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讓股票大風吹,只有「訂閱經濟」笑著活下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週你可能也有聽到新聞在講,關稅又升高了,某某科技股又跌了。川普的推特讓整個風向亂七八糟。世界像個被打翻的棋盤,誰也說不準哪一顆棋子會被掃下去。


但奇妙的是,有一群公司,它們的股價不只沒跌,反而穩穩地向上。Spotify、Netflix、Uber 這些名字,你一定不陌生。它們有個共通點:都靠「訂閱」活著。


訂閱經濟是什麼?

你可以把訂閱經濟想像成「每個月交保護費,換得安心感」。不管是音樂(Spotify)、影劇(Netflix)、叫車(Uber)、雲端儲存(Google Drive)、甚至健身App(像是Peloton或Fitbit Premium),都在用一樣的邏輯:你不再「買斷」某個產品,而是「租用」它的使用權。


對公司來說,訂閱就像是月月穩定進帳的水龍頭。與其擔心下一季有沒有人來買,不如培養一群願意長期留下來的顧客。


為什麼訂閱經濟比較抗震?

在關稅、原物料、景氣震盪的環境中,傳統的硬體製造商、出口商常常面對「成本高漲 vs. 價格下跌」的兩難。但Spotify不怕關稅,Netflix不靠出口,他們賣的不是產品,是「習慣」。聽歌、追劇、叫車這些已經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你可能也發現,即使想省錢,很多人寧願不買新衣,也不會先退掉Netflix。

這些公司像是股票市場裡的倖存者,不僅股價跌得比較少,甚至還逆勢成長。例如:

  • Spotify:2024年Q4,全球付費用戶達到2.63億人,年增約11.4% 。股價從2022年的平均117美元,漲到2024年底的447美元,兩年內成長超過280% 。
  • Netflix:2024年Q4,全球訂閱用戶達到3.01億人,創下單季新增1,900萬人的紀錄 。2024年全年營收達到440億美元,年增13%,股價從2023年初的約480美元,漲到2025年4月的987美元 。
  • Uber:2024年Q4,全球月活躍用戶達到1.71億人,年增14% 。全年營收達到439.8億美元,年增17.96%,股價從2023年的平均41.78美元,漲到2025年4月的72.91美元 。


那使用者會不會飽和?

事實上,美國的串流平台訂閱率已經接近飽和,Netflix也開始「打破帳號共享」來讓使用者數繼續增長。Spotify的用戶也開始從歐美轉向亞洲和南美。


那下一個會取代訂閱經濟的是什麼?

有些人說是「所有權經濟的復甦」

就是人們開始厭倦什麼都要月付,寧願買斷、一次付清,恢復掌控感。

也有人說是「使用即付」(pay-as-you-go)會回來,比如AI模型、算力、甚至交通費都變成更即時、更彈性的消費方式。

不過這都是推測,但也有可能出現我們沒想過消費模式,現在我們只是還沒看到下一波浪潮。


最後想說

訂閱經濟其實早已滲透在我們的生活裡。當我們每天打開Spotify聽歌、躺在沙發上追Netflix、出門叫Uber時,我們不只是消費者,也是這些公司營收與股價成長的「動力來源」。


你喜歡和依賴的平台和生活模式,就是這些股票成長的底氣。


買股票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專家遊戲,它從來都與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


下一次你在刷卡付款前,不妨多想一步:這個月月繳的費用,背後支撐的是哪一間公司?它正在怎麼改變世界?你是不是也,早已是它成功故事的一部分?是不是也許是個很好的投資標的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記憶體小姐的碎碎念
0會員
23內容數
我來自工程背景,日常的語言是數據、邏輯、專案進度。 但在那些看起來理所當然的理性之後, 還是有一些東西,無法被計算—— 這裡是我偷偷開的一個小房間, 寫詩、寫散文、寫那些微弱卻真實的時刻。 如果你也曾在生活裡被某句話、某個人、某種氣味輕輕碰觸過, 歡迎走進來,和我一起感受這些柔軟的事物們。
2025/04/29
你也有覺得自己講得很清楚,對方還是聽不懂的經驗嗎? 跨部門會議上,最常見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誰也沒錯,卻講不攏」。 當我們費盡口舌解釋自己的立場,卻換來對方一句:「辦不到!」 那種落差,令人疲憊又無力。 這不是語氣的問題,也不是誰比較理性,而是更深層的:我們真的理解對方嗎?
2025/04/29
你也有覺得自己講得很清楚,對方還是聽不懂的經驗嗎? 跨部門會議上,最常見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誰也沒錯,卻講不攏」。 當我們費盡口舌解釋自己的立場,卻換來對方一句:「辦不到!」 那種落差,令人疲憊又無力。 這不是語氣的問題,也不是誰比較理性,而是更深層的:我們真的理解對方嗎?
2025/04/18
我們也許該重新問問自己: 那些我們花錢買下的「成功」與「擁有感」,真的需要嗎?還是只是包裝過的虛榮? 通膨不只是物價在上漲, 更是我們在面對「選擇自己」與「討好世界」之間, 一次又一次的掙扎。 這不是你的錯覺,是通膨。 而它,從來不是遙遠的財經名詞,而是你每天
2025/04/18
我們也許該重新問問自己: 那些我們花錢買下的「成功」與「擁有感」,真的需要嗎?還是只是包裝過的虛榮? 通膨不只是物價在上漲, 更是我們在面對「選擇自己」與「討好世界」之間, 一次又一次的掙扎。 這不是你的錯覺,是通膨。 而它,從來不是遙遠的財經名詞,而是你每天
2025/04/17
你不需要懂技術,也能成為 AI 世界的一份子。這篇文章會告訴你怎麼開始察覺AI悄悄進入你生活中的痕跡。
2025/04/17
你不需要懂技術,也能成為 AI 世界的一份子。這篇文章會告訴你怎麼開始察覺AI悄悄進入你生活中的痕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盤後SMCI公布財,市場可能從收入增長轉向關注是否在AI競爭上升中,利潤的穩定性,目前仍以科技巨頭中雲端、軟體、廣告營利穩健成長,整體可能產業或個股差異表現。昨日市場反彈、支撐,並有小幅多頭突破買盤。川普將與馬斯克談話,關注相關產業發展。
Thumbnail
盤後SMCI公布財,市場可能從收入增長轉向關注是否在AI競爭上升中,利潤的穩定性,目前仍以科技巨頭中雲端、軟體、廣告營利穩健成長,整體可能產業或個股差異表現。昨日市場反彈、支撐,並有小幅多頭突破買盤。川普將與馬斯克談話,關注相關產業發展。
Thumbnail
整體串流媒體、廣告、雲端等數字服務的收入表現維持增長,特斯拉儲能業務年增翻倍,成為業務成長動能,抵銷汽車收入小幅下滑但季度小幅回升的週期表現,Google雲端業務的營運獲利表現保持高增長,市場維持多頭震盪整理、巨型股仍有多頭突破壓力,影響指數,中小型股相對表現。
Thumbnail
整體串流媒體、廣告、雲端等數字服務的收入表現維持增長,特斯拉儲能業務年增翻倍,成為業務成長動能,抵銷汽車收入小幅下滑但季度小幅回升的週期表現,Google雲端業務的營運獲利表現保持高增長,市場維持多頭震盪整理、巨型股仍有多頭突破壓力,影響指數,中小型股相對表現。
Thumbnail
上週市場受到微軟系統當機影響全球各大行業系統,加劇市場全面賣壓,可能影響本季度財報或財測,市場關注本週財報,整體市場圍繞在財報、成長性、利率預期、美國總統選舉訊息干擾波動,市場震盪整理,並以巨型股為主多頭修正,個股表現,並以比特幣相關主要表現。
Thumbnail
上週市場受到微軟系統當機影響全球各大行業系統,加劇市場全面賣壓,可能影響本季度財報或財測,市場關注本週財報,整體市場圍繞在財報、成長性、利率預期、美國總統選舉訊息干擾波動,市場震盪整理,並以巨型股為主多頭修正,個股表現,並以比特幣相關主要表現。
Thumbnail
本週內容:(1)市場避險情緒升溫、(2)另一條故事線-降息交易、(3)押錯寶的自我調適、(4)特斯拉大賭注、(5)全市場槓桿率提升、(6)美國6月份CPI、(7)繁華漸逝的中國、(8)教孩子思考何謂投資、(9)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0)潛力股追蹤:美時、凱撒衛、八方雲集、遠雄港、意德士、威宏、鈺齊
Thumbnail
本週內容:(1)市場避險情緒升溫、(2)另一條故事線-降息交易、(3)押錯寶的自我調適、(4)特斯拉大賭注、(5)全市場槓桿率提升、(6)美國6月份CPI、(7)繁華漸逝的中國、(8)教孩子思考何謂投資、(9)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0)潛力股追蹤:美時、凱撒衛、八方雲集、遠雄港、意德士、威宏、鈺齊
Thumbnail
金融股延續多頭表現,貝萊德同步受益於股債市場交易推動財報表現,昨日以中小型股落後補漲,市場短線雖有川普遇槍擊事件干擾資金買盤動向,但市場受財報公布影響不變。
Thumbnail
金融股延續多頭表現,貝萊德同步受益於股債市場交易推動財報表現,昨日以中小型股落後補漲,市場短線雖有川普遇槍擊事件干擾資金買盤動向,但市場受財報公布影響不變。
Thumbnail
美股銀行股財報基本優於預期,股、債、黃金同漲,市場維持相對強勢,市場關注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遇槍擊是否凝聚美國力量與風險資金情緒,比特幣與數字貨幣表現。
Thumbnail
美股銀行股財報基本優於預期,股、債、黃金同漲,市場維持相對強勢,市場關注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遇槍擊是否凝聚美國力量與風險資金情緒,比特幣與數字貨幣表現。
Thumbnail
美國公布5月通膨數據進一步下滑、能源與運輸價格壓力下降推動,但目前沒有明顯需求擴張,市場預計續權衡經濟增速與物價的平衡,聯準會決議下調降息預期至1碼並延後降息速度至2026年低於3%,股債市回吐部分漲幅,穩定的利率政策有利於企業投資與消費環境,關注服務業與消費需求是否能續支撐製造活動,維持週期表現。
Thumbnail
美國公布5月通膨數據進一步下滑、能源與運輸價格壓力下降推動,但目前沒有明顯需求擴張,市場預計續權衡經濟增速與物價的平衡,聯準會決議下調降息預期至1碼並延後降息速度至2026年低於3%,股債市回吐部分漲幅,穩定的利率政策有利於企業投資與消費環境,關注服務業與消費需求是否能續支撐製造活動,維持週期表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