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主要政策對台灣股市影響的看法
2025年川普政府重返白宮後,推行一系列「美國優先」政策,對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帶來影響。由於美國為台灣最大貿易夥伴之一,川普政府的經濟、貿易、科技與地緣政治政策,對台灣股市具有深遠影響。以個人散戶看法分析這些政策對台灣股市的影響,並探討對台灣當前不同產業有利與不利的影響。
一、川普政策對台灣股市的總體影響
1. 貿易政策與台灣出口產業
川普政府對中國、墨西哥、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提高關稅,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重新調整。台灣作為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重要環節,可能受惠於轉單效應,尤其是半導體產業。但若中美貿易戰升級,全球經濟成長減緩,肯定會對台灣出口造成壓力。
2. 科技戰與供應鏈重組
川普政府強調「美國科技自主」,可能進一步限制中國科技企業取得美國先進技術,導致中國企業轉向台灣、韓國或歐洲尋求合作。例如,半導體供應鏈可能加速移轉至台灣,使台積電(TSMC)、聯發科等公司受益。然而,美方可能要求台灣企業在供應鏈中做出選邊站的決策,這可能導致中國市場需求下滑,使台灣大部分企業的業績受到衝擊。
3. 美元強勢與台幣匯率影響
川普政府若推行寬鬆財政政策,可能導致美元走強,使台幣貶值,這將有利於台灣出口產業,特別是電子、機械、傳產等出口導向企業;但因為關稅課徵的問題已經勢在必行,又大大的使對美進口的利多大打折扣。而且一但進口成本上升,則可能對內需產業與通膨帶來壓力;整體而言,對國的經濟成長是一大打擊。
4. 地緣政治風險提升
川普政府對中國立場強硬,可能加劇台海局勢緊張,影響市場信心,導致短期資本市場波動加大,外資可能因避險情緒減少在台投資。
二、對不同產業的影響分析
1. 有利產業
• 半導體產業:美國強化對中國的科技封鎖,可能促使美方更多依賴台灣供應鏈,使台積電(2330)、聯電(2303)等企業受益。
• 電子設備製造業:若中國企業被限制購買美國科技產品,可能增加對台灣ODM、OEM代工的需求,如鴻海(2317)、廣達(2382)等公司可能受益。
• 國防工業:美國可能對台軍售擴大,軍工類股如漢翔(2634)、雷虎(8033)等可能受惠。
2. 不利產業
• 面板與手機產業:中國為台灣面板與手機零組件的主要市場,若中國科技業受美國制裁,將影響台灣相關供應商,如群創(3481)、友達(2409)等。
• 觀光與航空業:川普政府可能對中國旅遊限制加劇,影響亞洲區旅遊市場,進而影響台灣觀光與航空股,如華航(2610)、長榮航(2618)等。
• 鋼鐵與石化業:若川普政府對進口鋼鐵、石化產品加徵關稅,可能間接影響台灣中鋼(2002)、台塑(1301)等企業的外銷市場。
其他產業:如工具機及消費性電子產業等,美國為重要的出口市場,成本提高會導致消費端的需要降低..,最終使得產業成長的動能減少。
三、結論與建議
川普政府的政策對台灣股市影響深遠,特別是科技、貿易與匯率方面。半導體與電子產業可能因美國對中國的封鎖而受益,但部分傳產與內需產業可能受到衝擊。投資人應關注美中關係發展,以及美國政府對台政策的變化,並適度調整投資組合,以降低風險並把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