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房屋委員會(HA)和建築事務監督(BD)近年率先採用無人機樓宇檢測和無人機檢測服務,用於新建築和老化樓宇的外牆檢查。結合無人機(UAV)和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為建築物檢測帶來了全新可能性,這不僅提升了效率,還降低了高空作業的風險,成為建築維護領域的一大突破。

研究及發展高級專業主任王呂強(左)及樓宇總結構工程師周昕(右)。(黃浩謙攝)
檢測技術與方式
無人機外牆檢測利用配備高解析度相機和GPS定位的無人機,沿預設航線拍攝建築外牆影像。這些航拍數據隨後由AI分析,自動檢測裂縫、剝落、漏水痕跡等問題。檢測過程通常在晴朗、無風天氣下進行,以確保影像清晰和飛行穩定。部分先進無人機更搭載熱成像或LiDAR技術,能精準探測隱藏缺陷。
房屋委員曾在油宏苑油俊閣和錦蕙苑等地試行這項技術。檢測時,無人機會從地面起飛,沿建築外觀逐層掃描,無需搭建腳手架,過程快速且安全。AI分析後,監督員只需核對結果,承包商即可針對問題進行修繕。
航拍檢測數據與優勢
根據建築事務監督2024年的報告,8架無人機 M30(每架成本約40,000港元)檢查了157棟老化建築,平均每棟樓的檢測時間僅需數天。相比傳統方法則需數月,涉及腳手架搭建、招標及大量文書工作。以一棟20層高的建築為例,無人機能在2天內完成外牆掃描,而傳統方式可能耗時2個月。
數據顯示,無人機檢測的準確率高達95%,能識別肉眼難辨的細微裂縫。與傳統人工檢查相比,無人機節省約60%的成本,並減少了高空作業的安全隱患,特別適合難以到達的區域。

法規與守則
在香港,無人機檢測服務受民航處(CAD)嚴格監管。重量超過250克的無人機需註冊,操作員必須遵守飛行規則,例如保持與人群或建築50米距離,並避免在機場等禁飛區操作。商業用途或重量超7公斤的無人機則需事先申請許可。
建築事務監督亦推出培訓計劃,確保操作員熟悉安全守則和技術操作。這些規範保障了無人機使用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同時促進其在建築行業的普及。無人機與AI的結合為建築物檢測帶來顯著優勢,包括高效、精準和安全。以航拍數據為基礎,這項技術大幅縮短檢查時間,降低成本,並提升檢測質量。然而,天氣限制、操作員培訓及數據隱私問題仍是挑戰。展望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和法規完善,無人機樓宇檢測將在香港建築維護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Ref: 房屋署引入無人機與AI革新建築物檢測
延新閱讀:香港無人機樓宇檢測應用與優勢
進一步了解如何利用無人機檢測技術提升大廈維護效率?歡迎造訪 我們的 無人機檢測方案 ,讓專業團隊為您保駕護航

WindWalker Production 專業航拍服務公司
Windwalker提供專業無人機外牆勘察工程解決方案。航拍攝影師均持有民航處認可《乙類進階無人機證書》及第三者保險,符合《小型無人機令》規管要求。許可航拍攝影、無人機拍攝建築物外觀、航拍勘查、工程測量、航拍鳥瞰圖等。
WindWalker
https://windwalkerhk.com/construction-aerial-photograph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indwalker.s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