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跟多年未見的大學室友餐敘,聊到退休後的生活。室友問我,退休之前可曾想過退休後最想做的事是甚麼?現在有實現了嗎?我想了半天,真的不知如何回答。提早退休本來就是我的人生規劃,倒不是有甚麼很想做的事,而是覺得不需要工作到那麼老,離開學校後就日以繼夜地工作了三十幾年也夠了,只想好好休息,過一過自由自在、不要花腦筋的懶散日子……。回顧退休這一年多以來,到底每天都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還真的想不起來耶~
我跟室友說,其實並沒有甚麼非做不可的事,但一下子空出這麽多時間,却怎麼覺得也不太有空閒做做柴米油鹽以外的事,真不知道時間用到哪兒去了!可能是以前有上班的時候,總是一個小時要做很多事,常常一天當二天用,現在則是一件事花很多小時做,一天常做不了三件事!應該就是甚麼步調都變慢了,沒有甚麼事是急著要辦的,生活慢了下來,人生的風景自然就不一樣了!
最有感的就是不再用鬧鐘了,睡覺睡到自然醒,然後悠哉悠哉的花個一小時邊吃早餐邊看報紙(哈哈,現在會看報紙的人真的不多了!),再用手機app唸半小時英文,懶洋洋地靠在客廳窗台曬一會兒太陽、聽一點兒音樂,這樣就到中午了!若不是老公是個早起的鳥兒,早早去市場買了菜回來,把午餐的飯菜都備好了,可能我連午餐都可以省了!
下午的時間,多半看點閒書、跟老公出門走路、搭捷運到處趴趴走、找地方喝咖啡、吃美食或泡湯,有時上健身房運動,這樣就可以耗掉一下午,甚至到晚上了!晚餐後的時間,除了有需要用電腦寫作或讀資料外,大部分是當sofa potato ,邊「聽」電視邊看書或滑手機,有好看的劇,也會追Netflix到深夜,一不小心就睡倒在沙發上到天明……。平時三不五時跟以前的同事、朋友聚餐、聊聊八卦,不同的「飯糰」交錯約聚,每月回南部老家探親小住,偶而參加學術會議及專業社團的活動,這樣就把時間都塞滿了!這還不包括每三、四個月一次的出國旅行或國內遠程旅遊,怎麼有空無聊呢?
退休前幾個月,自己的確有列了一份退休後的計畫清單,現在檢視這份清單,有按計畫做的真的不到幾件,其中第一件付諸實行的「學習烏克麗麗」計畫,在買了烏克麗麗、興緻勃勃地報名了一對一家教課程,學了二個月後就決定放棄這個音樂人生的浪漫夢想。因為每週要練習新的曲目,已經不再靈活的手指及花時間重新熟悉五線譜和弦,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大學時參加吉他社那般的輕鬆自在了,不過就是想滿足年輕時沒能好好學習樂器的渴望,却是讓這個渴望變成了小學生交作業般的壓力!這可不是我想要的悠哉生活啊~
放棄了音樂夢,原本想要去大學推廣部選修藝術課程、學畫畫的念頭也打消了,我已經意識到,這種固定學習、有作業的課程,除非自己有充分的興趣及熱情,否則只有讓自己的退休生活再度轉回上班模式,不能再隨興地想做甚麼就做甚麼了! 既然決定脫離緊張的上班節奏,就應該讓自己徹底放鬆,不要有那麽多「計畫」(我是個計畫控)才對。
許多朋友警告我,還是要經常動動腦子、不能太過懶散,以免失智提早來報到。於是,現在我找到一個可以讓我持續動動腦、又不致於太有壓力的工作~寫作,在部落格寫作!這不是每天例行的工作,有想寫的素材就寫、想寫多少就寫多少,想說什麼就說,不需要流量,不會有退稿,只有自由的文字分享與心情抒發,果真紓壓又動腦!之後又接受邀請,在大學兼了一門課,每週一次的授課,跟年輕學生交流,不多不少的負擔,算是保持一些我專業領域的能力。
雖然這樣一來,似乎又打亂了我想要懶散的退休生活,但誰說「慢活」只能有固定的模式呢?能夠自主地安排生活、隨興地尋找生活樂趣,不受上下班時間的擺佈,就是退休最令人快樂的事了!我依然很享受現在這種慢活的節奏,每天日上三竿從一杯拿鐵開始,到夜深人靜敲鍵盤的獨享時刻,都是以往不曾有過的自在與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