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

含有「北極」共 9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喜歡看翻譯的科普書,長期閱讀有關醫學、生態與環境方面的科普書,我發現不要以為那些書都是要嚇人般的厚厚一鉅冊,但是內容往往生動精彩,扣人心弦的程度,絕對勝於一般的推理或傳奇小說。 最近正在看的「尋找北極森林線」就兼具科學,冒險以及文學性、千萬不要被書的副標題「融化的冰河、凍土與地球最後的森林」給嚇
Thumbnail
src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7/15
好感人~
Writing 生活玩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5
❦ 莊小昕 人與野生動物的真實相處
1963年,前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的工程師陳‧湯瑪斯出版了一本據說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書。然而大多數人連書的影子都還沒看到,就在出版的前一日,這本書就被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列為了機密。直到2013年,根據美國的信息自由法,CIA在自己的官網上解密了這本書。
Thumbnail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7/13
有機會很想讀讀看。
Writing 生活玩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3
向日葵大叔 現在可以買的到了,只是內容應該不會是最初版那樣
✦ 一顆有夢想的枕頭,半夜偷偷出門旅行 ✦ 夜深了,月亮輕輕掛在天空,星星眨著眼睛。小寶已經躺在床上睡著了,還發出均勻的呼吸聲。被子蓋得暖暖的,身旁陪著他的是每天晚上都不離身的——柔柔,一顆雪白柔軟的枕頭。 但今天晚上,柔柔卻怎麼也睡不著。 牠望著窗外的星星,心裡悄悄想著:「世界這麼
含 AI 應用內容
#日常#分享#柔柔
受訪者可以粗略分兩種,超認真做事前功課和現場自由發揮,沒有對錯;對記者來說,只要在採訪當下有用心聽記者的提問並傾心分享,就都是好的受訪者。不過我不否認,不按牌理出牌的回答通常更吃經驗,有遇過完全拉不回來事後寫得很痛苦的採訪,但有時候也讓報導走向出乎意料(甚至比預設更好)的專訪方向,這篇專訪就是如此。
Thumbnail
今天看到粉絲專頁「The Language Nerds」分享「北極」(Arctic)與「南極」(Antarctica)的意思:「北極」(Arctic)就是「有熊」(Bears),「南極」是「沒有熊」(No bears)。 看到這個,我趕緊去找到底是不是真的!
Thumbnail
「冰蟲計畫」是冷戰期間美國陸軍的一項絕密計劃,目的在格陵蘭冰蓋下建立一個移動核子飛彈發射場網路。其目標是建立一個能夠抵禦第一次打擊的龐大核彈發射場網路。這是丹麥國際問題研究所1996年獲得的解密文件得出的結論。這些飛彈可以打擊蘇聯境內的目標,但從未投入使用,也從未獲得丹麥政府必要的同意。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5/06/15
感覺有點科幻的味道,卻是真的存在,令人毛骨悚然。
Writing 生活玩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6
普普文創 很多電影劇情其實都反映在真實歷史上,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珍妮特號是一艘美國海軍探險船,由喬治·W·德隆指揮,於1879年至1881年間執行了前往北極的珍妮特探險任務。該船和船上的 33 名船員被困在冰層中漂流近兩年後,才被從冰層中解救出來,但隨後又被困住,並在西伯利亞海岸以北約300海浬(560公里;350英里)處沉沒。
Thumbnail
在希臘神話中,希珀波利亞人(是一群居住在世界北極地區的神話。他們的名字似乎源自希臘文ὑπέρ Βορέᾱ,意為「北風之神之外」,他們也叫做極北人。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