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封中的幽冥號,1846年,佛朗索瓦‧穆辛(François Musin)繪
這艘372噸重的船配備有兩門迫擊砲,一門 13 英寸(330毫米),另一門 10 英寸(254毫米),和 10 門普通火砲。該船參加了1839年至1843年的羅斯探險,並於1848年第三次富蘭克林探險期間被遺棄2014年9月,加拿大維多利亞海峽探險隊發現了這艘沉船。
▪︎船艦特徵
排水量:727噸
載重:372噸(立方米)
長:32公尺
寬:8.84公尺
動力:30標準馬力
推進系統:帆、蒸氣機
編制:67人
武器:1 × 13吋(330公厘)迫擊砲、1×10吋(254公厘)迫擊砲、8 × 24磅(10.9公斤)火砲、2 × 6磅(2.7公斤)火砲

1841年8月,約翰·威爾遜·卡邁克爾(John Wilson Carmichael)繪畫的《幽冥號和恐怖號》。
|羅斯探險
在地中海服役兩年後,幽冥號被改裝為一艘用於南極洲的探險船。1840年11月21日,她由詹姆斯·克拉克·羅斯擔任船長,與英國皇家海軍恐怖號一起從範迪門斯地(現為塔斯馬尼亞島)出發前往南極洲。1841年1月,兩艘船的船員都登陸維多利亞地,並以英國政治家、科學家和熟人的名字命名該地區。羅斯島上的埃里伯斯山( Mount Erebus )以一艘船的名字命名,而恐怖山(Mount Terror)則以另一艘船的名字命名。 船員隨後發現了羅斯冰架,但無法穿透,於是他們沿著冰架向東行進,直到季節漸晚迫使他們返回範迪門斯地。下一個季節,也就是1842年,羅斯繼續勘測所謂的「大冰障」,並繼續沿著它向東行進。兩艘船都返回了福克蘭群島,然後在1842-1843年返回南極洲。他們進行了磁學研究,並帶回了海洋學數據以及植物和鳥類標本。這些植物在隨後的《1839年至1843年由詹姆斯·克拉克·羅斯爵士指揮的英國發現號船「幽冥號」和「恐怖號」的南極航行植物學》中進行了描述。 喬治·羅伯特·格雷(George Robert Gray)和理查德·鮑德勒·夏普(Richard Bowdler Sharpe)在《幽冥號與恐怖號航行動物學》一書中對第一次探險中收集到的鳥類進行了描述和說明。紐西蘭鳥類書籍,修訂版於1875年發行。未來的植物學家約瑟夫·道爾頓·胡克當時23歲,是羅伯特·麥考密克的助理外科醫生。

幽冥號的軍官:上排由左至右:中尉 愛德華·庫奇 ;詹姆斯·沃爾特·費爾霍姆;查爾斯·漢密爾頓·奧斯默 (事務長);查爾斯·弗雷德里克·德輔(二副)。第二排由上往右依序為:法蘭西斯·克羅齊爾(恐怖號);約翰·富蘭克林爵士;詹姆斯·菲茨詹姆斯。第三排由左上至右:格雷厄姆·戈爾(指揮官);史蒂芬·塞繆爾·斯坦利(外科醫生)少尉亨利·托馬斯·鄧達斯·勒維斯孔特(Henry Thomas Dundas Le Vesconte)。下排從左到右:Robert Orme 中士(大副);詹姆斯·里德 ; Harry Duncan Goodsir(助理外科醫生)亨利·福斯特·柯林斯(第二任指揮官),理查德·比爾德的銀版照相素描
|富蘭克林探險隊
▪︎延伸閱讀:失蹤的富蘭克林探險隊
1845年5月19日,皇家海軍幽冥號和恐怖號在約翰·富蘭克林爵士的率領下離開英國格林希思,開始前往加拿大北極的探險之旅。兩艘船都配備了來自倫敦和格林威治鐵路蒸汽火車的發動機。幽冥號的額定功率為 25馬力(19千瓦),可以以 4 節(7.4公里/小時)的速度推進船體。這些船運載了可供12天使用的煤炭,而在船體都加裝了鐵板可以用於不被冰層給破壞。 約翰·富蘭克林爵士駕駛幽冥號,全面指揮這次遠徵,而恐怖號則再次由弗朗西斯·克羅齊爾指揮。這次探險隊的任務是收集加拿大北極地區的磁力數據,並完成西北航道的穿越。此前,該航道的東西方向均已部分繪製完成,但從未完全航行過。 歐洲人最後一次看到這些船隻是在1845年8月,當時有兩艘捕鯨船進入巴芬灣。富蘭克林探險隊的失蹤引發了北極大規模的搜尋行動。1853年,哈德遜灣公司的醫生約翰雷收集了當地因紐特人的文物和證詞,首次揭示了這次探險的命運大致情況,直到1866年的後續探險證實了這些報告。 兩艘船都被冰封,船員們棄船而去,船上大約有130名船員,他們在試圖向南跋涉時因各種原因死亡,包括體溫過低、壞血病和飢餓。直到1980年代末的後續探險以及對船員的屍檢也顯示,幽冥號和恐怖號的劣質罐裝口糧可能受到了鉛和肉毒桿菌的污染。當地因紐特人口頭報告稱,一些船員採取了同類相食的手段,而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20世紀末在威廉王島發現的船員骨骼遺骸上切割痕蹟的法醫證據的支持。 1851年4月,英國運輸船「Renovation」號在紐芬蘭海岸附近的一塊大浮冰上發現了兩艘船。這些船隻的身份尚未得到確認。多年來,有人提出她們可能是「幽冥號」和「恐怖號」,但近期研究可以確定,她們不可能是「幽冥號」,而且最有可能是被遺棄的捕鯨船。

被困在冰層中的幽冥號(埃里伯斯號)模型,納蒂利克遺產中心,約阿港,2019年9月
|殘骸發現
2008年8月15日,加拿大政府下屬機構加拿大公園管理局宣布將動用破冰船「威爾弗里德·勞里埃爵士號」進行為期六週的搜尋,耗資75,000加元,目的是找到沉船並加強加拿大對北極大部分地區主權的主張。搜尋工作由加拿大公園管理局的水下考古學家羅伯特·格雷尼爾和當地歷史學家路易·卡穆卡克領導,卡穆卡克收集了與沉船有關的因紐特人口述歷史,並研究了書面記錄。卡穆卡克於2018年去世,享年58歲,他因其工作而獲得加拿大勳章和努納武特勳章。 2014年9月2日,由瑞安·哈里斯(Ryan Harris)和馬克·安德烈·伯尼爾(Marc-André Bernier)領導的加拿大公園管理局團隊發現了富蘭克林探險隊的一艘船殘骸。2014年10月1日,有消息指出這些遺骸就是「幽冥號」的殘骸。2014年11月6日,加拿大宣布打撈出船鐘。2015年3月4日,加拿大公園管理局和加拿大皇家海軍潛水員宣布將於4月在「幽冥號」上進行潛水探險。 雖然具體位置尚未公佈,但努納武特地區實地單位主管南希·阿尼爾尼利亞克(Nancy Anilniliak)已限制一個區域,位於阿德萊德半島西部威爾莫特和克蘭普頓灣的一個 10 乘 10 公里(6 英里 × 6 英里)的方形區域。

攝於2019年,約阿港納蒂利克遺產中心的「幽冥號」船鐘,刻有1845年的日期
2016年9月12日,有消息稱,在威廉王島西南海岸的恐怖灣發現了恐怖號沉船殘骸。該沉船被指定為加拿大國家歷史遺址,但具體位置暫時未知。2017年10月23日,英國國防大臣邁克爾·法倫爵士宣布,英國將把兩艘船的所有權轉讓給加拿大,僅保留少量文物和任何黃金,以及遣返任何人類遺骸的權利。 2018年9月,加拿大公園管理局宣布,幽冥號的狀況嚴重惡化,上層甲板長達 14 公尺(46英尺)的部分從船體脫離,翻轉並向船尾移動。加拿大公園管理局將這種惡化歸咎於「作用於甲板的向上浮力,加上相對較淺的水域中的暴風雨湧浪」。隨後確認,英國將擁有從幽冥號帶回的首批 65 件文物,而兩艘船的殘骸和其他文物將歸加拿大和因紐特人所有。2019年夏天,借助「絕佳」的天氣條件,加拿大公園管理局從「幽冥號」上打撈出了一些文物,這些文物是船員的個人物品,於2020年2月在加拿大公園管理局位於渥太華的保護實驗室揭幕。原計劃於2020年對沉船遺址進行探索的活動因新冠疫情而取消,只有負責監視遺址的因紐特人守護者和在周邊海域擁有採伐權的人員才能進入沉船。水下考古隊隊長馬克·安德烈·伯尼爾(Marc-Andre Bernier)表示,鑑於沉船深度較淺以及之前有關受損的報道,加拿大公園管理局對「幽冥號」感到擔憂。加拿大公園管理局水下考古隊因疫情推遲了兩年,於2022年5月重返沉船現場。2022年航季期間,從「幽冥號」上打撈出了275件物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乘務員食品儲藏室裡發現的一本皮革封面的對開本。加拿大公園管理團隊表示,希望破解其內容(無論其內容是什麼)能為未來發現兩艘船上的書面資料帶來好兆頭。

2019年9月,在加拿大公園管理局考古支援駁船「Qiniqtiryuaq」號上,靠近「幽冥號」殘骸進行探勘
|公開觀光
2019年9月5日,加拿大探險公司乘坐海洋奮進號的乘客成為首批參觀「幽冥號」沉船地點的公眾。沉船遺址位於「幽冥號」和「恐怖號」沉船國家歷史遺址內,由加拿大公園管理局和當地因紐特人共同管理,通常不允許公眾進入。加拿大探險之旅的乘客此次造訪是加拿大公園管理局為沉船遺址打造遊客體驗的嘗試。

這是一艘挖掘支援駁船「Qiniqtiryuaq」在「幽冥號」遺址上方水面上的鳥瞰圖,可以看到水面下的沉船。 (水下考古隊/加拿大公園管理局)
|遺產
▪︎藝術、娛樂
在一些以富蘭克林探險隊為背景故事的虛構作品中,幽冥號經常與恐怖號同時出現在各種文學和電影、電視劇的劇情裡,也有以這兩艘為主題的創作音樂。
▪︎新聞媒體
|寫在最後
有時候不得不相信,一切之中冥冥注定,1840年代去北極是非常危險的航行,偏偏派出去探險的船叫做「幽冥號」和「恐怖號」,就算是英語也是非常不吉利的黑暗之神的語意,在希臘神話裡,厄瑞彼斯代表最深層的黑暗空間,注定了這次探險會永遠停留在那伸手不見五指的冰雪風雨中,想看看當時那些被困在北極的船員,他們內心一定無比掙扎且痛苦,看著身邊夥伴在冰地裡一個個死去,一路前進也是無止盡的冰雪,永遠無法回到人類的世界。
厄瑞彼斯:『讓你們在幽冥領域,感受恐怖的到來。』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和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