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爸媽的生活練習簿》

👋 歡迎來到《爸媽的生活練習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裡是我們一家三口的小角落。

有個很愛唱歌、也很會鬧脾氣的三歲小女生 Mia, 還有兩個每天都在學怎麼當爸媽的

Vic 和 Albee。

每天都像在育兒現場直播——

吃飯吃一半突然說:「我不愛這個了。」 睡前說了 100 次「我要喝水」「我要尿尿」,最後還是哭著睡著。 我們一邊笑,一邊累,一邊記錄。

所以,我們開了這本練習簿。

不是育兒教科書,也不是成功日記, 只是想把這些日常的鬧劇、感動、崩潰、成就感,好好記下來。

這裡會寫——

🍼 Mia 的日常金句(有時像詩人、有時像老闆)

🎒 家庭旅行的收穫與混亂(有風景也有吵架)

🧸 育兒用品的真實心得(親試過才敢推薦)

🫶 還有我們怎麼一邊吵、一邊笑、一邊慢慢學著當爸媽

如果你也在這條路上,不管是新手爸媽、資深爸媽,

還是正在考慮當爸媽的你—— 我們都想跟你說:歡迎來坐一下,喝口水,一起練習。

avatar-img
Vicpapa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我們是一家三口,生活每天都在練習中。這裡記錄女兒的日常、爸媽的崩潰與成長,還有我們一起發現的親子生活小確幸。一起笑,一起累,也一起當爸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