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智者說,個性就是命運,個性主掌我們一生的福與禍,聲色柔和的人心寬念純,惡來善往、境隨心轉,災禍惡事比較少。貢高我慢的人也容易頤指氣使,人緣劣化也就沒有貴人提點閃避災禍。
木青體質不耐曬,就算家裡有山可以做,他也做不來,他的媽媽很擔憂兒子不堪勞動,將來要怎麼成家立業。木青決定去當製鞋學徒,十九歲就出師。出師後他自己開鞋店做手工鞋,幾年之後將鞋店收起來,改去鞋子工廠做事,因為專業加上技術好,被派到國外當主管,一直做到六十二歲退休。木青中年以後就當主管,管人習慣了,不知不覺養成一個派頭,容易看什麼都不順眼,可是木青從來沒有發覺,所以這個習氣日益坐大,大到擠壓到家人「自由伸展」的空間。
春子阿婆晚年聞法入心,反省自己強悍視錢如命的個性,所以她透過淨化環境淨化自己的習氣,從前被誤解三秒就受不了挽起袖子準備大戰,現在被講背後話被輕賤也不痛不癢,對金錢也看淡許多,春子阿婆可以為了做資源回收,二話不說將雜貨店的鐵門拉下來,因為做生意得不到清淨,而做志工可以得到法喜充滿。
木青退休後頓失生活重心,在公園種了三四年的樹之後,一時不知何去何從,最後在貴人接引下走入慈善,投身志工行列,每天在環保站拆除二手電器和各種器具。木青說,在環保站做事沒有頭銜、沒有誰大誰小,大家付出一樣的時間和精力,每個人都是平起平坐,木青在環保站學習把自己縮小,不再貢高我慢,不再頤指氣使,他聲色柔和、身段柔軟,明白修忍辱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涵養自己。
因為原生家庭和環境的影響,每個人身上都有數種習氣交錯,使得我們有時寬容,有時斤斤計較,有時散漫不負責任有時精進努力,有時狹隘有時善解。這些習氣沒有透過特殊管道無法看見,會一直深重下去而不自覺,人與人相處很容易產生矛盾,最後就會被自己的習氣所埋葬。無所求去為人群付出最容易生出自覺心,因為見苦知福、見福知不足,從苦難者身上看見自己的幸福,也從雍容大度的人身上看見自己的不足。
#自度度人
#修身養性
#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