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走入春日的璀璨植被──讀林禹瑄《春天不在春天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raw-image

一、前言

此本詩集的出版,距林禹瑄上一本作品已遙隔十一年之久。在這段期間,林禹瑄定居比利時布魯塞爾,並於二〇一五年加入《報導者》。這段期間,林禹瑄仍頻繁移動,不斷造訪新的國家、城市。過程中遇見陌生的人,也遭遇嶄新的事件。

《春天不在春天街》是遷徙過程中的產物,書中泰半詩作以地名、街名,或實際地點為題。比如〈在莫斯科街〉、〈在瓦達河〉、〈在米特羅維察新橋上〉、〈在自由廣場〉等等;也經常出現公共場所,或具有過渡性質的場景:比如城市、廣場、街道、車廂、酒館等。詩人不會在這些地點久留,因此必須隨時做好準備,不斷「清空所有情緒」、「把自己摺疊進行李箱裡」(〈房207〉);也必須「隨時準備好赴約的表情」(〈房204〉),並且不斷「踩回各自的鞋印/抵達時間新的摺痕」(〈他說下星期一起到基希涅夫〉)。

在不斷離開、抵達的過程中,主體或許會產生一種不安、猶疑、徬徨,甚至恐懼的情緒。但大多數時間裡,這些感受並非主旋律,而是成為隱伏於心靈之下的底噪:時而尖銳、時而低沉,大多是一種遊移邊緣的不穩定狀態,這點在《春》中清楚反映出來。詩人所選用的意象,往往是歪斜、碎裂的,或處於失衡的狀態當中:龜裂的荒原(頁14)、繃裂的繩子(頁16)、下陷的冰層(頁46)、躁動的城市(頁110)、破碎的手錶(頁176)、生鏽的爬蟲(頁194)、崩解的子宮(頁249)……。此類詞語的使用、意象的佈局,使得詩中所蘊含意義呈現不斷裂解、紛飛的姿態,從而營造出身處異地的緊張與不確定感。

縱然如此,詩人的思考仍是積極的,他不斷反思、拋問自身與空間、與器物、與他人;甚至思索自我與各種形而上抽象概念間的關聯。這類思考方式或許招致主體對自我、世界的懷疑、不信任,但也將《春》提升至社會性、政治性的位置。

如〈在青島東〉一詩,寫出聚集於青島東路的抗議遊行圖景。此詩最初雖發表於二〇一五年的《創世紀》詩刊,不過,遙隔近十年之久,〈在青島東〉一詩,又可疊合至二〇二四年五月,因立法院國會擴權爭議而爆發的「青鳥行動」。「總是這樣走的,在青島東/佔據陰影兩頭/朝一個不反光的方向/擁抱、碰撞,傾其所有/交換愛與憤怒/這樣地走,穿過圍牆和信仰、/雙黃線和拒馬,穿過一碗烏醋麵/和一排歇業的早餐店/同時感到饑餓和幸福」。詩人將威權的代表物件,與日常景象拼接在一塊,創造出突兀、違和的空間;但此一異化的空間卻又是行走於抗議會場時,能夠看見的真實景象。

《春》所揭示的是主體心靈與客體世界的互動關係。於此,在整本詩集中,我們所看見的,是一游移於邊界的敏銳心靈,如何真誠地面對自己、挖掘自己;同時又對喧囂的世界提出最深沉、有力的探尋。


二、意象群分析

(一)、房間

以「房間」為題的詩作規模短小,且房號與內文無法找到任和對應的意涵。此處的房間是全然打亂、敞開的,沒有任何秩序與規律可言。讀者愈是想找到意義,便愈可能迷失在茫茫的房間海中。筆者認為較合適的閱讀方式是,跟著詩人的腳步走入不同房間、反覆看見不同的風景、遇見不同的人。當詩人離開,門扉掩上之後,便無需再過度思索,因為旅人總得匆匆趕往遠方。即便如此,曾經待過的房間,會以一種奇異的角度鑲嵌進旅人的生命裡,到了那時,門牌上所雋刻的號碼不再重要。時間、空間與記憶彼此滲透、消融,成為旅人潛意識中的整體記憶。

在詩中,房間具有實體/抽象兩種指涉意涵。首先,以實際層面來看,房間代表敘述者居住的所在。此停留可能是短暫的,如「掏空自己,買下/一個柔軟的房間/準備好赴約的表情」(〈房204〉)。此處的動詞「買下」,或可意指敘述者進駐、承租某處空間,且隨時需要「準備好赴約的表情」;從柔軟、令人放鬆的歇息處,走入嘩亂喧囂的世界。

至於〈在我們小心摺疊的房間〉裡,房間則是敘述者曾經久居之處。敘述者對此空間懷有一定程度的重視,從「小心」、「拘謹」等字眼可窺見端倪。然而,「像告別一個終日暴雨的夏天/所有雨傘都長著哀傷的姿勢」可看出敘述者在此處的記憶並非全然愉快,而是帶有某種傷痛。為了某些原因他即將遠行,因此必須「摺疊房間」也「摺疊情緒」,收拾好自己,即使身上仍帶有傷痕。

而「房間」意象的使用上,也具有抽象的意涵。舉〈房間〉這首長詩為例。詩句中所撐起的空間,筆者傾向理解為抽象的狀態或心境。第一段及第九段反覆出現的「在難得明朗的房間裡」,藉由反襯讓讀者得知此空間的氛圍通常是黑暗、沉鬱的。因此「枯葉、靜默,以及睡眠/在空無一人的房子裡/反覆捶打我的身體」;且「善念、愛意、向光植物」都是「疲憊」的。了無生機的狀態持續了這麼久,終將導致「所有盆栽都耗盡遺憾的表情」。

即便如此黯淡,偶爾命運仍會使陽光透進,使房間「明朗」起來。此處的陽光或可理解為一種機會或轉機。但是,面對這束突如其來的陽光,縱然敘述者日日期盼,卻「反覆排練失望的眼神/並且盡力保持沉默」。可見此時的敘述者的猶疑、不安;同時也處於自我懷疑、信心低落的狀態之中。


(二)、錶

前言提到,《春》中許多意象處於不穩定的位置,而「時間」即為一例。「錶」作為時間的具體象徵,在詩中的形象通常是破碎、不完整,甚至「凍僵」的。時間在《春》中也帶有較負面的意涵,時而錯亂、時而停滯不前,有時甚至倒退至過往,使詩人興起緬懷的心境。

從〈房302〉裡,可看見敘述者因頻繁移動,而導致時間感的錯亂。讀者可得知,詩中的敘述者位處「一個滿是鐘擺的房子裡」,照理來說,這裡的時間是最精準的,但他卻「找不到可供校準的時間」。時差的不同,進而影響了敘述者的心理時間。因此「發聲」、「移動」和「生活」都成為歪斜的平面。形式上,詩人刻意選用錯誤的字詞,如「漬油」、「症液」、「勃礙」,且明點「他張口吐出一些錯字」,從而營造敘事的混亂感。

有趣的是,「漬油」、「症液」、「勃礙」發音近似「自由」、「正義」與「博愛」。讀者得以看出,詩中的敘述者儘管心思紊亂,卻仍以某種形式堅持自身崇高的理想。

在〈煮炭〉一詩中,錶和時間從歪斜、失真凝止為凍僵、停滯的。「錯過所有時間/哀傷的那張臉從來沒有變老」、「我可以走了很久/我可以哪裡也抵達不了」揭示敘述者的心理時間在原地打轉,而生活變成一種薛西弗斯式的徒勞。又經由「地底」、「陰暗」、「顫抖」、「哀傷」、「絕望」等字詞,強化了整體的灰暗、抑鬱氛圍。

〈房502〉中,錶的意象成為過往時間的指涉。開頭「曾經也有人善待我」便說明敘述者對某人隱然的思念,且藉「親密」一詞定調兩人間關係狀態。不過,由於某種緣故,那親密之人早已不在身邊。

「缺了指針的錶」筆者有兩種解釋。第一,指針長、瘦的形象令人聯想到「人」,而「脫落」便象徵那人的離去。第二,失去指針的錶無法看出時間的流變,因此時間彷彿暫停。這樣的停滯必然是敘述者的心理感受,時間並不因鐘錶損壞便停止走動,因而只能是「不留痕跡」的。事實上,即便「你不戴錶,穿上最好看的襪子/忘記了腳上的疤」,時間仍舊「慢慢,慢慢地走」(〈星期天你到蒙巴薩〉)。


(三)、鏡子

鏡子反射光,映射實體鏡像;而另一層面的鏡像,則由主體/自我、自我/他者,甚至主體/客體的互動中展現出來。而後者的相互關係便是拉岡「鏡像階段」的理論基礎。

拉岡藉此理論說明,主體在成長的過程中,永遠必須依賴他人的眼光(鏡子),來建構對自我期待與認知。弔詭的是,主體所認知的「他者」眼光,永遠是一種想像的眼光,因此經由此理想化過程所建構出的自我,是一種扭曲、失真、被誤解的自我。此一「虛幻性」會於日後矛盾的真實景況中被揭穿。

《春》裡所使用的鏡子,多少也具有虛幻的特質。如「有時噩運認得我/像我在空曠街道上/一面清潔如洗的鏡子裡/認出一張陌生的臉」(〈房401〉)。此處的鏡子指涉的不見得是實景,更有可能是前述「透過與他者/客體的互動,所建構的自我認知」之情況。在空曠的街道上,任何事皆有可能發生,而敘述者觀看,或者與這些「非我」的人事物互動,其所建構的自我──如拉岡所述──是不準確的,因此這個「被建構的我」就主體看來也當是十分陌生的。儘管倒影開口:「它說我愛你」,但虛幻的鏡象一但被揭露,是無法維持的,因此它成為「在我眼裡不住褪卻、消散的/平庸的風景。」

「買一面破碎的鏡子/逐日對視/直到長出另一張臉」(〈二十七〉),也可與拉岡的鏡像理論相呼應。「碎裂的鏡子」反射出的倒影,是多重的,如同與「我」互動的他者往往具有多元、駁雜的背景或形態,因此主體所建構的虛幻鏡象,也呈現出晶體般的多重面向。

而〈房503〉中的鏡子,具有「化妝鏡」般的特質,是一種「演出前的自我確認」。敘述者在異地穿梭,會與眾多「他者」相遇,這些人可能在性格、成長背景、自我理念等方面皆與敘述者本人存在巨大差異。因此,與不同人往來,就需要戴上不同的面具。「記得唯一的台詞」就強調了面具的公眾演出性。

在榮格提出的一系列原型形象中,「面具」是自我與外在社會的仲介,具有緩衝、保護的作用。面具不見得是膚淺的,如果運用得宜,可使人們在混亂的世界中穿梭自如。

經由扭曲之鏡所反射出的鏡像自我,以及由他者/自我所加諸於主體身上的面具,會以一種不可見的方式滲入「我」的心靈意識當中;在無數次反覆塑形、穿戴之後,那些虛假的自我,將與主體意識相互纏結、融合,統一成一個虛實難辨的「我」之整體。


(四)、我

雖說「作者我」有別於「文本我」,但兩者仍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依存、辯證關係。即便詩不似散文那般要求真實,但藉由「文本我」的分析,依舊能夠勾勒出屬於「作者我」的樣貌。於此,筆者藉由「文本我」的分析,試圖建造一個視窗,在這極為狹小且有限的視野中,一窺窗後的心靈塑像。

首先,《春》中的「文本我」,多以一種負面、不道德的形象出現。「寂寞令我快樂」、「殺戮令我安全」,且「必要的時候/換一個羞恥的表情/恨所有畸形的人」(〈我不能說〉)。這類念頭並不為社會規範所接受,因此「我」是不能坦承的,「我」必須隱藏這些負面念頭,不僅對他人隱瞞,也自我欺騙:「我可以這樣/低著頭,假裝自己不醜」(〈煮炭〉)。

事實上,文本中的「我」對這一切扭曲的心理存有高度自覺,並因此於情感層面上自我拉扯:「道德我」與「不道德我」互相角力,呈現了一種近乎自我分裂的狀態。在社會/他人的期許(扭曲的鏡面)下,敘述者希望自己成為「好人」,但這是做不到的,因為「我」的心底埋藏了許多惡意的念頭,有另一個黑暗的我在自己的體內:「她想要做一個好人但是/那不可能/因為我在她裡面。」(〈不在〉)兩種「我」的爭辯似乎沒有盡頭,除非主體消失於世間:「一半的身體/和一半的身體並不等同/一個身體/但只要我不斷/將自己切成兩半/一切就永遠沒有終點」(〈在米特羅維察新橋上〉)

在〈二十七〉一詩中,更可見到自我反對背後的細膩心理。「我」厭惡不道德的自己,想要砍下鏡中的頭顱,可是,這頭顱又是我「畢生念想」的。畢竟,黑暗的我也是我。割捨掉自我的一部份,終究是極為痛苦的。

不過,這樣黑暗的自我,究竟是如何被滋養茁壯的?在同名詩作〈春天不在春天街〉中,可以看見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我住在母親一生漫長漫長的傷口裡/無法開口,無法不感到疼痛」。除此之外,書中的「我」遊歷各地,遇過許多不幸的人、見證戰爭,同時也被他人深深傷害過:「後來所有驚喜/都成了固執的氣候/有人下白色的雪/有人把雪踩髒/有人燒完最後一根火柴/在夢裡一無所有」。(〈小雪〉)

但是,這樣不怎麼光彩的「我」背後,仍抱持著一絲善良,也仍對世界懷有希望:「我依舊穿很薄的鞋子/鞋底還有紋路/我相信公平/還捨不得失望/還有愛/踩過冰的時候也會碎裂、疼痛/也會有融化的念頭/我還有小而堅實的視野」(〈小雪〉)遍體鱗傷、心力交瘁的我,仍願意花費心力「豢養一種脆弱的樂觀主義」。縱然「我」是一畦黑暗的貧土,但只要「我」願意,善良與希望仍會破土而出:「在不斷崩解的身體裡/某日找到一道纖細而曲折的光芒/慘白如初生的根/在闃黑的土裡生長」。

面對如此劇烈的自我拉扯,敘述者最終做出的決定是「傾向於那些較為邊陲的幸福」。如此的自我放逐,看似隱含一種對世事的失望與悲傷,不過,在邊陲地帶中,「我」仍找到了安放自己的方式:我靜靜地將自己焚燒成「一個膨脹的星系」,並且「在黑暗裡/與未來對視,寫一些美麗/且勇敢的字」。在筆者看來,《春》中的「我」是極為勇敢的,因他願意正視,並接受自我的暗面;他不僅努力「在暗裡/尋找一個出口」,也「相信持續挖掘/就能免於空洞。」(〈在北海〉)反過來說,這些黑暗,會回過頭來成為主體的養分,最終使主體結出纍纍的詩之果實。這麼說來,我們的確不需去到春天街尋找春天,因為,那璀璨的季節就在詩人心中。


三、小結

綜觀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原生家庭帶給「我」的傷害不容小覷,母親的控制慾,使得「我」被禁錮在母親漫長的傷口裡。不過,「我」並不因此而屈服,即便外頭的世界動盪不堪,「我」仍興起一股出走的反抗慾望。

後來,「我」真的離開了,從原生家庭走向廣闊的外界。此時,來自原生家庭的控制之手雖然鬆脫了,但迎面而來的是意義的全然開放。主體不斷移動,看過一片又一片的風景、經歷一連串事件,而「房+數字」命名的系列短詩,裝的就是詩人所見、所感之事。這一系列短詩像一大組貼滿標籤的抽屜,但標籤上所寫的數字並無任何規律。

在遊歷世界的過程中,外在世界多元、駁雜的訊息,必然如浪濤一般一波波襲來,不停衝擊、解構主體的自我認知,使主體陷入迷茫、自我懷疑的狀態中。《春》中大量出現停滯、歪斜、紛飛裂解的意象群,呼應的正是此一意義全然開放又極度不穩定的特質,同時也呈現出「我」的主觀視野。

除了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傷痕之外,世界中的某些人、事、物,也可能是懷有惡意的,這些惡意傷及了「我」,使敘述者陷入低谷,或出現不道德的念頭。不過,以上種種事物皆無法撲滅詩人心中善良的火苗。我們可以發現,詩集中的「我」仍懷有希望與善良的念頭。縱然如此,「我」為了不傷及無辜,選擇有限度的自我放逐,在自己小小的個人星球上,豢養著屬於自己的幸福。

透過「房間」、「錶」、「鏡子」、三種意象的爬梳、分析,我們得以稍稍勾勒出詩人空間與心靈的位移路徑;又透過「我」的形象分析,勾勒出詩人的靈魂塑像。不過,此一路徑、視野仍是極為狹隘、有限,且主觀的,因詩中建構的世界如此龐大,並非短短一篇文章得以概括論之。筆者於文中詮釋也絕非唯一解,受限於文章篇幅,仍有許多意象及其可能性無法談及。不過,經由一條小徑的開闢、行走,我們多少能夠從春日璀璨的灌木植被中,窺見一敏銳心靈極為豐富、晶瑩的世界/詩界吧。


raw-image

────────────────────

▌《春天不在春天街》

❒ 作者|林禹瑄

❒ 出版單位|二十張出版

❒ 出版日期|2024.03.0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說話練習
0會員
5內容數
閱讀|評論|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優美的文筆,描述了一段充滿思念與愛的旅程。作者以冬天的景色作為背景,反思過去的記憶和感情,探討生命中的種種耽溺與感悟。文中出現的蘆葦、晚風等意象,象徵著對故鄉與久別之人的懷念,讓讀者感受到濃厚的情感共鳴。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優美的文筆,描述了一段充滿思念與愛的旅程。作者以冬天的景色作為背景,反思過去的記憶和感情,探討生命中的種種耽溺與感悟。文中出現的蘆葦、晚風等意象,象徵著對故鄉與久別之人的懷念,讓讀者感受到濃厚的情感共鳴。
Thumbnail
春天是一幅愛的畫卷 蝴蝶攜帶花蜜顏料 輕輕地 灑下幸褔的夢想 繁花乍放 滿街春天的芳香 染出某種甜甜苦苦的心情 噢!今天不是戀愛的日子 淒淒慘慘 簌簌潸潸 用某種淚水看春天 陽光的溫暖如影消逸 夜晚時 我心中遺留的夢 藍天白雲彷彿戀人低語 我用現在的淚水告別春天
Thumbnail
春天是一幅愛的畫卷 蝴蝶攜帶花蜜顏料 輕輕地 灑下幸褔的夢想 繁花乍放 滿街春天的芳香 染出某種甜甜苦苦的心情 噢!今天不是戀愛的日子 淒淒慘慘 簌簌潸潸 用某種淚水看春天 陽光的溫暖如影消逸 夜晚時 我心中遺留的夢 藍天白雲彷彿戀人低語 我用現在的淚水告別春天
Thumbnail
三月春風 冷翠山峰 懷思無窮 邀飲鄰翁   三月春風 滿徑櫻紅 默語犀通 故友心同 學庸2007.03.09/16:58 作品號03-0373-03
Thumbnail
三月春風 冷翠山峰 懷思無窮 邀飲鄰翁   三月春風 滿徑櫻紅 默語犀通 故友心同 學庸2007.03.09/16:58 作品號03-0373-03
Thumbnail
如果我往春天裡尋一些美好, 那裡可以找?
Thumbnail
如果我往春天裡尋一些美好, 那裡可以找?
Thumbnail
  春日花開滿庭院,微風拂過繡簾櫳。我輕倚欄杆,望著遠方,心中滿是思念。 那年,我偶然闖入了她的世界。初見時,她劍眉星目,笑容如陽光般燦爛;她嬌羞含笑,目光如水般溫柔。我們一見鍾情,墜入了愛河。 我們時常相伴漫步在花間小徑,傾訴著彼此的心事。我為她吟詩,她為我撫琴。歲月靜好,仿佛時間都為我
Thumbnail
  春日花開滿庭院,微風拂過繡簾櫳。我輕倚欄杆,望著遠方,心中滿是思念。 那年,我偶然闖入了她的世界。初見時,她劍眉星目,笑容如陽光般燦爛;她嬌羞含笑,目光如水般溫柔。我們一見鍾情,墜入了愛河。 我們時常相伴漫步在花間小徑,傾訴著彼此的心事。我為她吟詩,她為我撫琴。歲月靜好,仿佛時間都為我
Thumbnail
三月來臨,帶來了春天的盛景,詩作者感慨萬千,不論是對於自然景物或是心境的轉變。詩中充滿了對於春天美好的描繪和對於過去往事的回憶,以及對於前世經歷的叛逆。文章充滿豐富的情感和意境。
Thumbnail
三月來臨,帶來了春天的盛景,詩作者感慨萬千,不論是對於自然景物或是心境的轉變。詩中充滿了對於春天美好的描繪和對於過去往事的回憶,以及對於前世經歷的叛逆。文章充滿豐富的情感和意境。
Thumbnail
只要春天不死,就有迎春的花朵年年歲歲開放。 ~路遙《平凡的世界》 Art ​“Spring, watercolour “ by Author Katarina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et me. 用我愛的生活細節,吸引更多我愛的進入我的生命
Thumbnail
只要春天不死,就有迎春的花朵年年歲歲開放。 ~路遙《平凡的世界》 Art ​“Spring, watercolour “ by Author Katarina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et me. 用我愛的生活細節,吸引更多我愛的進入我的生命
Thumbnail
盼望著,春天的腳步近了。 驚蟄至,春雷響,萬物長。
Thumbnail
盼望著,春天的腳步近了。 驚蟄至,春雷響,萬物長。
Thumbnail
越明年,待那繁花盛開,誰來伴我走過花徑,傾聽花落遍滿天的聲音?
Thumbnail
越明年,待那繁花盛開,誰來伴我走過花徑,傾聽花落遍滿天的聲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