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處表示已就申訴專員公署發表政府對建造業職業安全及健康監管的主動調查報告的建議展開跟進工作。擬於今年下半年開始試用小型無人機協助執法,目標直指提升建造業職業安全與健康監管效率。這一舉措不僅標誌著本地執法模式的科技化轉型,更為建築行業注入創新動力。據悉,此計劃回應了申訴專員公署近期報告中對勞工處職安健工作的肯定與建議,被視為建造業安全管理的新里程碑。
無人機執法:效率與安全的雙重突破
勞工處透露,試用項目將部署小型無人機巡查建築工地搜証,重點監察高空作業安全,如工人是否正確佩戴安全裝備,以及腳手架和結構的穩定性。相較傳統人工檢查需耗費大量時間與人力,無人機憑藉其機動性與高解析度攝影技術,能在數分鐘內完成高層工地的全面掃描,迅速識別潛在風險,例如高空墜物隱患。
「這是執法方式的革命性改變,」一位勞工處發言人表示,「無人機不僅能深入傳統方法難以覆蓋的偏遠或複雜地形,還能提供實時影像作為執法證據,確保違規行為無處遁形。」此外,勞工處正探索整合語音轉文字技術,進一步提升前線人員的蒐證效率與準確性。

除上述措施外,勞工處還會積極研究和跟進公署其他建議,並加強與發展局和屋宇署的合作。透過巡查執法、宣傳推廣、教育培訓,再配合科技應用,積極推動建造業職安健文化,提高工人職安健意識。
從執法延伸至建築檢測
無人機的應用潛力遠不止於執法。在建築物檢測領域,這項技術正逐步取代傳統高風險作業。以往,外牆或屋頂檢查需依賴腳手架或吊船,成本高昂且耗時長。如今,搭載4K攝影機與熱成像技術的無人機,可快速掃描建築結構,檢測裂縫、滲水等問題,且無需工人高空作業,安全性大幅提升。
據業界人士透露,一架專業無人機能在數小時內完成20層樓的檢測任務,並生成詳細報告,效率遠超傳統數週的工期。今年初,香港一間物業管理公司利用無人機發現了一處隱藏裂縫,及時修補避免了潛在損失,成為技術應用的成功範例。
機遇與挑戰並存
勞工處的無人機計劃為建造業開闢了新機遇。專家預計,無人機未來將廣泛應用於施工進度監控、地形測量及建築資訊模型(BIM)數據整合。然而,挑戰亦不容忽視。專業操作員的培訓成為首要議題,除飛行技術外,還需掌握建築安全標準與數據分析能力。此外,在人口密集的市區使用無人機,隱私保障與飛行安全問題亟待明確規範。
「參考國際經驗,如歐盟的無人機註冊與防撞要求,或能為香港提供借鑑,」一位無人機專家建議。
未來展望:建造業智能化起點
隨著技術成熟與成本下降,無人機有望成為建造業標配工具。從執法到日常檢測,再到中小型工地的定期巡查,這項技術正推動行業走向智能化、安全化。勞工處的試用計劃被視為起點,預計將帶動更多企業與服務提供者投身這一領域。
「這不僅是執法的升級,更是對工人與公眾安全的承諾,」勞工處發言人總結道。業界人士則呼籲成立無人機應用聯盟,促進經驗分享與標準制定,加速技術落地。
隨著下半年試用展開,無人機如何重塑建造業安全格局,值得密切關注。
延新閱讀:香港無人機樓宇檢測應用與優勢
進一步了解如何利用無人機檢測技術提升大廈維護效率?歡迎造訪 我們的 無人機檢測方案 ,讓專業團隊為您保駕護航

WindWalker Production 專業航拍服務公司
提供專業航拍服務及無人機航拍解決方案。航拍攝影師均持有民航處認可《乙類進階無人機證書》及第三者保險,符合《小型無人機令》規管要求。許可航拍攝影、無人機拍攝建築物外觀、航拍勘查、工程測量、航拍鳥瞰圖等。
WindWalker
https://windwalkerhk.com/construction-aerial-photography/
https://www.facebook.com/windwalker.s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