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前朝傳承此任務後,第一次邀請親子教育的講師來公司演講,坦白說我有點緊張,而且在得知老師竟然提早半小時到時,我的胃是拐了一圈又一圈,但二話不說,直衝警衛室。
■大蜜蜂的救援
老師很和氣地跟我打招呼,也很親切地跟我聊一些他的社會觀察與親子相處經驗。老師擁有好氣質與溫柔的聲調,讓我差點忘記要提早在會議室場佈。等到到會議室後,我才知道原來我申請的這間會議室沒有麥克風!
在場同仁建議我趕緊跟總務借「小蜜蜂」,也就是便攜式的麥克風,而當我緊張地打電話給總務後,他也很快的救援成功,他開玩笑說:「我沒有小蜜蜂,只有大蜜蜂」。看著他熟練地幫我架設好設備,我放心了不少,因為老師能好好的在一個空間,用平常的聲調好好講話,而不是擦擦喉嚨、放大聲量與聽眾互動,已萬分感謝。
.
■ 期許與願望
青少年議題相當多,老師形容青春期的孩子會從一個小太陽變成噴火龍,你會感到挫折、難過與喪氣,但任何衝突都只是一個警訊的開始。
老師推薦《混沌少年時》這部影集,希望我們一同認識青少年的腦內風暴與錯誤認知是什麼,也希望我們明白親子之間沒有輸贏,而是必須同理對方,換位思考。
重要的是,親子關係需「以終為始」來思考。因為父母最大的目標是訓練孩子獨立,讓他成為一個在社會上能照顧好自己及他人的個體。
教養並非如父母所願,而是如孩子所是,因此,協助找到孩子的本質、特質與長才,而非迎合父母的期許是重要的。
就如同老師一開始請我們先慢慢閉上眼睛,想一想,當我們在醫院聽到孩子哇哇大哭、抱到孩子的那一刻,心理應該只希望他平安健康,只是當了父母後,願望越許越多了。
.
■ 享受與法拉利共駛的過程
看到同仁有的聽到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才明白他們會覺得好像不認識自己的孩子、孩子如此討厭父母等等。大家都面臨「有話不能說、有苦不能言、有氣不能出、有愛卻成礙」的窘境,其實,老師說感受是個無法預習的功課,惟有來了,你才知道衝擊多大,多難應對。
然而,社會在變、孩子也善變,更何況資訊很發達且氾濫,當我們無法完全陪在孩子身邊,那就更需要教會他們明辨是非、抵抗誘惑、情緒管理等種種方法與技巧。老師也說,青春期的孩子很漂亮,但卻像一台不停催油暴衝的法拉利,如何教會他們剎車,駛向對的道路,是每個父母一輩子的功課,但也要懂得在路途中「享受」高低起伏,相伴一種不在預期內的感受。
青春期的孩子很漂亮,但卻像一台不停催油暴衝的法拉利,如何教會他們剎車,駛向對的道路,是每個父母一輩子的功課
很感謝老師的分享,但聽完我卻突然很感謝自己的父母,相伴一個生命成長著實不易。
_ _ _ _ _ _ _ _
尚瑞君老師推薦:
1.青春期腦部的神奇運作(Ted演講 中文字幕)同理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eqnAzs7vA&t=2s
2.《混沌少年時》 (NETF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