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只是裝飾品,這些上面的大人物是不會懂的。」
- 組裝複雜度:D
-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
- 型號:MSN-02
- 類型:新人類專用太空MS原型機
- 用途:新人類用感應兵器測試
- 全高:17.3米
- 重量:151.2噸(空重)、231.9(全重)
- 塗裝:藍、灰
- 所屬勢力:吉翁公國軍
- 駕駛員:夏亞·阿茲納普爾
- 模型類別:HGUC
- 模型編號:022
- 年份:2001
- 板件數量:7+連接繩+PC件+單張貼紙
- 零件加貼紙總數:148(含PC廢件13)
- 貼紙:1張
故事背景
吉翁克是由吉翁公國於一年戰爭期間,在阿·巴瓦·空宇宙要塞開發的機體,專為新人類駕駛員設計。其初始型號為「MS-16X」,並基於多種實驗機的數據進行研發。吉翁克與其前輩機體一樣,搭載了精神感應系統,使新人類駕駛員能夠有效操控其導線式遠端控制的雙臂,實現全方位攻擊。每隻手臂的五根手指均內建一門Mega粒子炮。此外,機體本體還配備了三門Mega粒子炮,分別位於腰部兩側與頭部。吉翁克若完成度達100%,其全高預計將達35公尺,遠超當時大部分的MS。有資料指出,其龐大機體是因精神感應系統的小型化技術尚未成熟,亦有說法認為,是為了搭載足夠強大的發電機以供應十三門Mega粒子炮所需的能量。此外,十字先鋒的駕駛員烏蒙·薩蒙曾聲稱,吉翁克體型巨大的原因是因為吉翁的工程師誤將B鋼彈視為大型的RX-78-2鋼彈。最終,由於開發時程緊迫,吉翁克僅完成了80%,因此缺少雙腿,並且上臂部分裸露。然而,雖然雙腿有助於AMBAC(自動姿勢調整)系統的運作,缺少雙腿並未影響其100%的戰鬥能力,因為機體腿部預定安裝的位置已替換為兩具強力火箭噴射器。雖然吉翁克是為新人類設計,但普通駕駛員也能操作。在這種情況下,機體將由位於軀幹的主駕駛艙內的駕駛員與頭部駕駛艙內的砲手共同操控,兩者透過橫向通道相連。相較之下,單名新人類駕駛員即可在其中任一駕駛艙內獨立操控吉翁克,但由於本機仍為試作機,啟動與初始化作業只能在軀幹駕駛艙內進行。為了確保機密數據及駕駛員的安全,特別是在駕駛員為新人類的情況下,吉翁克的頭部同時也兼具逃生艙功能,必要時可脫離主體進行緊急撤離。
作為最終決戰兵器開發的吉翁克,為了提升士氣,直接沿用了「吉翁公國」的名稱。阿·巴瓦·空戰役期間,基西莉亞·薩比建議夏亞·阿茲納普爾搭乘仍未完成的吉翁克出擊,因為他的MS-14S 傑爾古格指揮官型已經受損,而要塞內的其他傑爾古格也已經全數出擊。在基西莉亞的命令下,吉翁克與第34MS小隊一同出擊,在S區對抗地球聯邦軍艦隊。
吉翁克在戰鬥中擊沉了數艘薩拉米斯級巡洋艦,隨後與阿姆羅·雷駕駛的RX-78-2 鋼彈展開激戰。經過一番纏鬥,鋼彈成功摧毀了吉翁克的雙臂,而吉翁克則擊毀了鋼彈的左臂。在失去主要武裝後,夏亞駕駛吉翁克降落至要塞內,試圖利用腰部的米加粒子炮伏擊鋼彈。然而,鋼彈成功閃避攻擊並摧毀了吉翁克的軀幹,夏亞則及時脫出,乘坐吉翁克的頭部逃離。隨後,吉翁克的頭部發射米加粒子炮擊毀了鋼彈的頭部。
吉翁克的軀幹被摧毀後,其識別信號也隨之消失,導致基西莉亞誤以為夏亞已戰死。阿姆羅則駕駛無頭的鋼彈追擊吉翁克的頭部進入阿·巴瓦·空,並在途中啟動自動駕駛後離艙撤離。最終,嚴重受損的鋼彈與吉翁克的頭部互相發射最後一擊,雙雙被摧毀。然而,夏亞在爆炸前透過吉翁克頭部後方的緊急艙口成功脫身。
武裝介紹
- 有線五連裝Mega粒子炮
吉翁克的前臂實際上是有線的「浮游炮」武裝,每根手指都內建一門強力的Mega粒子炮。每個手指關節內都設有聚焦/偏折裝置,使其能夠獨立瞄準不同目標。此外,這些前臂同時也被設計為標準操控器,因此在出擊前,Mega粒子炮會被防塵板覆蓋。然而,即使防塵板未拆除,Mega粒子炮仍可正常發射(但防塵板會瞬間被高熱蒸發)。由於吉翁克機體龐大,無法使用大多數現有的MS武裝。連接前臂與機體的導線長達數公里,據說若導線被切斷,可利用備用線路重新連接,但具體方法不明。 - 腰部Mega粒子炮
吉翁克的軀幹內建了一對連動式Mega粒子炮。其炮口具備一定程度的可動性,使其能夠用於對地與對空攻擊。 - 頭部Mega粒子炮
吉翁克的頭部內建一門Mega粒子炮,炮口位於嘴部,即便頭部單獨脫離機體仍可發射,使駕駛員在撤退時依然保有攻擊能力。
特殊系統
- 精神感應系統(Psycommu System)
在一年戰爭期間,弗拉納岡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新類型人能夠釋放強大的思維波——與普通腦波類似,但並非電流訊號,而是名為「精神波」的特殊能量。弗拉納岡機構基於這項發現,開發出「精神感應(Psycommu,Psycho-Communicator)系統」,此系統可接收精神波並將其轉換為電腦指令,使新類型人駕駛員能夠透過意念操作遠端武器,甚至駕馭龐大的MA(大型機動兵器)。 - 可分離式頭部
吉翁克的頭部為獨立的駕駛艙模組,內含吉翁克的主攝影機、米加粒子炮以及姿勢控制推進器,可作為小型戰鬥航行器運作。通常情況下,頭部的能源由機體提供,但在分離後,則依賴內建的高容量電容與能量CAP系統供電。分離狀態下,因為內部推進劑有限,無法長時間作戰,最多僅能維持不到10分鐘。當重新對接至機體後,可補充推進劑並為米加粒子炮充能。頭部後方設有駕駛艙艙口,以便駕駛員進出。
模型介紹
吉翁克也是屬於早期的極簡性模型之一,在整體的零件數量上並不多,且許多都是推進器噴口之類的簡易性零件,因此整體的可動度與結構都屬於非常簡單的水準,但受限於原始的機體設定緣故,所以本身的模型尺寸偏大,如果放在初鋼或聯邦系機體的旁邊仍然是一個篇大且具壓迫感的水準。
而整體的武裝也相對單調,捨棄了所有的手持武器,全部使用Mega粒子砲的設定之下,整體擺設的武裝也僅剩下手上的五指Mega粒子炮了,算是早期中規中矩的機體,在那個時代下沒有特別的突出或突破點,如果對新吉翁刻有愛的人基本上可以直上RG,HG的新吉翁克沒有特別值得期待的地方。
簡單的正面照,吉翁克本身有附上超級簡易的支架,但僅足夠把身體撐起來而已。
五指張開照,也是劇情裡屠殺聯邦軍機體的姿勢。
板件開箱
A板件-21個零件
B板件-26個零件
C1板件-18個零件
`,C2板件-10個零件
D板件-17個零件,共2片
E板件-1個零件
連結纜繩-1個零件
PC件-37個零件,13個廢件
貼紙-1張
其他相關機體
[模型開箱]-HGUC 021 初版RX-78-2「鋼彈」
如果還想看其他HGUC系列模型
如果想看其他HG模型的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