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大新聞大概就是「32%關稅」這件事。
這邊只分享接下來自己預計採用的策略:
- 每月定期定額維持不變。
- 去年11月開始的質押,維持率從年初的200%,到現在只剩下190%,預估明天最慘會直接掉到173%,已經準備好額外的抵押品,若維持率掉到160%以下,就再抵押進去拉高維持率,若追加的抵押品將維持率拉到400%後,還可以再次跌到低於160%,那就只能乖乖還錢了。
- 額外準備一筆非緊急備用金的閒錢,用途是逢低加碼,但不一定會派上用場。
簡單說,就是只用「閒錢」做「長期」投資,因為是閒錢,萬一真的熊市兩年,也不至於影響正常生活。
台股歷年來的熊市時間,最長的是2000年網路泡沫化的19.5個月,其次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17.3個月,其它如證交稅、台海危機、SARS、金融海嘯、Covid-19、...,都維持約6個月左右。過去經驗不代表未來必然,但已做好熊市24個月的打算,至少真遇到了不至於手足無措。
若真的會睡不好,建議依照自身狀況,調整投資內容和方式,如減少投資金額增加現金部位、減少槓桿降低風險、將高風險標的轉為低風險標的、...,少賺總比賠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