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oby Mathis
重點一:所以,你如何定義財務自由?
1.大家都追逐財務自由,就代表著很多人財務不太自由。
2.要學習金錢的語言,要學習語言分為大致上兩種,1.環境培育,2.系統性學習,只要願意投入時間,都是可以學得來的。
3.要好好認識金錢,善用它、運用它,讓金錢成為我們自我實現的工具。
4.問題在於市場多久才會回漲,在復甦的一段期間,電視名嘴會一直討論末日論,因為比樂觀的言論更有賣點,那麼你該如何地保持理性?
5.業餘投資人學會一些交易技巧,然後跟世界上厲害的交易員作對,在交易的世界有絕對的輸家和贏家,而業餘投資人成為輸家的機率太高了。
6.所有的良師有一個特點,就是想要自由,而且得到自由,並以打造財富的簡單哲理刻意維持自由。
7.小心不要被騙進黃金牢籠,被負擔不起的生活方式和侵蝕財富的投資給困住。
8.為財務目標決定一個金額,卻沒有人生的使命,可能會導致毀滅性的失敗,計畫必須包括累積財富和守住財富。
9.了解 1需要:最基本人的需要,2想要:你偏好的生活方式,3願望:你理想的生活方式,的差別。
重點二:成功的人士幾乎都是那種能找到方法擺脫自己所處環境的人
1.擁有財富和沒有財富的人之間存在差別,在於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結果的信念,而不是無法控制的外部因素所造成的。
2.財務自由不會突然發生,但數理可以向你保證,存錢並投資在高價值、會創造收益的投資上,那麼有一天會得到財務自由。
3.相信自己在控制金錢,而不是金錢在控制自己
4.看國稅局的資料,去追蹤各種的富人,是怎麼賺錢的?
5.了解以下名詞,不要被誤導,所得:賺取的金錢,支出:支付的金錢,資產:創造所得的東西,本金:原始貸款的價值,利息:根據借來的本金需支付的錢,單利:按本金每年支付一筆固定的金額。
6.愛因斯坦曾說:複利是第八大奇蹟,了解的人就能夠賺取複利,不了解的人只能支付複利。
7.八大收入來源,1薪資:工作賺到的錢、2獲利:做生意賺到的錢、3租金:讓人使用資產所收到的錢、4版稅、發明所有權:從智慧財產所賺到的錢、5股利:大企業給你部分獲利的錢、6利息:把本金借給別人獲利的錢、7短期資本利得:一年以內出售有價值的東西獲利的錢、8長期資本利得:一年以上出售有價值的東西獲利的錢。
8.收入不好的類型,在於高稅率的收入來源,優質的類型在於低稅率的收入來源。
9.持有資產需知道的一切,都可以在大富翁遊戲裡學到,所要做到的事,就是累積資產,讓資產付錢給你。
10.有錢人是怎麼做的?年收超過一百萬美元的人當中,大多數都是透過投資獲利所獲得的收入,而非薪資,65%的人有三種不同收入,45%有四種收入來源,29%有高過五種收入來源。
重點三:財務的三大法則,就是計算、計算、再計算
1.許多金融機構不在乎你的最佳利益,很多金融機構,根本是搶錢,而且法律允許這麼做。
2.了解金融機構用債務機制來控制你,債務就是別人讓你每天要為別人工作的方法。
3.大多數人以為財務規劃師是他們的受託人,其實並非如此,可能會賣給你讓他們獲利最高的投資商品。
4.才不管仲介宣稱基金的績效如何,我只在乎帳戶裡有多少金額,你也應該要這樣做。
5.持有一般的共同基金,代表著冒著百分之百的風險,但領到的報酬卻不到一半。
6.用老舊的方法計算,資產的淨值是錯的,畢竟貸款所得到的房屋,雖說會使資產的淨值增加,但如果失業了,銀行也不會讓你再貸款,還是要付房貸、保險、房屋稅、水電瓦斯,就算你餓了,也不能把房子給吃了。
7.計算你的學貸,是否是個合理的投資,上大學是對你來說必須?
8.該買車好還是租車好?正確的答案是,買進一個資產,並根據每月生產的金額,作為購車或汽車長期租約設定一個預算。
9.買屋好來是租屋好?如果喜歡的社區以買屋一半的價格租到房子,就應該租屋。
10.不要用債務來買投機的東西,不要債務來買負債。
重點四:有智慧的人會買進資產,讓資產來支付開銷,然後讓資產支付負債
1.無限收入指的是不論人在國外或國內,工作還是在度假,睡覺還是醒著,都會持續收到的收入。
2.無限收入範例,每月淨租金收入+每月版稅/所有權收入+每月股利收入+每月利息收入+每月短期資本利得=每月無限收入。
3.了解在不工作的情況下,你的資產可以撐多久? 日收入-日差額=每日差額,再把資產除以每日差額=資產可以撐多久。
4.規則三種:不用負債來支付開銷、不要用收入來買負債、不要用負債來買負債。
5.持有資產的影響,持有的越久,複利的作用就越大。
6.與其辛勤工作已支付房貸、車貸、學貸、利率高的信用卡債,倒不如擁有創造足夠的資產來支付這些錢。
7.股市本來就有漲有跌,不斷波動,會隨著時間波動。
8.有錢人會利用股市,來獲得股利和出借股票賺取利息。
9.專注於股利,自動再投資,瞭解股市貴族和股利之王的股票種類。
10.了解ETF指數型股票基金和REITs不動產信託基金。
11.關於理財規劃,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12.無限配置模型:現金/約當現金10%、不動產/REITs 30%、受管理的投資組合/ETF 30%、配發股利的股票/交易 30%。
13.100,000美元的配置:現金/約當現金10,000、不動產/REITs 45,000、配發股利的股票/交易 45,000。
14.150,000美元以上的配置:現金/約當現金15,000、不動產/REITs 45,000、受管理的投資組合/ETF 45,000、配發股利的股票/交易 45,000。
15.1,000,000美元以上的配置:現金/約當現金100,000、不動產/REITs 300,000、受管理的投資組合/ETF 300,000、配發股利的股票/交易 300,000。
結論:
作者強調要種下財富的種子,讓它成長,收成之後再種植,直到有一天可以收成來過日子為止,是一本可仔細閱讀的理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