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清明-兒童連假別人放假,反而退休的我不放假且超認真地讀海產"鎖管"
自己給自己上課, 繳交一份解剖圖作業如上
前幾天從市場買了鎖管回家,擺好加把尺拍背面,有人好像也會稱之爲透抽或中卷

腹面也拍一下
上網想找看看台灣有沒有學術研究或教學單位的網路資料中有較正式的物種名稱及相關資料,結果只找到農業部的農業E報中的資料節錄如下:
鎖管又稱小卷、小管、透抽、中卷,其實都是鎖管類的物種,會因為體型大小關係,而有不同名稱
牠們呈現瘦長的圓錐形,所以又稱管魷
體型嬌小(15公分內)的慣稱小卷、小管,菱形的鰭不會超過身體的一半
體型較大(15公分以上)的就是中卷、透抽,菱形的鰭會延伸至身長的一半,體內有半透明的基丁質鞘,可在料理前取出
以上資料轉貼自農業E報>農產知識>你能分辨出鎖管、軟絲、魷魚和烏賊嗎? 點選即可進入
裏頭還有鎖管、軟絲、魷魚及烏賊的比較圖及相關簡要說明

後來在高中教生物的楊玉鳳老師幫忙找到一本漁業署的網路電子書
臺灣常見經濟性水產動植物圖鑑-鎖管科 點選即可進入
裏頭有四種鎖管科的物種在市場上會稱為透抽,包括中國槍魷、杜氏槍魷、劍尖槍魷及詩博加槍魷
而牠們的中文俗名都可能是鎖管、小管、小卷、透抽或中卷
分類的部分暫時先不看, 這回就專看我手邊的這種槍魷
至於牠是哪一種槍魷呢? 對了一下書本, 覺得比較像中國槍魷(但不確定喔!)
具有八隻腕+兩隻觸腕, 上圖中下的小圖裡有數數兒
備註:
剛好女兒的同學旺霖在中興大學念碩士班時專門研究頭足綱
他補充說明:
物種應該是中國槍魷沒有錯。一個是看產地,如果是中南部澎湖採到的通常是中國,如果是北部基隆通常是劍尖,但冷凍的可能是運來的或進口的

因為屬頭足綱(Cephalopoda),所以來個頭足的特寫
頭足綱屬軟體動物門

看一下牠的眼睛
因為屬於 蛸亞綱 Coleoidea 閉眼目 Myopsida
所以牠的眼睛外有一層膜(下回看詳細構造的時候再來細看)
(相對地另有一群個叫開眼目Oegopsida)
嘴巴在最上面
另外還可以看到出水口的開口, 為廢物、墨汁的出口

把頭轉個角度從上往下看, 頭一個, 但照片裡嘴巴有兩份喔!

口球與喙(上下顎板)

身體從中剪開的樣子

體內有一些像這樣的薄膜,應該是用來隔間用的(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等於我們體內的隔膜?)

這隻是公的! 因為看到雄性的生殖器官(黑色箭頭)
另外我把整個消化器官拔出來, 如紅色箭頭所指的位置
攤開來似乎可以看到裏頭大致上的粗略器官構造, 微細的部分可能還需要再多讀點書看多一點解剖圖,增強功力才行!!

來個消化器官特寫(下回再來細說)

春假那幾天共剖了兩隻

這是在牠們的背脊部位的幾丁質鞘, 薄片狀兩端不對等尖削,狀如筆, 所以英文稱之為"pen"

上網查資料的時候看到一個影片介紹鎖管的內部構造, 最後也是提到這個"筆"
還沾了牠的墨汁寫了幾個字.....可是查到的時候內臟都已經丟棄了!
所以改用我們家的墨水替代

我也寫了幾個字!!

將這筆稱為透抽pen

2024.0413 補貼 真的墨囊

墨囊之墨汁

寫字

墨汁與鎖管(透抽)筆合照

這是2017年剖的

這是另一個

剝離內膜後破了一個洞, 裏頭的器官都跑了出來擠成一團
因為也有看到雄性生殖器, 目前剖過的都是公的!!

母的話會有這些, 在廚房處理透抽的時候偶而會看到
以前不知道就把它們當廚餘丟了, 後來才知道它們可以吃!!

可以像這樣炸得酥脆, 香香的真的很好吃!!

非內臟部分可以炒一盤可口的三杯透抽!
這回的初探先到此~

作業的前置作業做完了, 但還沒有寫答案
不知有沒有朋友要先答答看?
我呢! 打算下回作答, 順道整理各器官構造的相關資料
待續喔.........
相關資訊:
頭足綱 Cephalopoda
蛸亞綱 Coleoidea
閉眼目 Myopsida
鎖管科 Loliginidae
Youtub 相關解剖構造教學影片-點選即可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