生幸福。教授瘋狂的邪教言論令早苗震驚。隨後因早苗行蹤暴露,地球的孩子論壇立刻從網路上銷聲匿跡。
早苗與依田博士決定私下追查庭永的根據地。他們來到先前舉辦研習營的那棟山中設
施,卻發現裡頭空無一人,只留下一桌尚未收拾的腐敗飯菜。最終在建築的大浴池裡,兩人目睹了令他們崩潰的一幕:那些參加研習營的人全都盤坐在浴池裡畸形腫脹成怪物!他們身上長滿巨大的肉瘤,四肢營養被吸乾而萎縮細小,五官亦模糊難辨,已經不成人形。這正是教授口中“進化”的最終形態,即使宿主忍住自殺衝動不被快感支配,身體最終也會被寄生蟲全面改造為適合其繁殖的溫床。
早苗這才明白,當初那對在亞馬遜研究禿猴的學者夫妻目睹猴群被寄生後的可怖畸變,選擇以自焚方式結束生命,正是為了將體內線蟲燒死,阻斷其傳播。意識到線蟲禍害的真正程度後,早苗內心近乎絕望。
在浴池現場,尚有幾人殘存微弱氣息,信一也是其中之一,依田建議給他們安樂死,讓其解脫苦痛,但早苗身為醫生一時無法接受親手殺人。此時奄奄一息的信一開口請求:「殺了我們吧!其他人無法說話,由我代他們發聲,求你殺了我們!」信一至死仍懷念著陪伴他走過生命中最低潮時期的美少女遊戲。在他的懇求下,早苗終於接受了安樂死決定。她與依田逐一結束眾人的痛苦,並縱火焚燒整座研習營建築,以徹底毀滅裡頭的寄生蟲孢子與宿主殘骸,防止災禍擴散。經此慘烈行動,兩人內心備受煎熬與譴責。
事件看似落幕,然而在處理研習營遺體時,依田不慎碰觸到屍體孳生的蟲囊孢子,被噴濺滿身汁液,雖立即清洗仍可能遭感染。果不其然,返家後的依田漸漸露出異樣舉止:他對早苗甜言蜜語、熱情體貼,神態與當初高梨剛從亞馬遜歸來時如出一轍。早苗更在依田浴室垃圾桶發現他暗中服用某種精神藥物——那正是庭永教授先前服用過用以壓制快感的藥物。早苗這才驚覺:依田也不幸被線蟲寄生了!
她陷入巨大的恐懼與兩難:依田是她在此次事件中倚重且欣賞的夥伴,如今卻成了危險的帶原者。最終,早苗決定親自制止依田。她偷偷潛入依田的書房,發現冷凍櫃中收藏著幾管巴西線蟲樣本。依田察覺不對勁,試圖挾持早苗並強迫她喝下摻有線蟲的牛奶。千鈞一髮之際,早苗機智地利用液態氮製作簡易炸彈,在與依田周旋拖延中引爆炸彈。爆炸震懾下,依田撞上書架昏厥,早苗奪門逃出公寓。劇烈爆炸在外牆炸出大洞,引來大批圍觀民眾。隨後一幕令人心寒:依田搖搖晃晃站起身,走到破洞邊緣幾近墜落。
正常人本能會懼高後退,但感染線蟲的依田已喪失恐懼,只感到墜落的快感。他滿臉沉醉地從高樓邊沿墜下,當眾摔死——連死亡本身對他來說都是極樂享受。早苗目睹此景,陷入絕望與悲慟。
事件塵埃落定後,早苗忍痛銷毀了最後留存的線蟲試管樣本。然而她並未選擇隱瞞,而是決定向警方自首坦白一切,以免悲劇重演。尾聲中,在聖誕節臨近的一個夜晚,早苗於安寧病房陪伴一位畏懼死亡的癌末男孩度過最後時光,眼見男孩被病痛折磨,早苗偷偷讓他感染了線蟲,而男孩在離世之際微笑著告訴早苗,他看見許多天使圍繞在他身邊飛舞歌唱,毫無痛苦和恐懼,沉浸在極度幸福中安然離世。
天使的呢喃最吸引我的,是將科學結合到故事之中,貴志祐介本人曾表示他創作時注重資料考據與科學邏輯,以保障故事的可信度。因此本書雖為恐怖小說,卻大量引用寄生生物學、神經科學知識,剖析每個詭異現象背後的原理,堪稱一部「科普推理小說」。這種處理讓恐怖不再停留於迷信怪力亂神,而上升到對科學倫理的拷問:當理性無法戰勝人性中的慾望時,這種恐怖比鬼可怕的多。工具無分善惡,正如同海洛英可以是讓人類從痛苦中解脫的強力麻醉鎮痛劑,但也可以是讓人沉溺在毒癮,為之發瘋的禁藥。
而人類在面對倫理與生命本質間不得不做的掙扎:為了更大的善,是否可以逾越道德紅線?如果他人活得很痛苦一心求死(如信一),而你有能力結束他的生命,會選擇怎麼做?
我一直認為,所謂惡善也是善,例如軍隊為保護人民而殺害入侵者,菩薩亦有修羅相,
否則警察誰要當,因此我始終是安樂死支持者。
最後講一下小說中的巴西線蟲當然是不存在的,可是確實有種名為「雙盤吸蟲
的寄生蟲會寄生在鳥身上,然後由鳥屎排出蟲卵,當當蝸牛吃掉鳥屎,就會寄宿在蝸牛的觸角之中並長大,然後控制蝸牛的行動,還會把蝸牛觸角改成類似毛毛蟲的模樣,而本應該躲避天敵鳥類的蝸牛,會一反以往躲避光線的習性,反而會爬到高處吸引鳥類的注意,吸引鳥類將它吃掉,小說中巴西線蟲的終極宿主是禿猴,真實線蟲的終極宿主是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