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不會因為現在沒有買車或買房,就失去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的基本權利。要去修復對於金錢的匱乏感,就是要透過新養成的習慣來重塑自己。所以,為何不能大膽的認為,自己可以站在與金錢的真理這本書的作者相同的高度來說話?既然人擁有無限的想像力,可以設計出各種各樣天馬行空的故事,並且投入其中。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個思考角度來說,既然已經成為有錢人,那就可以用有錢人的角度來寫成一本書。所為的行為舉止都是符合有錢人的標準。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自己所說的話,就是有錢人所說的話;所寫出的文章,就是有錢人所寫的文章。要去思考的點是,為何自己不能成為這樣的人呢?因為自己不夠格嗎?
一個人不會因為現在沒有買車或買房,就失去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的基本權利。要去修復對於金錢的匱乏感,就是要透過新養成的習慣來重塑自己。所以,為何不能大膽的認為,自己可以站在與金錢的真理這本書的作者相同的高度來說話?既然人擁有無限的想像力,可以設計出各種各樣天馬行空的故事,並且投入其中。
那麼,去以身為一個有錢人的身份來說話,也可看作為在述說一部故事。大家也都知道,同樣的道理,由不同的人來說出口,卻有著不同的效果。所謂的名人代言,要的就是由他們的口中親自說出來,這樣才能發揮廣大的影響力。月光的意思是,名人的話語能夠發揮其影響力,固然是因為他們的專業或是能力,但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其扮演的角色所致。
換言之,就道理的了解程度而言,或許跟名人相差無幾,差別只在於是否有名氣而已。當然,這種說法有點懷才不遇的意味,但月光並不是要將文章方向導向於此。而是要強調,如果自認為與名人的見識及能力相差不遠,那就可以試著發表出來,而不要去管自己有沒有名氣這件事。
自以為,或是說自我感覺良好這種有點負面的說法都行,自己要認為如何如何,都是可以自己定義的,不是嗎?例如就刷牙這件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作法,對於要不要用電動牙刷,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無論如何,在家中就是家人輪流有一段刷牙的時間,就以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去清潔自己的牙齒,如此而已。 所以說,對於匱乏感這件事,也可以通過不斷的調整自己的看法來修復。就是那所謂的自以為,不要卡在中間,說著:我也想要調整心態啊,但就是做不到!固然每個人所能接受的作法都不一樣,但就是從確認其他微小事情來逐步建立起來,這一點可不能心急。
就算沒車沒房,但只要身體和頭腦還能運作,就能擁有無限的可能。要去學會不要讓別人來定義自己,這聽起來好像是一句很狂的話,但身處在這AI機器人即將普及的時代,以後人類能做的,可能就是領取基本生活收入之後,每天就是吞營養藥丸和玩遊戲而已嗎?這樣的預測說來不無可能。
因為虛擬世界可以滿足人類無窮無盡的慾望,看是要買多少房車,交幾百個朋友,或是去哪裡旅行都行。日常生活的維持有機器人代勞,洗衣服摺衣服和打掃家裡,不用人類煩心,身體機能可以繼續維持下去,就只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行。如果變成這樣的話,還會有什麼匱乏感嗎?月光覺得,調整自己的心態,並且專注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就不容易感到匱乏。如果判斷自己不需要那些物質條件,那就沒有追求的必要。並不是別人有,自己也非要跟著有,然後一直產生匱乏感來讓自己感到不舒服。有什麼認為是自己可能需要的,就提出來討論吧,不要讓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持續影響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