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情懷的校園民歌:民謠風1

鄉土情懷的校園民歌:民謠風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626]


記得我家裡是同時出現民謠風第一集和第二集的卡帶,在那之前已經聽過金韻獎專輯了,深深覺得兩種民歌,怎麼差別那麼大?


金韻獎清新、學院,可是民謠風帶點鄉土味,錄音的品質也有差別,民謠風聽起來有點舊舊的感覺。總之當時還是比較喜歡金韻獎。


但聽著聽著,也聽入心了,每首歌都能哼。比較喜歡的像是<大海邊>、<別了彩雲>、<小雨滴>,當然還有齊豫演唱的<鄉間的小路>。


我後來發現,齊豫竟然是跨足金韻獎和民謠風的奇人呢!她在民謠風的這首歌,已經聽出她聲音的清亮,但是畢竟還沒經過太多雕飾,還不到驚艷。到後來她在新格唱片的表現,簡直是一飛沖天,完全不一樣了!


這張專輯也有葉佳修出道的成名曲<流浪者的獨白>和<鄉居記趣>。雖然此專輯在知名度和傳唱度不如金韻獎,但仍具它時代的意義。


有趣的是,專輯收錄的歌曲,很多都是寫大自然景物或是生活環境。雨、草、海、花、雲、霧、鄉,現在來看,覺得有點空虛不著邊際,光個雨也能寫歌?有貓有狗也能入詞?但那就是時代的單純,叫我們現在寫,還未必寫得出這樣樸實又無邪的歌。


民謠風第一集曾經以原貌復刻,但是市面上已經絕版了。能找到的就是這樣摻雜其他歌曲的什錦版。但至少曲目上,仍保持原版的順序及完整,可以只聽前面11首就卡掉,不然整個情緒就亂了。當想要懷想一下年少時代的記憶,播放出來,還是涓滴回味。


raw-image


*我的收藏*:民謠風校園民歌 vol.1,海山,2003年



(2025.3.22 Sat.)

avatar-img
音韻迴旋梯
0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音韻迴旋梯 的其他內容
[627] 說起譚健常和小軒,我的老樂友(如果有)都知道,他們在我心目中簡直是音樂殿堂之大神。他們合作的歌曲,沒有一首不好聽,他們帶的歌手:黃鶯鶯、陳淑樺、鄧妙華、費翔、郭小綺、芊苓...沒有一個我不愛!我常想,如果能夠有誰整理出譚健常和小軒的所有作品,成一套書,成一套典藏音樂集,我鐵定向
[625] 民歌五十年了。 民歌二十的時候,我資訊不足,沒有跟上。民歌三十的時候,已經有了網路,我以一個熱愛音樂的網路小民,開始大量書寫,我在Gigigaga電子報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寫在中山堂欣賞民歌三十前哨演唱會的感想。這時期,拓展觸角到各個音樂網站,結交音樂同好。建立了第一個民歌手的奇摩
[626]   有時把唱片架上的專輯拿出來聽,雖然很久前買的,但卻是當新的在聽。這張剛左48k的專輯即是其中之一。 這樣的音樂,可能不需要太注意歌詞寫什麼。而著重在它的器樂及旋律。好可憐,作詞者忽然被遺棄了。不過,如果光只有曲,沒有人填詞,又如何成歌呢? 雖然是2007年的專輯,但可以聽到有
[627] 說起譚健常和小軒,我的老樂友(如果有)都知道,他們在我心目中簡直是音樂殿堂之大神。他們合作的歌曲,沒有一首不好聽,他們帶的歌手:黃鶯鶯、陳淑樺、鄧妙華、費翔、郭小綺、芊苓...沒有一個我不愛!我常想,如果能夠有誰整理出譚健常和小軒的所有作品,成一套書,成一套典藏音樂集,我鐵定向
[625] 民歌五十年了。 民歌二十的時候,我資訊不足,沒有跟上。民歌三十的時候,已經有了網路,我以一個熱愛音樂的網路小民,開始大量書寫,我在Gigigaga電子報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寫在中山堂欣賞民歌三十前哨演唱會的感想。這時期,拓展觸角到各個音樂網站,結交音樂同好。建立了第一個民歌手的奇摩
[626]   有時把唱片架上的專輯拿出來聽,雖然很久前買的,但卻是當新的在聽。這張剛左48k的專輯即是其中之一。 這樣的音樂,可能不需要太注意歌詞寫什麼。而著重在它的器樂及旋律。好可憐,作詞者忽然被遺棄了。不過,如果光只有曲,沒有人填詞,又如何成歌呢? 雖然是2007年的專輯,但可以聽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