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etic Vs Semiconductor,共同點就是,化學系、化工系大軍的肝啊!
別以為這兩個產業天差地遠,背後可都是化學!不過,細節就有所不同了。

化學基礎原理不分產業
從理論來看,美妝保養品和半導體製程的化學,都是以相同的基礎原理在運作,像是元素週期表、分子結構、化學鍵結、各種反應機制等等。這些基本功課,在大學化學系的課本裡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你以後去哪一個產業而改變。
但到了真正工作的時候,事情就會開始不一樣了。
-->如果做美妝保養品的研發,感覺就像在料理教室裡當廚師。你必須細膩、精準地挑選成分,注意成分間的相容性,確保做出來的東西溫和、安全,而且要有效果,最終目的是給使用者帶來舒適、安心又好用的體驗。
-->如果去半導體產業,比較像是到了精密機械廠。你需要處理的是超高純度的材料,因為半導體製程的純度必須高到誇張(ppm甚至ppb等級),任何一咪咪雜質,都可能讓製程崩潰,產品完全報銷。這跟美妝產業完全不同。
化學系裡面到底有沒有分組,例如美妝組、半導體組呢?
當然沒有啦!
大部分化學系都是按照專業課程分類的,比如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高分子化學、材料化學等等。比較常投入美妝產業的人,通常對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界面化學等比較熟悉,像是乳霜怎麼乳化、皮膚怎麼吸收,這些都有很多學問。
而投入半導體產業的同學,則可能在無機化學、物理化學或材料化學方面更有心得,譬如晶體結構怎麼製作、薄膜如何沉積、純度怎麼提升,這些都是另一種專業細節。
所以,所以,Dani可以從美妝產業跳半導體製程,或者從半導體跳美妝嗎?
真想這麼座其實也可以,只是狂嗑幾百斤產業相關知識......
化學系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專業訓練很有彈性,有紮實的基礎理論支撐。只要願意花點時間補充一些專業知識,跨領域轉換並不是不可能的事。
比如說,從美妝跨半導體,可能就要補一下材料純化技術、高純度分析方法等相關知識;如果反過來從半導體跨美妝,則要多了解皮膚生理、成分安全性、生物相容性等等。
簡單說就是,你的化學系學位是一張很好用的入場券(我化學我驕傲),醫藥開發背後也有龐大的化學大軍,但進場之後想待在哪一區,還是要再認真學一點新的東西才行!
化學系畢業生當然能跨領域,但「化學」這個詞可不保證你立刻變成專家,不管去哪個產業,最後靠的還是自己的努力(還有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