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 主筆:釋海願
二O二五年四月六日
孔子:
吾為孔丘。今日晨間承蒙蘇居士點名,吾聽到「孔子」二字。
當時吾於西方極樂世界,正在阿彌陀佛面前聽法,所聽之法乃是儒家之道與佛法之關係,忽然,空中傳來「今天要訪孔子」。吾便會心一笑,此語乃是出自於蘇佛之音聲。蘇佛之音聲,西方極樂世界可以聽聞得到,這並非是稀奇之事,而是平常的事情。
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空間,而澳洲香光大佛寺也是一個空間。如今,吾亦得知,香光大佛寺所處之位置於澳洲昆士蘭州圖文巴古邦吉。此地非常的殊勝,乃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如今正住於地球的所在地。
其實,空間與空間之間的距離是否有阻隔,存乎於此心。對於在西方的我們而言,香光大佛寺和西方極樂世界,事實上,是無空間的阻隔,想見便可得見。人們就因為有空間層次的不同,而有所阻隔。此對於能突破空間阻隔者而言,乃是跨步就到了。
在此篇當中,吾所言,還是稱呼「蘇居士」比較平易近人一些,稱「蘇佛」似乎還有一些空間上的不同,然而其心行確實是佛之心行。蘇居士之所以能夠接引西方法性土的眾靈到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對他而言,這個空間阻隔已經不是阻隔了,而是就在眼前。這是修行的功夫。
孔丘如今能於西方極樂世界,乃是因為蘇居士的修行功夫得力,才有這個機會。當初,吾辭世之後,靈格直接升到天界的二十八層天。在那裡是一個光明無比的世界,非常沉靜、安定,吾就在那兒待下來了。
辭世於世間而言,乃是指孔丘已經離開世間,不在人間,原本的軀殼已入土爲安。軀殼内之靈沒了氣息,於一息不來之後,便直出此身,並沒有受到任何的痛苦,而直接被接入天界第二十八層天。天界有第二十八層天,對於天道而言,是最高層了,吾在世的修為,就是如此。當時並未曾聽聞佛法。在孔丘當時的春秋時代,乃是處於小國獨立彼此之間有戰爭,戰爭當中人們的生活無安寧可言,是紛亂或是逃難。吾當時曾經從政,離開政壇後重返民間,開始傳授吾之理念,可稱之為教育。
教育非常的重要,在當時孔丘就已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將畢生的理念於七十二賢士的跟隨及隨機問答當中,將理念於對答當中流傳於世,弟子著書為《論語》,乃傳至後世,至今為後代稱之為儒家思想,稱吾為至聖先師。
吾於二十八層天,要看世間的狀況非常的容易,意念若想知便能得知。於定中,沒有任何的欲求,沒有任何的意念及活動。忽聞「南無阿彌陀佛」之佛號,而且此佛號會說法。此說不是怪力亂神之說,確實如此。如果對於心地純淨純善之人,對「南無阿彌陀佛」佛號是可以相應的,能夠悟出這六個字當中的含義,吾即是如此。
大約十年之前,吾於天界忽聞南無阿彌陀佛佛號之音聲,從定中聽得這六字洪名的來處,以及稱名之殊勝。這來處是出自於人間的某一個地方,此時吾知是位於台灣北端的一處,名為石碇。此時,對於吾想看的地方,一看便能得知名字,確實如此。當時,蘇居士於法會唱誦佛號當中,佛號傳至天界,而入於孔丘之耳。這一段因緣實在相當的殊勝。於是,吾乃興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意念。
當時,天界有非常多的天人前往香光室,也就是石碇的香光室,入此室而求往西方極樂世界,能夠如願得受超度。於是,吾乃下凡現於世,吾之靈現於香光室,當時引起一番震撼。畢竟,世人聽聞孔子出現,是如此不可思議之事!當時吾告知來自二十八層天的其他天人,此地融合了儒道與佛道。
吾以儒家之身分為代表,求往西方極樂世界,蘇居士相當的慈悲,當時即帶領孔丘之靈,直入西方極樂世界。蘇居士此舉於石碇,幾乎天天都有。吾進入西方極樂世界,只是刹那間的事情啊。蘇居士用靈性觀想,帶領孔丘進入西方極樂世界,才有如今孔丘能於西方極樂世界接受香光大佛寺之訪問。
儒家思想對於中國的影響非常的深遠,乃是以老祖宗們的智慧及慈悲融入當時的政治、社會及家庭。該如何安身立命?該如何整頓朝政?該如何對人、對事、對物?以禮為出發點,待之以禮,處世以仁,中國成為禮儀之邦,也是如此才能夠有代代的相傳,朝政能夠讓人民安居樂業。若非如此,無禮則亂,仁則無,國亂,社稷荒,家無靠。
這些話語,在現代的環境來講似乎是非常遙遠。但是,宇宙準則、真理、正道永遠不變,儒家思想就是在宇宙準則、真理、正道之下而存在的,所以,儒者亦是仁者。而後,佛法進入中國。老實講,儒家的範圍於國政,於人我之相處,於社會規範及家庭倫理道德之中。
而佛法就突破這個範圍,遠至虛空法界,無邊無際的眾生。提到自性的部分,相當的珍貴。依儒家思想修持,若修得好是聖賢者,但畢竟還是在輪迴當中,並未脫離輪迴。在天界第二十八層天,是輪迴的最高層。而佛法就更超越,能夠突破天界,進入佛道,尋回自性,而解脫輪迴生死。這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這也是孔丘當時在天界二十八層天就無法再突破,而請蘇居士帶領吾入西方極樂世界的原因。
法無定法,亦無高低,但是在其中有一個準則可依循著,吾提出此見,讓人們可以以所緣、所觀而有所取捨。儒家思想雖然博大精深,但佛法乃是無邊際,非是博大精深可以含容的。自性之道,若非佛法僧三寶的教育,實在非是人們於如今有限的教育中能夠發掘出來的。這也就是佛法教育的重要性。
還要一提的是,當時孔丘周遊列國,有七十二賢士跟隨於旁,接受吾所傳授之學。希望經由教學,可以教導出賢人聖者,讓國家可以長治久安,讓人們可以生活在安康的社會當中。
當初的七十二賢士承蒙蘇居士的慈悲,尋回七十二賢士之名,而一位一位在佛菩薩的幫助之下,一一做超度。此時,距離春秋之期,以人間的時間來算,應該也相隔兩千五六百年有吧?其實,時間真的是幻相。為何如此說?雖然有個數字,讓大眾好理解,但事實上在靈性的生命當中,數字的存在會因為空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經過兩千五六百年的時間,而七十二賢士靈性的生命雖然受過孔丘的教育,但畢竟還未脫離輪迴,還是在六道之中流轉。當初的師生之緣殊勝,但離開了那一世之後,大家各自去處不相同。或為人,或入畜生道,而入天道也有,總是六道輪迴來來去去。這是靈性的輪迴狀況。唯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是究竟解脫生死,不用再受生老病死之痛苦。
養生之道,在儒家思想裡多有提及,但畢竟還是未脫離六道,這一點孔丘相當的强調。這乃是跟佛法最大的不同處。即使當初的七十二賢士是修身養性者,之後也難免淪於畜生道,甚至於地獄道受苦,乃至於生生世世仍然是業力之身。即使淨化再淨化,但並未見得自性;即使轉業成為聖賢者,來世到哪一道,是否還能夠得受儒家的教育,就不得而知了。
所謂的貪瞋痴慢疑、財色名食睡,如果在當世沒有接受教育以及儒釋道的熏修,也是隨業力而去。靈性的生命無始無終,在這無始無終當中,生命依因緣果報進行,相當的複雜。重要的乃是於當下這一念。
吾在西方極樂世界聽聞蘇佛講經說法有提到:過去的包袱太過沉重,障礙了此時的修行。所以教育四眾弟子,沒有過去,沒有現在,唯有當下一句佛號念到底。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句一句地念下去。這確實是一個相當好的方法。就在當下,除染得淨,去除垢染的過去,而在當下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淨化全身,乃至於全身的細胞眾生也一同得度,這真在是太浩瀚了!人體的奧妙,在佛法,在蘇居士這裡發揮得淋漓盡致。有許多前所未聞之事在此地發生,人們無法相信,而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所見所聞是如此的自然,真是如此啊!
在此,孔丘感恩蘇居士當時接引孔丘入西方極樂世界之恩情,也代七十二賢士向蘇居士致謝。更期盼香光大佛寺四眾弟子於南無阿彌陀佛、夏蓮居老居士及蘇居士的提拔教育之下,能夠找回自性,而造福、教育更多的後輩,讓他們能夠經由佛法的教育,尋回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香光大佛寺是非常殊勝的地方,如果有機會聽聞孔丘所言者,前來一趟便知究竟。阿彌陀佛正住於此地,吾等西方眾都樂意得見人道、天道、修羅道乃至於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眾生都能夠因為香光大佛寺而得度。
蘇居士超度如此多的魔眾,萬兆年靈性的老魔因此得受降伏進入西方法性土,確實殊勝非常!吾等西方眾欣喜樂見人們能夠早日離苦得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以上乃孔丘所言,望眾信之,必得大福報。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