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保養品成分表,動不動就來個玻尿酸、胜肽、維他命C全包式豪華陣容,看起來個個是猛將。但你真的需要全部?還是你根本不知道它們在打什麼仗?
本文我用最簡單直白的方式帶你一次搞懂:玻尿酸、胜肽、維他命C,本尊是誰、誰管哪一區、誰跟誰合得來,誰一碰就打架。

玻尿酸:保濕界大佬
玻尿酸(Hyaluronic Acid)早就是保養品界的標配了。它厲害的地方在於超強吸水力,能幫肌膚抓住水分,減少經皮水分流失(TEWL)。
不過,不同分子量,效果大不同。
- 高分子玻尿酸:停留在肌膚表面,形成水感保護膜。
- 低分子玻尿酸:可以滲透到角質層,提升深層保濕力。
你只看「加了玻尿酸」四個字是沒有用的,得看產品設計用的是哪一種。如果只加高分子型,吸完水卻沒有鎖水機制,反而可能讓水分加速蒸發。
適合玻尿酸的人:
- 乾燥肌
- 肌膚脆弱、屏障輕微受損者
- 想要「水亮感」的人
胜肽:肌膚的溝通師
講到胜肽(Peptides),它的厲害在於傳遞訊息。
胜肽就是一種訊息小分子,能告訴肌膚細胞"這裡需要修復一下"、"膠原蛋白,快出來工作"這些重要訊息。
胜肽種類很多,有:
- 信號肽(Signal Peptides):刺激膠原蛋白產生。
- 神經肽(Neuropeptides):幫助放鬆肌膚紋路,類肉毒桿菌效應。
- 載體肽(Carrier Peptides):幫助其他有效成分傳遞。
但你一定沒想到,胜肽超級嬌嫩。配方不穩、保存不當、跟錯成分混在一起,胜肽就直接陣亡,擦了也是白擦。
適合胜肽的人:
- 想要預防老化、拉緊肌膚的人
- 有初期細紋、膚況變鬆的人
維他命C:抗氧化天王
維他命C(Vitamin C,特別是L-Ascorbic Acid活性型)是真正的抗氧化高手。它能中和自由基、促進膠原蛋白合成,還能讓膚色提亮,看起來氣色更好。
但是C家族有個致命缺點:超級不穩定。
怕光、怕熱、怕空氣,沒有良好包覆技術或改良型C(像MAP、SAP),開瓶後沒幾個月就變色報廢。
濃度也是門學問:
- 5-10% 適合入門,提亮膚色。
- 10-20% 屬於中高階段,能美白、改善細紋,但刺激性增加。
- 20%以上?小心紅癢脫皮警報!(除非有經過特殊技術包覆,比較貴)
適合維他命C的人:
- 膚色暗沉、想提亮的人
- 想淡化斑點、初期老化者
成分搭配小戰場
那這三個成分可以混著用嗎?答案是要看怎麼配。
配搭組合和結果大致如下:
玻尿酸 + 胜肽 = 好的組合,保濕+修護加乘。
維他命C + 胜肽 = 小心,某些胜肽怕低pH,可能失效,要看配方設計。
維他命C + 玻尿酸 = 安全且常見的搭配,補水+抗氧化雙效。
拜託不要自己在家買幾瓶原液來亂疊,專業配方師不是閒著沒事才這樣細分配方的。
選成分,不是比誰名字長,而是比誰懂需求
一瓶產品成分再多,也不代表它對你有效。真正會保養的人,懂得根據自己的膚質狀態、年齡、需求,挑對主成分。重點是選對適合自己的戰友,一起打贏時間這場仗。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進階的成分(例如神經醯胺、積雪草苷、穩定型C)怎麼選?
下一篇成分戰場進階篇,Dani將為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