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人類股在大家懷疑時瘋狂上漲,等到大家吸收相關資訊後予以認可而要買入時,股價已成整理狀態,所以這就是錢跑得比人快的寫照。要高報酬往往會伴隨著高風險。一定有神人是重壓機器人股後獲得財務自由的,這種事經常在發生,但那些經驗一樣是常人所難以複製的。
接續上一篇文章,雖然主力的資金量充沛,但也要考慮到其他主力的存在,所以要有一定的勝率才會出手。例如將資金投入到某一檔中小型個股中,以吸引其他資金的投入。其他資金會想要搭順風車的,因為越快上車,成本就是相對的低,後面上車的可就買貴了,還有可能成為最後一隻白老鼠。所以說,在主力剛上車時跟著買進當然勝率比較高,就算有些題材股就像不死鳥一樣,每隔幾天就爆出一根漲停板,那也不是一般當沖客所可以跟上的。一般而言,連續上漲幾天的個股就會休息個好一陣子。像是熱門的機器人類股龍頭所羅門,因為辣個男人黃仁勳的指名而應聲大漲好一陣子,但也終有休息的時候,必須蓄積力量等待下一次的上漲機會。
機器人類股在大家懷疑時瘋狂上漲,等到大家吸收相關資訊後予以認可而要買入時,股價已成整理狀態,所以這就是錢跑得比人快的寫照。要高報酬往往會伴隨著高風險。一定有神人是重壓機器人股後獲得財務自由的,這種事經常在發生,但那些經驗一樣是常人所難以複製的。
買在起漲點是一個思考的大方向,就像當沖一看到下跌就要趕快止損,沒什麼好商量的。既然要獲利,要的就是最新的資訊與快速的買進賣出,要在主力還在進貨時買入,還沒出貨時賣出。如果在資訊已經被投資人廣為人知之後,那就是要進入中長期的耐力比拼了。
一直換股操作就是常態,所以也要養成快速看線圖的功夫。是不是上頭有月線壓著,所以隔日如果上漲碰到月線時,可能會是當日高點?這樣的劇本走向是有可能發生的,所以也會想要找那常創新高的個股,上面就沒有壓力,是一片晴空萬里。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追求最新標的是一個選股方向,但尋找跌深反彈的個股來佈局,這也是一種方式。所謂的右下角躺在地板上的地板股,因為有著容易上漲的優勢,自然也會是主力關注的焦點,而且散戶也不知道主力何時要發動?要買進多少的量?所以主力依然握有著掌控權。
月光覺得,去思考主力要什麼,就能更深一層的明白應該如何選股進場。比起胡亂猜測,倒不如讓自己化身為主力,就能站在主力的高度上去思考,而不是只想著和當沖老手在戰場上互相較勁,這樣勝率自然無法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