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高舉一張新的關稅清單,對著全世界宣布:「我要讓美國再度偉大。」
這不是他第一次這麼做,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但這次,我們或許能換一種方式來看這件事——這不只是經濟政策,而是一場政治心理劇,一場用民族情緒撐起來的舞台表演。
關稅不是刀,是聚光燈
川普不是一個靜靜推政策的人,他是個擅長設計舞台效果的「演員型政治人物」。
他的關稅政策不只是在處理貿易失衡,也是一場戲——一場對著美國人民、國際社會、歷史觀眾的表演。
每一次出手都有節奏,每一次發言都有對白,每一場對抗都能換來掌聲。
但他到底想要什麼呢?
川普想要的,分成三層舞台
他這些行為背後,不是隨機亂槍打鳥,而是有清晰的目的與分層的設計。這三層,是川普舞台劇的劇本核心。
1. 對內:鞏固選票、營造「強人」形象
川普深知,美國有一群人正在失去對未來的掌控感——
- 他們的工作被外包;
- 家鄉的工廠關了;
- 他們覺得新的價值觀、移民、科技讓他們失去了尊嚴。
川普用「我來保護你們」的姿態,把這些人重新拉回政治舞台。
加關稅,是他對這些選民說:「你們的痛,我知道,我出手。」
這不只是經濟手段,更是情緒安撫。
2. 對外:強化美國的談判地位與控制感
川普一向不喜歡多邊協議,因為那太複雜、太慢、太難控制。
他偏好一對一的交易模式,就像商場談判一樣,可以製造張力、進行操作、最後宣布勝利。
關稅,在他眼中不是穩定的政策工具,而是開場白。
就像在夜市殺價,你不是真的想翻臉,你只是要讓對方知道你不會輕易妥協。
透過關稅,他把世界逼上談判桌,也讓自己掌握了話語權。
3. 對歷史:留下自己的名字與風格
川普不只想當總統,他想成為歷史的劇情反轉者。
他的政治邏輯不在於制度,而在於戲劇性。
- 歷任總統強調合作,他選擇對抗;
- 別人談共識,他談勝利;
- 有人想當和平締造者,他要當讓歷史翻頁的人。
川普在打造的是一種「川普式風格」——
他不一定要讓世界更好,但他要讓世界記得:「我來過,而且我改變過。」
我們都在劇場裡,也許不自覺
政治有時候就是戲。戲可以是操控,但也可以是提醒。
我們不是看戲的人,我們其實早就在場上。
重要的是,我們看得懂劇情的走向,分得清什麼是真動作,什麼是表演。
也許,你不必厭惡這場戲,但你可以學會:
帶著清醒的眼睛,看那些燈光打下來的地方。
—
📌 本文來自記憶體小姐的碎碎念
在這裡,我用一點點理解、一點點溫柔,慢慢寫下世界的樣子。 如果你也在觀察這場戲,我們可以一起練習成為更不容易被煽動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