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的嫁妝

阿母的嫁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阿益是么子,十七歲那年,阿母將嫁妝全數變賣給他當創業基金,阿益說那筆錢拿在手裡十分沉重,因為不敢辜負阿母的期待,所以用心做事,不眠不休,終於與太太攜手創業成功,在台南學甲經營一間規模頗大的飼料工廠。


阿益三十九歲時,最親愛的阿母因病過世,享壽七十二,他說那一陣子就像有體無魂的稻草人,失魂落魄,村裡的人五六十歲都還有阿爸阿母可以叫,他三十九歲就已經是孤兒。阿益說,阿母後事圓滿之後,村裡很多人都來跟他說阿母生前的事蹟,那時候阿益才知道,原來阿母默默為村人做這麼多付出這麼多,原來阿母為善不欲人知的善良資本是他們三兄弟創業成功的關鍵。


阿益跟兩個哥哥商量,決定把阿母的手尾錢二十多萬悉數捐給慈善團體,讓阿母離世後的「人生」一樣有德有福。同一年,阿益和太太走入慈善團體做志工,飼料工廠的袋子最多,他們從自己的工廠做起,慢慢擴展到社區,剛開始做,總是自掏腰包請工廠的司機加班將回收物載回來,近年,年輕一輩的司機也懂得為自己造福,都是自動自發,做得法喜充滿。


有一天,阿益發現離自家工廠不遠處有一間房子破舊不堪,屋主表示放到爛沒關係,反正用不到。阿益便將那間房子承租下來,找工人裝潢整修,房子佔地廣,一邊做自家工廠移工的宿舍,一邊做中央廚房和餐廳,阿益想要讓社區老人有地方吃飯,這個「老人食堂」的心願在他心中醞釀了二十年,如今終於達成。做好事越做越廣,阿益說都是因為阿母的關係。三十九歲就沒有阿母可以孝順,阿母留不住,他就用阿母給他的身體行善積德,一來讓阿母高興,二來也讓阿母生前的善行得以繼續在人間運轉。


老智者說,孝順的人一定善良,如果我們的心分分秒秒都有父母從善如流的影子,我們自然會繼承他們這一份善良遺志,做得更多更好更完美,甚至超越。有孝有善的人福澤延綿,想盡辦法留財給孩子不是最好的選擇,留德才是根本,把自己的優良的福德留給孩子,孩子就會用那一份德為自己開創更全面的人生。


#留德


#積善之家有餘慶


#百善孝為首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7會員
1.5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家珍跟先生結婚十二年,十二年來,先生好賭成性,總共輸了三千多萬,為了孩子,家珍不得已與先生分道揚鑣,帶著三個孩子獨立生活,重頭開始。當年家珍的小女兒五歲,幼稚園中班,大兒子國一、小兒子小五,三個稚齡學中的孩子,讓家珍不得不堅強謀生計。 家珍開始滷熟食到市場賣,賣得最好的是滷豬腳、麻油雞和滷肉,
「人生為己,天經地義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被後人誤解成一個人要先為自己著想,不然不容於天地。其實真正的解釋恰好相反,因為解釋上的繆誤造成許多人把自私自利當成理所當然,以訛傳訛的結果就是私心得以光明正大,人心不斷沉淪。 這句話出自於《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二十四章,原文是「人生為己,天經地
吳先生退休前在中華電信財務部擔任行政主管,個性溫和寬厚又會賺錢,太太欣華給他打一百分,不管扮演任何角色,他都不會讓人失望。吳先生對家人、父母、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都很尊重也很用心,還沒進慈善團體就已經身體力行聲色柔和,他的修養彷彿與生俱來。 說吳先生的修為與生俱來不誇張,這位溫文儒雅文質彬彬
有時候,好的因緣來了,我們並不一定會知道,因為福薄障重,許多無明的習氣障礙了我們的智慧,讓我們把好的看成壞的,把壞的視作善的。 芳蘭是一名基層的公務員,工作很忙,回到家又要處理家務,她又是求好心切的人,希望工作和家庭都能顧上顧得全面。那幾年,芳蘭的大姊時常邀她做公益,邀了三五年,每一回,她都跟
老智者說,個性就是命運,個性主掌我們一生的福與禍,聲色柔和的人心寬念純,惡來善往、境隨心轉,災禍惡事比較少。貢高我慢的人也容易頤指氣使,人緣劣化也就沒有貴人提點閃避災禍。 春子阿婆的養父很早就離世,養父沒了,她連書也念不起,跟著養母四處做工賺錢養弟妹。挨到長大結了婚,以為生活要幸福了,沒想到先
有一位中年婦人名叫琳達,有一天上瑜伽課時接到一名年輕女孩的電話,年輕女孩叫愛雪。愛雪約琳達見面,就約在琳達家樓下的咖啡店,兩天後,琳達獨自赴約,而愛雪則找了媽媽陪同。愛雪開門見山對琳達說自己是小三,已經跟她的先生在一起一年多了,兩人已經有愛的結晶,預產期就在年底。 琳達心裡早已有底,因為她發現
家珍跟先生結婚十二年,十二年來,先生好賭成性,總共輸了三千多萬,為了孩子,家珍不得已與先生分道揚鑣,帶著三個孩子獨立生活,重頭開始。當年家珍的小女兒五歲,幼稚園中班,大兒子國一、小兒子小五,三個稚齡學中的孩子,讓家珍不得不堅強謀生計。 家珍開始滷熟食到市場賣,賣得最好的是滷豬腳、麻油雞和滷肉,
「人生為己,天經地義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被後人誤解成一個人要先為自己著想,不然不容於天地。其實真正的解釋恰好相反,因為解釋上的繆誤造成許多人把自私自利當成理所當然,以訛傳訛的結果就是私心得以光明正大,人心不斷沉淪。 這句話出自於《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二十四章,原文是「人生為己,天經地
吳先生退休前在中華電信財務部擔任行政主管,個性溫和寬厚又會賺錢,太太欣華給他打一百分,不管扮演任何角色,他都不會讓人失望。吳先生對家人、父母、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都很尊重也很用心,還沒進慈善團體就已經身體力行聲色柔和,他的修養彷彿與生俱來。 說吳先生的修為與生俱來不誇張,這位溫文儒雅文質彬彬
有時候,好的因緣來了,我們並不一定會知道,因為福薄障重,許多無明的習氣障礙了我們的智慧,讓我們把好的看成壞的,把壞的視作善的。 芳蘭是一名基層的公務員,工作很忙,回到家又要處理家務,她又是求好心切的人,希望工作和家庭都能顧上顧得全面。那幾年,芳蘭的大姊時常邀她做公益,邀了三五年,每一回,她都跟
老智者說,個性就是命運,個性主掌我們一生的福與禍,聲色柔和的人心寬念純,惡來善往、境隨心轉,災禍惡事比較少。貢高我慢的人也容易頤指氣使,人緣劣化也就沒有貴人提點閃避災禍。 春子阿婆的養父很早就離世,養父沒了,她連書也念不起,跟著養母四處做工賺錢養弟妹。挨到長大結了婚,以為生活要幸福了,沒想到先
有一位中年婦人名叫琳達,有一天上瑜伽課時接到一名年輕女孩的電話,年輕女孩叫愛雪。愛雪約琳達見面,就約在琳達家樓下的咖啡店,兩天後,琳達獨自赴約,而愛雪則找了媽媽陪同。愛雪開門見山對琳達說自己是小三,已經跟她的先生在一起一年多了,兩人已經有愛的結晶,預產期就在年底。 琳達心裡早已有底,因為她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