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蘭克林失蹤的探險隊中,「幽冥號」和「恐怖號」可能會行進的路線圖,迪斯科灣距離麥肯錫河口約 3,200 公里(2,000英里)。
失蹤的富蘭克林探險隊是一次失敗的英國北極探險之旅,由約翰·富蘭克林爵士船長率領,於1845年從英國出發,搭乘兩艘船,即幽冥號(HMS Erebus)和恐怖號(HMS Terror),任務是穿越加拿大北極地區西北航道最後未通航的部分,並記錄磁力數據,以幫助確定更好的理解是否有助於導航。這次遠徵遭遇了災難,兩艘船及船員(共129名官兵)在威廉王島附近的維多利亞海峽(即如今的加拿大努納武特地區)被冰封。在被冰封了一年多之後,幽冥號和恐怖號於1848年4月被遺棄,此時,包括富蘭克林在內的二十幾名船員已經死亡。倖存者由富蘭克林的副指揮官弗朗西斯·克羅齊爾和幽冥號船長詹姆斯·菲茨詹姆斯率領,出發前往加拿大大陸,隨後失踪,據推測已身亡。
在富蘭克林的妻子簡和其他人的敦促下,海軍部於1848年開始搜尋失蹤的探險隊。在隨後幾十年的多次搜尋中,發現了多件來自探險隊的文物,其中包括兩名男子的遺骸,這些文物已被歸還英國。近代一系列科學研究表明,探險隊中的士兵並非都很快死去。1845年7月,一艘捕鯨船最後一次發現這艘船。此後的幾年裡,由於體溫過低、飢餓、鉛中毒或鋅缺乏,以及壞血病等疾病,再加上暴露在惡劣環境中,同時缺乏足夠的衣物和營養,探險隊中的所有成員都喪生。在這些研究中發現的一些骨頭上的切痕也證實了富蘭克林搜尋者約翰雷在1854年報告的同類相食的指控。 儘管這次探險以失敗告終,但它成功探索了最終被發現的眾多西北航道之一的附近區域。羅伯特·麥克盧爾領導了一支探險隊,調查富蘭克林探險隊的命運,這次航行也面臨巨大的挑戰和隨後的爭議。麥克盧爾的探險隊找到了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冰封航線後返回。直到1906年羅爾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駕駛船隻穿越喬阿島後,西北航道才得以通航。 2014年,由加拿大公園管理局領導的搜尋小組在莫德皇后灣東部發現了「幽冥號」的殘骸。兩年後,北極研究基金會在威廉王島南部的恐怖灣水域發現了「恐怖號」的殘骸。每年都會有研究和潛水探險隊前往沉船遺址進行考察,這些遺址現在被列為國家歷史遺址,被稱為「幽冥號」沉船和「恐怖號」國家歷史遺址。

北極理事會計劃成員,尋找失蹤的約翰·富蘭克林爵士,史蒂芬·皮爾斯,1851年。由左至右依序為:喬治·巴克爵士;威廉·愛德華·帕里;愛德華·約瑟夫·伯德;詹姆斯·克拉克·羅斯;弗朗西斯·蒲福(坐者);小約翰·巴羅爵士;愛德華·薩賓;威廉·A·貝利-漢密爾頓;約翰·理查森爵士;和弗雷德里克·威廉·比奇。
|時空背景
歐洲人尋找從歐洲到亞洲的西方海上捷徑的行動,始於15世紀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瓦斯科·達·伽馬和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等葡萄牙和西班牙探險家的航行。到了19世紀中葉,已經進行了許多探險活動。這些航行一旦成功,將增加歐洲人對西半球、特別是北美洲的地理知識。隨著知識的增長,探索方向逐漸轉向北極。 十六、十七世紀對北美洲做出地理發現的航海家包括馬丁·弗羅比舍、約翰·戴維斯、亨利·赫德森和威廉·巴芬。 1670 年,哈德遜灣公司(HBC)的成立引發了對加拿大海岸線、內陸和鄰近北冰洋的進一步探索。18世紀探索過該地區的探險家包括詹姆斯·奈特、克里斯托弗·米德爾頓、塞繆爾·赫恩、詹姆斯·庫克、亞歷山大·麥肯齊和喬治·溫哥華。到1800年,他們的發現已確鑿地證明,溫帶地區不存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西北航道。

巴羅雖然不情願,但還是選擇約翰·富蘭克林爵士來領導這次探險。
1804年,約翰·巴羅爵士出任海軍部第二大臣,並一直擔任該職位直到1845年。巴羅開始推動皇家海軍尋找穿越加拿大的西北航道並航行至北極,並組織了一系列重大探險活動。在這四十年裡,包括約翰·羅斯在內的探險家;大衛·巴肯;威廉·愛德華·帕里;弗雷德里克·威廉·比奇;詹姆斯·克拉克·羅斯(約翰·羅斯的侄子);喬治·巴克;彼得·沃倫·迪斯和托馬斯·辛普森率領探險隊對加拿大北極地區進行了富有成果的探險。這些探險家當中就有約翰·富蘭克林,他於1818年首次到達該地區,擔任乘坐多蘿西婭號和特倫特號船隻前往北極的探險隊的副指揮官。富蘭克林隨後於1819年至1822年和1825年至1827年領導了兩次前往加拿大北極海岸的陸上探險。 到1845年,所有這些探險隊的綜合發現已將加拿大北極地區可能包含西北航道的未知區域縮小到大約181,300平方公里(70,000平方英里)的四邊形區域。下一支探險隊就是要在這個未開發的區域航行,向西穿過蘭開斯特海峽,然後向西再向南航行,不管冰、陸和其他障礙物允許與否,目的是找到西北航道。要航行的距離約為1,670公里(1,040英里)。

1815年,24歲的簡·格里芬(後來成為富蘭克林夫人)的肖像。她於1828年與約翰·富蘭克林結婚,一年後他被授予爵士稱號。
|準備工作
▪︎命令
1845年,海軍部重要人物約翰·巴羅爵士已82歲高齡,職業生涯即將結束。他認為探險隊已經接近找到西北航道,也許可以通過巴羅認為的北極周圍無冰的開闊極地海域。巴羅正在仔細考慮誰應該指揮下一次遠徵。他的第一個選擇帕里爵士,但他已經厭倦了北極探險,因此禮貌地拒絕了。他的第二選擇詹姆斯‧克拉克‧羅斯也拒絕了,因為他曾向新婚妻子承諾,他已經完成極地探險,從此不再涉及。他的第三選擇詹姆斯·菲茨詹姆斯(James Fitzjames)因年輕而被海軍部拒絕。巴羅也考慮過巴克,但認為他太喜歡爭論而不好跟船員相處。另一位候選人弗朗西斯·克羅齊爾(Francis Crozier)出於謙虛而拒絕了。無奈之下,巴羅還是選擇了59歲的富蘭克林。 這次探險隊由兩艘船組成,分別是幽冥號和恐怖號,這兩艘船都曾參與詹姆斯·克拉克·羅斯在1839年至1843年間對南極的探險,克羅齊爾在其中指揮了恐怖號。富蘭克林被任命為幽冥號的指揮,菲茨詹姆斯為該船的副指揮官;克羅齊爾被任命為他的副官,並再次出任探險行動的指揮官。1845年2月7日,富蘭克林接到了探險隊的指揮權,並於1845年5月5日收到了正式指示。

探險隊的執行官弗朗西斯·克羅齊爾上校,指揮恐怖號軍艦。

指揮官詹姆斯·菲茨詹姆斯,指揮此次探險隊的旗艦幽冥號。
|船舶、物資和人員
幽冥號(重達378噸)和恐怖號(重達331噸)結構堅固,裝備精良,包括幾項最近的發明。每艘船都裝有蒸氣機,驅動一台螺旋槳。這些引擎是由倫敦和克羅伊登鐵路的舊火車改裝而成。這些船舶可以利用蒸汽動力以 7.4 公里/小時(4.0節)的速度行駛,或利用風力行駛以達到更高的速度和/或節省燃料。 船舶的其他先進技術包括由重型樑和鐵板製成的加固船頭、可在極地條件下為船員提供舒適感的內部蒸汽加熱系統,以及可將螺旋槳和鐵舵縮回船體以防止損壞的鐵井系統。船上還運載了藏書超過 1,000 冊的圖書館和可供三年食用的食物儲藏室,其中包括罐頭湯和蔬菜、醃製的肉、乾肉和幾頭活牛。這些罐頭食品由供應商戈德納公司供應。他於1845年4月1日獲得了這份合同,而這距離富蘭克林起航僅有七週時間。戈德納公司瘋狂地忙著處理 8,000 個罐頭的大訂單。由於速度太匆忙,影響了部分罐頭封裝的品質控制,後來發現這些罐子裡的焊錫「厚度大,焊接粗糙,像融化的蠟燭一樣滴落在罐內裡面」,造成嚴重的食物污染。 大部分船員都是英國人,許多人來自英格蘭北部,還有少數愛爾蘭人、威爾斯人和蘇格蘭人。其中兩名水手並非出生在不列顛群島:查爾斯·約翰遜來自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哈利法克斯,亨利·勞埃德來自挪威克里斯蒂安桑。唯一有北極經驗的軍官是富蘭克林、克羅齊爾、「幽冥號」中尉格雷厄姆·戈爾、「恐怖號」助理外科醫生亞歷山大·麥克唐納,以及兩位冰海專家詹姆斯·里德(幽冥號)和托馬斯·布蘭基(恐怖號)。

探險隊軍官。上排左至右:Edward Couch 中尉(副官);詹姆斯·沃爾特·費爾霍姆;查爾斯·漢密爾頓·奧斯默(事務長);查爾斯·弗雷德里克·德輔(Charles Frederick Des Voeux)(二副)。第二排從上往右:弗朗西斯·克羅齊爾(恐怖號);約翰·富蘭克林爵士;詹姆斯·菲茨詹姆斯。第三排由左上至右:格雷厄姆·戈爾(指揮官);史蒂芬·塞繆爾·斯坦利(外科醫生)少尉亨利·托馬斯·鄧達斯·勒維斯孔特(Henry Thomas Dundas Le Vesconte)。下排從左到右:Robert Orme 中士(大副);詹姆斯·里德;哈里·鄧肯·古德瑟(Harry Duncan Goodsir)(助理外科醫生);亨利·福斯特·柯林斯,理查德·比爾德 –《倫敦新聞畫報》(1845年)
|探險航行和損失
1845年5月19日早上,探險隊從肯特郡格林希思起航,船上有 24 名軍官和 110 名士兵。船隻在蘇格蘭北部奧克尼群島的斯特羅姆內斯短暫停留,補充淡水。從那裡,他們乘坐響尾蛇號和運輸船巴雷托號航行至格陵蘭島;前往格陵蘭島需要30天。 在格陵蘭島西海岸迪斯科灣的鯨魚島,巴雷托號上的馱著十頭牛被宰殺,取來的鮮肉被運往幽冥號和恐怖號。船員們隨後給家裡寫了最後一封信,部分留存的信件裡發現:『富蘭克林禁止罵人和醉酒』。五名船員因病退役,並乘坐「響尾蛇號」和「巴雷托號」回家,最終船員人數減至129人。1845年7月下旬,捕鯨船「威爾士親王號」(丹尼特船長)和「企業號」(羅伯特·馬丁船長)在巴芬灣遇到了「恐怖號」和「幽冥號」,當時他們正在等待良好的條件以便穿越蘭開斯特海峽。從此以後,歐洲人再也沒有見過這支探險隊。

1845年啟程前往北極的「幽冥號」和「恐怖號」雕刻圖
關於後續事件,我們只保留了有限的信息,這些信息是由其他探險隊、探險家、科學家在接下來的 150 年里通過採訪和對因紐特人的採訪拼湊起來的。關於這次探險進展的唯一第一手資料是戰後在威廉王島發現的兩部分筆記。1845年至1846年冬天,富蘭克林的船員們在比奇島度過,有三名船員在那裡犧牲並被埋葬。1846年夏天,恐怖號和幽冥號沿著皮爾海峽航行後,於1846年9月被困在威廉王島附近的冰層中,據認為從此再也沒有起航。根據菲茨詹姆斯和克羅齊爾簽署的1848年4月25日恐怖號備忘錄的第二部分,船員們於1846-47年和1847-48年在威廉王島附近過冬,富蘭克林於1847年6月11日去世,剩餘的船員棄船逃生,計劃從1848年4月26日起步行越過小島,穿過海冰,前往加拿大大陸的巴克河。除了富蘭克林之外,此時還有另外8名軍官和15名士兵死亡。石塚裡的備忘錄是這次探險隊已知的最後一次通訊。 考古發現表明,所有剩餘船員都在隨後400公里(250英里)長的行軍中喪生,他們一行人前往 Back River,其中大多數人死在了島上。三四十名男子在死亡前到達了大陸北部海岸,距離西方文明最近的前哨仍有數百英里。

麥克林托克於1857年發現的富蘭克林探險隊遺物
|航海備忘錄

勝利角石塚裡的筆記
11年後的1859年5月,威廉·霍布森(William Hobson,麥克林托克北極探險隊中尉)在威廉王島西北海岸的一座石塚中發現了航海備忘錄紙條。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寫在預先印好的海軍部表格上。第一部分於1847年第一次越冬後寫成,第二部分是一年後新增的。從第二部分可以推斷,該文件最初是被存放在另一個石塚中,該石塚是由詹姆斯·克拉克·羅斯於1830年在約翰·羅斯第二次北極探險期間豎立的,地點被羅斯命名為勝利角。 第一封訊息寫在表格的正文中,日期是1847年5月28日。
H.M.S ships 'Erebus' and 'Terror' wintered in the Ice in lat. 70 05' N., long. 98 23' W. Having wintered in 1846–7 at Beechey Island[a], in lat. 74 43' 28" N., long. 91 39' 15" W., after having ascended Wellington Channel to lat. 77°, and returned by the west side of Cornwallis Island. Sir John Franklin commanding the expedition. All well. Party consisting of 2 officers and 6 men left the ships on Monday 24th May, 1847. (Signed) GM. GORE, Lieut. (Signed) CHAS. F. DES VOEUX, Mate.
由於文件上剩餘空間不足,第二部分和最後一部分大部分寫在表格的邊緣。該篇文章據推測寫於1848年4月25日。
1848 H.M. ships 'Terror' and 'Erebus' were deserted on the 22nd April, 5 leagues N.N.W. of this, ...ing been beset since 12th September, 1846. The officers and crews, consisting of 105 souls, under the command tain F.R.M. Crozier, landed here in lat. 69˚ 37' 42" N., long. 98˚ 41' W. ...aper was found by Lt. Irving under the cairn supposed to have been built by Sir James Ross in 1831–4 miles to the Northward – where it had been deposited by the late Commander Gore in May June 1847. Sir James Ross' pillar has not been found and the paper has been transferred to this position which is that in which Sir J. Ross' pillar was erected – Sir John Franklin died on the 11th June, 1847; and the total loss by deaths in the expedition has been to this date 9 officers and 15 men. (Signed) JAMES FITZJAMES, Captain H.M.S. Erebus.(Signed) F.R.M. CROZIER, Captain & Senior Offr. and start on tomorrow, 26th, for Back's Fish River.
1859年,霍布森在戈爾角西南幾英里的一個石塚中發現了一份使用相同海軍部表格的第二份文件,其中包含與1847年第一封郵件幾乎一模一樣的副本。該文件不包含第二條訊息。根據筆跡推測所有資訊都是菲茨詹姆斯寫的。由於他沒有參加1847年最初存放紙幣的登陸隊,因此推斷這兩份文件最初都是由菲茨詹姆斯在船上填寫的,中尉格雷厄姆·戈爾和大副查爾斯·弗雷德里克·德沃克斯作為登陸隊成員添加了簽名。進一步證實這一點的是,兩份文件都含有相同的事實錯誤,即在比奇島過冬的日期錯誤。1848年,在放棄船隻並隨後從勝利角石塚中找到文件後,菲茨詹姆斯添加了第二條由他和克羅齊爾簽名的信息,並將紙條放在霍布森十一年後發現的石塚中。

被困在冰層中的「幽冥號」模型,納蒂利克遺產中心。
|19世紀的搜尋
▪︎早期搜尋
兩年過去了,富蘭克林仍未得到任何消息,公眾的擔憂與日俱增,簡 • 富蘭克林夫人以及議會成員和英國報紙敦促海軍部派出搜索隊。儘管海軍部表示不覺得有任何需要驚慌的理由,但海軍部還是製定了一項三管齊下的計劃,即在1848年春派遣一支由約翰·理查森(John Richardson)和約翰·雷(John Rae)率領的陸上救援隊,沿麥更些河順流而下,到達加拿大北極海岸。 同時也發起了兩支海上探險隊,一支由詹姆斯·克拉克·羅斯率領,經蘭開斯特海峽進入加拿大北極群島,另一支由亨利·凱萊特指揮,從太平洋進入。此外,英國海軍部還懸賞 2 萬英鎊(相當於2023年的250萬英鎊),『獎勵給任何國家的任何人,只要他們為約翰·富蘭克林爵士指揮的發現號船員提供幫助』。當三管齊下的努力失敗後,英國對北極的關注和興趣日益增加,直到「尋找富蘭克林成了一場十字軍東征」。為紀念富蘭克林夫人尋找失蹤的丈夫而創作的《富蘭克林夫人的哀歌》等民謠開始在英國流行起來。

格雷厄姆·戈爾中尉與查爾斯·弗雷德里克·德沃克斯(Charles Frederick Des Voeux)於1847年5月簽署後並把紀錄存放在勝利角的營地。
這時更多人加入了搜尋,1850年,11 艘英國船隻和 2 艘美國船隻巡航加拿大北極地區,其中包括布雷達爾班號和其姊妹船鳳凰號。幾艘船匯聚在比奇島東岸,在那裡發現了第一批探險遺跡,包括1845年至1846年冬季營地的殘餘物。由富蘭克林夫人自掏腰包出資買下的搜尋船,駕駛雙桅帆船「富蘭克林夫人號」的外科醫生羅伯特·古德瑟發現了約翰·託林頓、約翰·哈特內爾和威廉·布雷恩的墳墓,在該地點沒有發現任何來自富蘭克林探險隊的消息。 1851年春,幾艘船上的乘客和船員在紐芬蘭附近發現一座巨大的冰山,山上有兩艘船隻,一艘直立,一艘在橫樑兩端。這些船隻並沒有受到仔細檢查。當時有人猜測這兩艘船可能是「幽冥號」和「恐怖號」,但現在已知它們並非如此;它們很可能是被遺棄的捕鯨船。

1850年至1851年的搜索
1852年,愛德華·貝爾徹受命指揮政府北極探險船隊尋找富蘭克林,組織了五艘大型軍艦搜尋失蹤的探險團,但這支隊伍最終宣告失敗,貝爾徹無法贏得下屬的喜愛,這在北極航行中尤其不幸,而且他並不完全適合在冰層中指揮船隻。五艘船中的四艘(堅定號 、先鋒號、援助號和勇敢號)被遺棄在浮冰中,貝爾徹為此受到了軍事法庭的審判,但最終被宣告無罪。 其中一艘船「堅決號」最終被一艘美國捕鯨船完好無損地打撈回英國。船上的木材後來被用來製造三張書桌,其中一張名為「堅決桌」的桌子由維多利亞女王贈送給美國總統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它經常被各任美國總統選用,目前放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內。

英國政府尋找探險隊的懸賞海報
|陸路搜索
1854年,雷在為哈德遜灣公司勘測布西亞半島時發現了有關該探險隊命運的進一步證據。1854年4月21日,雷在佩利灣(現努納武特地區庫加魯克)附近遇到了一名因紐特人,他告訴他,在巴克河河口附近有 35 至 40 名白人餓死。其他因紐特人證實了這個故事,其中包括垂死水手之間發生同類相食的報導。 因紐特人向雷展示了許多被確認為屬於富蘭克林探險隊成員的物品。具體來說,雷從因紐特人手中買下了幾把銀叉和勺子,後來經鑑定這些叉子和勺子分別屬於幽冥號的富蘭克林、菲茨詹姆斯、詹姆斯沃爾特費爾霍姆和羅伯特奧姆薩金特,以及恐怖號的船長弗朗西斯羅登莫伊拉克羅齊爾所使用的隨身物品。雷的報告被送至海軍部,海軍部於1854年10月敦促英國哈德遜灣公司派遣一支探險隊沿著巴克河而下,尋找富蘭克林及其手下的其他踪跡。 接下來是首席商人詹姆斯·安德森(James Anderson)和 HBC 員工詹姆斯·斯圖爾特(James Stewart),他們乘獨木舟向北前往巴克河口。1855年7月,一群因紐特人告訴他們,有一群qallunaat(因紐特語中意為「白人」或「歐洲人」,也許最好翻譯為「外國人」)在海岸邊餓死了。8月,安德森和史都華在蒙特婁島的錢特雷灣(後河與大海交會處)發現了一塊木片,上面刻著「幽冥號」和另一塊刻著「史丹利先生」(幽冥號上的外科醫生)的字樣。

1859年5月,威廉·霍布森和他的手下在威廉王島後灣發現了寫有「勝利據點」字樣的石碑
儘管雷和安德森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但海軍部並未計劃再次進行搜索。1854年3月31日,皇家海軍正式將船員列為在役死亡。富蘭克林夫人無法說服政府資助另一次搜尋,於是親自委託弗朗西斯·利奧波德·麥克林托克(Francis Leopold McClintock)組織了另一次探險。這艘探險船是蒸汽縱帆船福克斯號,透過公眾募款購買,於1857年7月2日從阿伯丁啟航。 1859年4月,雪橇隊從福斯出發,前往威廉王島進行搜尋。5月5日,威廉·霍布森中尉率領的隊伍發現了勝利角石塚中的筆記,其中詳細記載了幽冥號和恐怖號的棄船事件,富蘭克林和其他船員的死亡,以及倖存者決定向南進軍大陸的情況。在威廉王島的最西端,霍布森還發現了一艘救生艇,上面有兩具人類骸骨,以及富蘭克林探險隊的遺物。船內有大量廢棄的設備,包括靴子、絲手帕、香皂、海綿、拖鞋、髮梳和許多書籍,其中包括一本奧利弗·戈德史密斯的《威克菲爾德的牧師》書籍。 在島上的其他地方,麥克林托克的搜索人員發現了另一具骨架。他仍然穿著衣服,然後進行搜查,發現了一些文件,其中包括恐怖號的首席軍士長哈里·佩格拉的海員證書。由於屍體穿著船上乘務員的制服,因此更有可能的是屍體屬於托馬斯·阿米蒂奇(Thomas Armitage),他是「恐怖號」砲兵,也是佩格拉的船友,他攜帶著佩格拉的文件。麥克林托克親自從因紐特人那裡獲取了有關這次探險隊災難性結局的證詞。 查爾斯·弗朗西斯·霍爾(Charles Francis Hall)曾居住在巴芬島弗羅比舍灣附近和加拿大大陸裡帕爾斯灣的因紐特人中,他曾在1860年至1869年間進行過兩次探險,在威廉王島南部海岸發現了營地、墳墓和遺跡,但他認為在因紐特人中不會發現任何富蘭克林探險隊的倖存者。1869年,當地因紐特人將霍爾帶到島上的淺墳,裡面有保存完好的屍骨和衣物碎片。這些遺骸被送回英國,埋葬在倫敦格林威治舊皇家海軍學院的富蘭克林紀念碑下。 著名生物學家托馬斯·亨利·赫胥黎檢查了這些遺骸並得出結論,它們屬於「幽冥號」上的少尉亨利·托馬斯·鄧達斯·勒維斯康特。2009年的檢查表明,這些實際上是「幽冥號」助理外科醫生哈里·古德瑟的遺體。儘管霍爾認定富蘭克林探險隊全體船員都已遇難,但他相信官方的探險記錄仍可在石塚下找到。在嚮導伊皮爾維克(Ipirvik)和塔庫利圖克(Taqulittuq)的幫助下,霍爾收集了數百頁因紐特人的證詞。

約翰歐文三等中尉,恐怖號船員
這些材料包括訪問富蘭克林船隻的記錄,以及在華盛頓灣附近威廉王島南部海岸與一群白人的遭遇。1990年代,大衛·C·伍德曼(David C. Woodman)對這份證詞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並以此為基礎撰寫了兩本書,即《解開富蘭克林之謎》 (1992年) 和《我們之中的陌生人》 (1995年)。在這兩本書中,他重現了這次探險的最後幾個月。伍德曼的敘述挑戰了現有的理論,即倖存者在1848年剩餘的時間裡從勝利角向南行進時全部遇難。相反,他辯稱,因紐特人的記錄強烈表明,克羅齊爾在最後筆記中提到的105名倖存者中的大多數實際上在1848年後還活著,他們重新裝備了至少一艘船,並在船沉沒前設法沿著威廉王島的海岸航行,一些船員直到1851年還活著。 為了找到其他探險記錄,美國陸軍中尉弗雷德里克·施瓦特卡(Frederick Schwatka)在1878年至1880年間組織了一次威廉王島探險。施瓦特卡乘坐縱帆船前往哈德遜灣,召集了包括曾協助過霍爾的因紐特人在內的隊伍,繼續徒步和乘坐狗拉雪橇向北行進,採訪因紐特人,參觀已知或可能的富蘭克林探險隊遺跡地點,並在島上過冬。儘管施瓦特卡未能找到期望中的文件,但在1880年美國地理學會為他舉行的晚宴上,他發表演講稱,他的探險隊完成了「歷史上時間和距離最長的雪橇之旅」,歷時十一個月零四天,行程 4,360 公里(2,710英里);這是白人第一次以與富蘭克林的經歷相同的探險記錄數據。施瓦特卡成功找到了富蘭克林一名手下的遺體,透過個人物品辨認,他正是恐怖號上的三等尉約翰·歐文。施瓦特卡將歐文的遺體運回蘇格蘭,並於1881年1月7日在愛丁堡的迪恩公墓以最高榮譽安葬。 施瓦特卡探險隊在如今的阿德萊德半島飢餓灣以南的地方沒有發現富蘭克林探險隊的遺跡。此地距離克羅齊爾的既定目標巴克河以北約64公里(40英里),距離大奴湖畔最近的西部前哨基地也有數百英里。伍德曼引述因紐特人的報告稱,1852年至1858年間,有人看到克羅齊爾和另外一名探險隊成員出現在貝克湖地區,大約在南部400公里(250英里)處。1948年,法利·莫厄特在那裡發現了「一個非常古老的石塚,不是正常的愛斯基摩人建築」,裡面有燕尾榫接合的硬木盒子的碎片。
|現代探險
▪︎威廉王島發掘(1981–1982)
1981年6月,阿爾伯塔大學人類學教授歐文‧比蒂(Owen Beattie)啟動了1845-1848年富蘭克林探險法醫人類學計畫(FEFAP)。他與他的研究人員和實地助理團隊從埃德蒙頓前往威廉王島,像132年前富蘭克林的團隊一樣穿越島上的西海岸。FEFAP希望找到文物和骨骼遺骸,以便利用現代法醫學技術確定失蹤的129名船員的身份和死亡原因。 儘管這次跋涉發現了與19世紀歐洲人有關的考古文物和未受干擾的人類遺骸,但比蒂對沒有發現更多遺骸感到失望。在檢查富蘭克林船員的骨頭時,他注意到骨頭上出現了凹陷和脫屑的區域,這些區域通常是由於缺乏維生素 C 而引起的,而缺乏維生素 C 是導致壞血病的原因。返回埃德蒙頓後,他與北極考古學家詹姆斯·薩維爾(James Savelle)對比了調查筆記,並注意到骨骼圖案暗示了同類相食。為了了解富蘭克林船員的健康和飲食情況,他將骨骼樣本送到艾伯塔土壤和飼料檢測實驗室進行微量元素分析,並組織了另一支隊伍前往威廉王島。分析發現,船員骨骼中的鉛含量高達 226 ppm ,比從同一地理區域採集的因紐特人骨骼中的對照樣本(26-36 ppm)高出十倍。 1982年6月,由比蒂和三名學生(阿爾伯塔大學人類學研究生沃爾特·科瓦爾、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西蒙弗雷澤大學考古學和地理學專業學生阿恩·卡爾森以及因紐特人學生兼實地助理阿爾辛·通吉利克)組成的團隊乘飛機抵達威廉王島足跡,在那裡他們重走了1859年的麥克林卡,這次探險的發現包括在麥克林托克「船塢」附近發現的 6 至 14 具男性遺骸,以及一些文物,其中包括一個完整的靴底,靴底裝有臨時的防滑釘,以便更好地牽引。

加拿大努納武特地區比奇島港口附近富蘭克林營地的四座墳墓。

(左至右)三塊墓碑分別紀念富蘭克林探險隊的約翰·託林頓、威廉·布雷恩和約翰·哈特內爾,第四塊墓碑紀念的是水手托馬斯·摩根(Thomas Morgan)的墳墓,他後來參加了富蘭克林搜索行動並在營地去世。
▪︎比奇島發掘與挖掘工作(1984年至1986年)
1982年回到埃德蒙頓後,比蒂了解了1981年探險隊對鉛含量的調查結果,並努力尋找原因。可能包括用來密封探險隊食品罐頭的鉛焊料、內襯鉛箔的其他食品容器、食用色素、煙草製品、錫餐具和鉛芯蠟燭。他開始懷疑鉛中毒加上壞血病的影響可能會對富蘭克林船員造成致命的威脅。由於骨骼中的鉛可能反映的是終生的接觸鉛量,而非僅限於航行中的接觸鉛量,因此只能透過對保存完好的軟組織(而非骨骼)進行法醫檢查來檢驗貝蒂的理論,比蒂決定檢查比奇島上埋葬船員的墳墓。 在獲得法律許可後,比蒂的團隊於1984年8月訪問了比奇島,對埋葬在那裡的三名船員進行屍檢。首先犧牲的探險隊人員是約翰‧託林頓。在完成託林頓的屍檢、挖掘並簡單檢查了約翰·哈特內爾的屍體後,由於時間緊迫和天氣威脅,調查小組帶著組織和骨骼樣本返回埃德蒙頓。對託林頓骨骼和頭髮的微量元素分析表明,這名船員「可能因鉛中毒而遭受嚴重的精神和身體問題」。雖然屍檢顯示肺炎是導致船員死亡的最終原因,但鉛中毒也被認為是促成因素。 探險期間,小組來到了墓地以北約 1 公里(0.62英里)的地方,檢查了富蘭克林的士兵丟棄的數百個食品罐頭的碎片。比蒂注意到,焊點處的鉛焊接得不好,很可能與食物直接接觸。1984年探險隊的發現和托林頓(一具被北極永久凍土完好保存的 138 年曆史的屍體)的照片的發布,引起了媒體的廣泛報道,並重新引起了人們對富蘭克林探險隊的興趣。 隨後的研究表明,鉛的另一個潛在來源可能是船上的蒸餾水系統,而不是罐頭食品。 KTH Farrer 認為:「我們不可能想像一個人在八個月內每天從罐頭食品中攝入的鉛量(3.3毫克/天)會將體內的 PbB 升高到 80 μg/dL 的水平(成人此時開始出現鉛中毒症狀)。」 這次探險的獨特之處在於,這些船隻配備了改裝的鐵路火車的發動機,用於輔助推進,航行時每小時約需一噸淡水。極有可能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船上配備了獨特的海水淡化系統,考慮到當時使用的材料,該系統會產生大量鉛含量極高的水。威廉·巴特斯比(William Battersby)認為,這才是探險隊成員遺體中發現的高濃度鉛的真正來源,而不是罐頭食品。 1986年對這些墳墓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攝製組拍攝了這一過程,並在1988年美國節目《新星》的一集中進行了展示。在艱苦的現場條件下,明尼蘇達大學的放射科醫生和德里克·諾特曼醫學博士和放射技師拉里·安德森在屍檢前對機組人員進行了多次 X 光檢查。北極服裝專家芭芭拉‧施韋格(Barbara Schweger)和病理學家羅傑‧艾米(Roger Amy)協助調查。 比蒂和他的團隊注意到有人曾試圖挖掘哈特內爾的屍體。過程中,一把鎬頭損壞了棺材的木蓋,棺材匾也不見了。後來,埃德蒙頓的研究顯示,富蘭克林救援隊指揮官愛德華·貝爾徹爵士曾於1852年10月下令挖掘哈特內爾的屍體,但因永久凍土而受阻。一個月後,另一支救援隊的指揮官愛德華·A·英格爾菲爾德成功挖掘屍體,並取下了棺材上的匾額。 與哈特內爾的墳墓不同,一等兵威廉·布雷恩的墳墓基本上完好無損。當他的屍體被挖掘出來時,勘測隊發現了一些匆忙埋葬的跡象。他的手臂、身體和頭部在棺材中放置的位置不太準確,而且他的一件內衣穿反了。棺材對他來說太小了,蓋子壓在他的鼻子上。他的棺材蓋上裝飾著一塊巨大的銅牌,上面刻著他的名字和其他個人資料。

富蘭克林失蹤探險隊遺址
▪︎NgLj-2 發掘(1992年)
1992年,富蘭克林學者巴里·蘭福德(Barry Ranford)和他的同事邁克·亞拉斯卡維奇(Mike Yarascavitch)發現了一些人類骨骼遺骸和文物,他們懷疑是部分失踪的探險隊員的遺骸。該地點與麥克林托克「船上」的物理描述相符。1993年,一隊考古學家和法醫人類學家返回威廉王島西岸的這個被他們稱為「NgLj-2」的遺址,挖掘這些遺骸。這些挖掘工作發現了近 400 塊骨頭和骨頭碎片,以及從陶土管碎片到紐扣和黃銅配件等各種實物。探險隊的法醫科學家安妮·金利賽德(Anne Keenleyside)對這些骨頭進行了檢查,結果顯示骨頭中鉛含量過高,並且有許多「與去肉一致的切痕」。根據這次遠徵,人們普遍認為,富蘭克林的士兵中至少有一部分人在最後的危機中採取了同類相食的手段。 2015年,《國際骨考古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除了骨頭上的肉被剝去之外,35 根骨頭還有「斷裂」和「擦鍋」的跡象,這個現象通常發生在「食人行為的最後階段,飢餓的人會將它們在鍋烹煮並摩擦」。
▪︎威廉王島(1994–1995)
1994年,伍德曼組織並領導了一次從科林森灣到(現代的)勝利角地區的陸地搜索,以尋找當時因紐特獵人蘇普格在證詞中提到的埋藏的「墓穴」。一支十人小組花了十天時間進行搜尋,由加拿大皇家地理學會贊助,並由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拍攝。但沒有發現任何墓穴的蹤跡。 1995年,伍德曼、喬治·霍布森(George Hobson)和美國探險家史蒂文·特拉夫頓(Steven Trafton)聯合組織了一次探險活動,每隊都計劃進行單獨的搜索。特拉夫頓的團隊前往克拉倫斯群島調查因紐特人關於那裡的「白人石塚」的故事,但一無所獲。霍布森的團隊在考古學家瑪格麗特·貝爾圖利的陪同下,調查了菲利克斯角以南幾英里處的營地,在那裡發現了一些富蘭克林的小遺物。伍德曼與兩名同伴從沃爾灣向南前往勝利角,調查了海岸沿線所有可能的露營地,僅在瑪麗亞路易莎角附近一個之前未知的露營地發現了一些生鏽的罐子。
▪︎殘骸搜尋(1997–2013)
1997年,加拿大電影公司 Eco-Nova 組織了「富蘭克林150年」探險隊,使用聲納調查更多1992年發現的優先磁性目標。調查考古學家是羅伯特·格雷尼爾(Robert Grenier),瑪格麗特·貝爾圖利(Margaret Bertulli)擔任助理,伍德曼再次擔任探險隊歷史學家和搜索協調員。行動由加拿大海岸防衛隊破冰船勞里埃號執行。對柯克沃爾島附近約40平方公里(15平方英里)的面積進行了勘測,但沒有結果。當分遣隊在奧萊利島北部小島的海灘上發現富蘭克林的遺物(主要是銅片和小件物品)時,搜索範圍轉移到該地區,但在探險隊結束前,惡劣的天氣阻礙了重要的調查工作。 Eco-Nova 製作了一部有關這次探險的紀錄片《神秘的海洋:尋找失蹤的艦隊》。 伍德曼組織了三次探險隊,繼續對擬議的沉船地點進行磁力儀測繪:2001年的一次私人贊助的探險隊,以及2002年和2004年的愛爾蘭-加拿大富蘭克林搜尋探險隊。這些探險隊利用在海冰上工作的雪橇式磁力儀,在2001年完成了對北部(柯克沃爾島)搜尋區域的未完成調查,並在2002年和2004年完成了對整個南部奧萊利島地區的調查,所有高優先磁性目標都被冰層的聲納識別為地質起源。2002年和2004年,在岸上搜索期間,人們在奧萊利島東北部的一個小島上發現了小型富蘭克林文物和典型的探險家帳篷遺址。 2008年8月,加拿大公園管理局宣布進行新一輪搜尋,由格雷尼爾領導。這次搜索希望利用改善的冰況,使用開闊水域船上的側掃聲納。格雷尼爾也希望藉鏡口述歷史學家多蘿西·哈利·艾伯收集的最近出版的因紐特人證詞。埃伯的一些線人將富蘭克林的一艘船隻的位置定位在皇家地理學會島附近,而此前的探險隊從未搜索過這一區域。搜尋人員還包括當地因紐特人歷史學家 Louie Kamookak,他發現了探險隊的其他重要遺跡,可以代表當地文化。 1853年,英國皇家海軍調查者號在搜尋富蘭克林探險隊時被冰封,隨後被遺棄。2010年7月25日,它在加拿大西部北極地區班克斯島北岸的Mercy Bay淺水區被發現。加拿大公園管理處團隊報告稱,石像狀況良好,直立在深約 11 公尺(36英尺)的水中。 2013年8月,加拿大公園管理局宣布進行新一輪搜尋。

2014年9月威爾莫特灣和克蘭普頓灣底部的幽冥號側掃聲納圖像
▪︎維多利亞海峽探險:幽冥號沉船(2014年)
2014年9月1日,一支以「維多利亞海峽探險隊」名義進行的更大規模搜索,在威廉王島附近的莫德皇后灣的哈特島上發現兩件物品:一個木製物體,可能是甲板錨鏈塞子,甲板錨鏈塞是一根鐵管,船上的錨鏈通過它下降到下面的錨鏈艙中;以及下水帶有兩支皇家海軍闊箭印記的。 2014年9月9日,探險隊宣佈於9月7日找到了富蘭克林的兩艘船中的一艘。該船保存良好,側掃聲納甚至能清楚地拾取甲板木板。沉船位於莫德皇后灣東部、奧萊利島以西的威爾莫特和克蘭普頓灣底部,水深約11公尺(36英尺)。10月1日,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在下議院確認沉船為英國皇家海軍「幽冥號」。2015年,獅子電視台為第四頻道的《秘史》系列節目製作了一部紀錄片《尋找北極幽靈船》。 2018年9月,加拿大公園管理局宣布埃里伯斯火山的狀況已嚴重惡化。發言人表示:「作用在甲板上的向上浮力,加上相對較淺的水域中的風暴湧浪,導致了船體位移。」由於天氣和冰況原因,2018年的水下探索僅持續了一天半,並於2019年繼續進行。同樣在2018年9月,一份報告提供了有關船隻和物品所有權的具體信息:英國將擁有從幽冥號打撈上來的首批 65 件文物,而兩艘船的殘骸和其他文物將由加拿大和因紐特人共同擁有。
▪︎北極研究基金會探險:恐怖號沉船(2016)
2016年9月12日,北極研究基金會宣布探險隊在威廉王島南部的恐怖灣發現了恐怖號沉船,位在水深24公尺(79英尺)處,狀況「完好無損」。 2018年,一個團隊使用遙控水下機器人(ROV)檢查了恐怖號殘骸,並收集了船隻和一些文物的照片和影片片段。該小組得出結論,恐怖號並沒有被拋錨,因為看到錨鏈沿著舷牆固定。
|科學結論
▪︎失敗的原因
FEFAP 實地調查、發掘和掘屍工作持續了十多年。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比奇島船員很可能死於肺炎,也許還死於肺結核,在布雷恩發現的波特病證據也證實了這一點。毒理學報告指出鉛中毒可能是導致此事件的因素。在一些船員的骨頭上發現刀刃切割的痕跡,這被視為食人行為的跡象。有證據表明,寒冷、飢餓,以及包括壞血病、肺炎和肺結核在內的疾病,加上鉛中毒,導致富蘭克林探險隊中的所有成員死亡。此外,也發現軍官們主要食用的食物罐頭焊接不良,導致食物腐爛。探險隊員捕獲和食用的動物含有C 型肉毒桿菌,這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免疫系統減弱的情況。 最近,對哈特內爾和其他船員的骨骼和指甲樣本進行的化學重新檢驗對鉛中毒的作用產生了懷疑。2013年的一項研究確定,機組人員骨骼中的鉛含量在其一生中一直保持一致,並且老年骨骼材料和年輕骨骼材料中濃度的鉛同位素之間沒有差異。如果船員們真的因密封罐頭食品的焊料或船上的供水中的鉛而中毒,那麼在他們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裡,體內的鉛濃度和同位素組成都會「飆升」。2016年的一項研究支持了這種解釋,該研究表明,船員的健康狀況不佳實際上可能是由於營養不良,特別是鋅缺乏造成的,可能是由於飲食中缺乏肉類造成的。這項研究利用微 X 射線螢光技術繪製了哈特內爾生命最後幾個月內拇指指甲中的鉛、銅和鋅含量,結果發現,除生命最後幾週外,哈特內爾體內的鉛濃度均在健康範圍內。相較之下,鋅的含量遠低於正常水平,這表明哈特內爾可能患有慢性鋅缺乏症,這種疾病足以嚴重抑制他的免疫系統,使他極易受到已經感染的結核病惡化的影響。在他生命的最後幾週,疾病導致他的身體開始分解骨骼、脂肪和肌肉組織,將先前儲存在這些組織中的鉛釋放到血液中,導致了先前在軟組織和頭髮的分析中提到的高鉛含量。 富蘭克林選擇的航線是沿著威廉王島西側航行,這條路線讓幽冥號和恐怖號陷入了「一列浮冰…在短暫的夏季,浮冰並不總是能散去」,如果是選擇沿著威廉王島東海岸的路線在夏季通常會有浮冰散去,羅爾德·阿蒙森後來通過浮航路線。富蘭克林探險隊在維多利亞海峽的冰層中度過了兩個冬天,由於是海軍探險,因此其裝備和訓練並不完善,不適合陸地旅行。一些從「幽冥號」和「恐怖號」向南行駛的船員帶回了許多北極生存所不需要的物品。麥克林托克注意到「船艙」的救生艇中有大量重物,並認為它們「只是死重的積累,用處不大,而且很可能會削弱雪橇船員的力量」。1846年至1847年的冬天在當時來說異常嚴酷,這意味著該船連續兩個冬天完全被困在冰中。
|其他發現
2017年,滑鐵盧大學人類學兼任教授、努納武特遺產和文化部前主任道格拉斯·斯坦頓(Douglas Stenton)提出,在威廉王島發現的四具人類遺骸可能是女性。他最初懷疑DNA測試不會提供更多信息,但令他驚訝的是,測試結果顯示DNA中沒有「Y」染色體元素。史丹頓承認,在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初確實有女性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但他也指出,DNA 可能只是退化了,因為進一步的測試結果並不確定,他得出結論,最初的發現「幾乎肯定是錯誤的」。 1993年,在埃里伯斯灣附近的 NgLj-3 地點發現三具屍體。該遺骸最初於1859年由麥克林托克的探險隊發現,二十年後被施瓦特卡重新發現並埋葬。2013年,史丹頓領導的團隊挖掘出遺骸,進行DNA檢測和法醫臉部重建。研究小組的報告發表在2015年《極地雜誌》上,報告指出,從殘骸中重建的兩個完整頭骨與幽冥號上的戈爾中尉和冰王里德相似;後來,科學研究確認這些遺骸不可能屬於戈爾,因為勝利角的便箋上寫道,戈爾在1848年4月棄船之前就已去世。 2021年 月,其中一具屍體被確認為「幽冥號」工程師準尉約翰·格雷戈里(John Gregory)。一個家譜團隊找到了格雷戈里的曾曾孫喬納森·格雷戈里,他居住在南非伊麗莎白港,並通過 DNA 測試確認了家族匹配。 2024年9月,滑鐵盧大學和湖首大學的研究人員道格拉斯·斯坦頓(Douglas Stenton)、斯蒂芬·弗拉特皮特羅(Stephen Fratpietro)和羅伯特·W·帕克(Robert W. Park)宣布,他們通過 DNA 檢測確認一塊下顎骨屬於菲茨詹姆斯上尉。與菲茨詹姆斯的曾祖父詹姆斯·甘比爾(James Gambier)的在世後代進行了完整的 Y 染色體 DNA 匹配; DNA 捐贈者奈傑爾·甘比爾(Nigel Gambier)是菲茨詹姆斯的五倍遠堂兄弟。透過進行家譜研究,歷史學家 Fabiënne Tetteroo 確定奈傑爾·甘比爾是菲茨詹姆斯的合適人選。Tetteroo 聯繫了甘比爾,他同意提供可確定菲茨詹姆斯身份的 DNA 樣本。菲茨詹姆斯的下顎骨上有與食人相似的切痕。
|後世留存
▪︎發現西北航道
富蘭克林探險隊探索了最終被發現的眾多西北航道之一的附近區域。1850年,當更著名的搜索探險正在進行時,羅伯特·麥克盧爾乘坐皇家海軍調查者號開始了鮮為人知的麥克盧爾北極探險,同時也調查了富蘭克林航行的命運。雖然他沒有找到太多有關富蘭克林命運的證據,但他最終確定了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冰封路線。這就是威爾斯親王海峽,位於富蘭克林艦隊的北邊很遠的地方。
麥克盧爾因其發現而被授予爵士稱號。雖然麥克盧爾的探險顯然比富蘭克林的航行要好得多,但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包括調查者號的損失和在冰上度過的四個冬天)和許多爭議,其中包括對麥克盧爾自私和計劃不周的指控。他決定在沿途放置多個資訊石碑,最終拯救了他的探險隊,他們最終被堅決號的船員發現並拯救。 1855年,英國議會委員會得出結論,麥克盧爾「應該因發現西北航道而獲得獎勵」。如今,誰真正發現了西北航道仍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因為不同航道的通航程度各不相同。儘管麥克盧爾確實證實了第一條在理想條件下可供船舶航行的西北航道,但由於他的探險過程困難重重,個人聲譽不佳,他的探險活動晚於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稱是第一個發現者),而且他從未穿越他發現的海峽,而是選擇通過班克斯島運輸,因此麥克盧爾在現代很少受到讚譽。
▪︎辛普森海峽
富蘭克林探險隊的成員穿越威廉王島南岸,到達加拿大大陸;在阿德萊德半島內陸發現的探險隊遺骸證明了這一點。這可能涉及步行穿越辛普森海峽,該海峽後來被公認為通往太平洋的西北航道之一。由於探險隊成員無一倖存,因此尚不清楚是否有人意識到這一點。喬治·巴克於1834年發現了這條海峽,但他並沒有意識到它是一條西北航道。無論如何,到了1854年,人們普遍相信探險隊的殘餘部隊已經渡過海峽,海軍部於1月12日將這一消息告知了富蘭克林夫人。 查爾斯·理查德·韋爾德的斷言加強了富蘭克林發現該通道的說法,富蘭克林長期以來一直懷疑辛普森海峽確實連接了兩大洋。1860年,麥克林托克確定該海峽確實是西北航道。這次發現之後,為了紀念富蘭克林的遺產,皇家地理學會宣布他的失蹤探險隊是第一次發現這條通道的探險隊。富蘭克林夫人被授予了一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獎章。 直到1906年羅爾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經由辛普森海峽橫渡約阿島的航道後,西北航道才得以全面通航。

約翰·富蘭克林的雕像位於他家鄉英國林肯郡斯皮爾斯比。
|紀念
在富蘭克林探險隊失敗後的幾年裡,維多利亞時代的媒體一直把富蘭克林描繪成一位帶領他的部下探索西北航道的英雄。富蘭克林家鄉的一座雕像上刻有「約翰·富蘭克林爵士 – 西北航道的發現者」銘文,倫敦和塔斯馬尼亞雅典娜神廟外的富蘭克林雕像上也有類似的銘文。儘管這次探險的命運,包括可能出現的食人事件,被廣泛報導和爭論,但富蘭克林在維多利亞時代公眾中的地位絲毫未減。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富蘭克林夫人為保護丈夫的名譽和消除人們對食人行為的懷疑而做出的努力,同時也得到了查爾斯·狄更斯等著名人物的幫助,狄更斯斷言「沒有任何理由相信,人類會通過吃掉死去同伴的屍體這種可怕的方式延長自己的壽命」,這次探險已成為許多非小說作品的主題。 圍繞這次探險的謎團是PBS節目《 Nova》的三集主題,分別於1988年、2006年和2015年播出;2007年電視紀錄片《富蘭克林迷失的探險隊》在探索頻道高清影院播出;以及2008年的加拿大紀錄片《Passage》。在2009年英國獨立電視台(ITV)旅行紀錄片系列《比利·康諾利:世界盡頭之旅》的一集中,主持人比利·康諾利和他的團隊參觀了比奇島,拍攝了墓地並詳細介紹了這次探險。 為了紀念這支失蹤的探險隊,加拿大西北地區的一個行政區被命名為富蘭克林區。

恐怖號的船長,富蘭克林副官,弗朗西斯·克羅齊爾的雕像位於他家鄉唐郡班布里奇。
2009年10月29日,格林威治老皇家海軍學院的小教堂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感恩儀式,以紀念那裡的富蘭克林國家紀念碑的重新揭幕。儀式還包括對唯一一具將被送回英國的幽冥號船員遺骸進行莊嚴的重新安葬,該遺骸於1873年被埋葬在紀念碑內(之前被認為是 Le Vesconte,但實際上可能是 Goodsir)。第二天,一群極地作家前往倫敦的肯薩爾格林公墓,向埋葬在那裡的北極探險家表示敬意。 其他許多參與搜尋富蘭克林的老兵也埋葬於此,包括海軍上將霍雷肖·托馬斯·奧斯汀、海軍上將喬治·巴克、海軍上將愛德華·奧古斯都·英格菲爾德、海軍上將貝德福德·皮姆和海軍上將約翰·羅斯。富蘭克林的妻子富蘭克林夫人也被埋葬在肯薩爾格林的墓穴中,並在一個大理石十字架上紀念她的侄女索菲亞克拉克羅夫特。
2018年,AMC推出了電視劇《極地惡靈》第一季,該劇講述的是富蘭克林失蹤探險隊的故事,並虛構了兩艘船的船員形象。
(部分資料參考於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